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住三峽就要守三峽

■尹 濤 朱 勇 本報特約通訊員 黃 宜

2014年10月13日04:13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住三峽就要守三峽

  9月中旬,湖北宜昌軍地聯合舉行的一場實兵演習在三峽大壩舉行。從水面到壩面、從外圍到核心,民兵全程參加演習,錘煉了協同作戰能力。

  宜昌以“水電之都”聞名。“住三峽就要守三峽!”著眼水利設施防護和應急應戰需要,宜昌市在推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融合軍地資源加強武裝工作,有力夯實了后備力量建設基礎。

  建章立制

  濃厚崇軍尚武氛圍

  去年底,宜昌市召開黨管武裝暨民兵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將人武部正規化建設列入各級黨委督辦的重點工作,作為年度考評的重要內容,實行武裝工作績效“一票否決制”。

  今年4月,軍地又聯合出台文件,從組織領導、督導問責、考評問效、建設保障等方面,建立健全人武部正規化建設常態機制。

  軍分區黨委常委利用民兵整組時機,開展“跑村行動”,分頭深入全市13個縣(市、區)、107個鄉(鎮、街道)、1617個村(社區)蹲點調研,在拉網式梳理普查的基礎上,對人武部正規化建設方案進行逐項評審,科學制訂出正規化建設三年規劃。

  為凝聚思想共識,軍分區還邀請專家學者為全市黨政干部作國防安全專題報告,並協調地方媒體開設國防教育專欄,常態化開展國防教育。軍地齊抓共管,在全市形成崇軍尚武的濃厚氛圍。

  軍地聯防

  優化安保力量配置

  今年上半年,宜昌軍分區立足實際,採取定任務、定責任、定措施、定標准的辦法,在當陽市、遠安縣、夷陵區3個人武部開展試點,著力破解人武部正規化建設中遇到的難題。

  試點中,他們針對機關營區、訓練基地、裝備倉庫的不同需求,分別強化戰備、訓練、工作、生活4大功能,突出信息化特色,建起了一批示范營區。完善的基礎設施、高效的指揮手段、正規的管理制度、鮮明的軍營特色,受到前來觀摩的軍地代表廣泛贊譽。

  走進夷陵區人武部,上下貫通、橫向互聯的信息指揮網絡系統,既實現了網上聯動訓、對抗演、遠程考,又優化了辦公、管理效益。當陽市人武部對自身力量、駐地公安、地方保安“三結合”建成的營院安保力量體系,實現了突發情況迅即報知、聯動響應、軍地聯防。遠安縣人武部通過建立庫室信息管理系統,使指揮作業箱、通信專業箱等5類12組指揮作業器材全部“箱架化”,實現了精細化管理。

  整合資源

  強化應急應戰能力

  為整合抓建力量,宜昌市軍地聯合出台了相關文件。今年,該市在年度預算經費總體壓縮的情況下,投入專項經費用於人武部戰備設施、民兵訓練基地和武器裝備倉庫升級改造。

  與此同時,按照“專業聯建、資源共享”原則,軍地整合交通、國土、水利、林業、電力等部門通用裝備,實行預編預儲、共建共用,最大限度發揮集約保障效益。各人武部還採取聯合編組、集中統訓的辦法,著力強化地質災害救援、防汛搶險、電力搶修等民兵專業分隊應急應戰能力。

  正規化建設帶來戰斗力提升。初秋時節,受強降雨影響,遠安縣洋坪鎮萬家咀村突發山洪,20多名村民受困。危急關頭,縣人武部借助信息化動員平台發出集結令。民兵抗洪搶險分隊50余名隊員接到命令后,乘坐各種交通工具從四面八方直奔事發地域,人武部干部職工則帶著裝備箱、沖鋒舟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與分隊會合。從命令發出到展開搜救,僅用時40分鐘。由於救援及時,被困群眾全部脫險。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