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政治工作是為完成黨和軍隊的中心任務提供堅強政治保証。軍隊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是由黨和軍隊的中心任務所規定的。黨和軍隊的中心任務因時代的不同而不同,因而我軍政治工作的主題也會因時代不同而發生變化。科學確立、適時提出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對於把握政治工作的正確方向,明確政治工作的使命任務,充分發揮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具有重大意義。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中心主任劉茂杰和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思想政治理論研究室主任周培清兩位專家,就我軍政治工作時代主題演進的歷史,進行了梳理,相信對於我們深刻領會和把握習主席提出的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會有所啟發和幫助。
——編 者
劉茂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和軍隊的中心任務就是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那時,革命主要的斗爭形式是戰爭,主要的組織形式是軍隊。因此,如何把我們這支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改造成為在黨的絕對領導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軍隊,如何在敵強我弱、十分惡劣的環境條件下保証軍隊能打仗、打勝仗,成為黨領導軍隊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為此,我們黨從建軍初期就在軍隊中開展了政治工作,經過艱難探索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明確了軍隊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古田會議決議》實質上就是那個時期軍隊政治工作時代主題的集中宣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決議深刻剖析了建軍初期紅軍黨內存在的單純軍事觀點、極端民主化、非組織觀點、絕對平均主義、主觀主義、個人主義、流寇思想、盲動主義殘余等8種錯誤思想,規定了對部隊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及黨的正確路線教育、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原則和方法,闡明了軍事與政治的關系,規定了正確處理紅軍內部、外部關系的原則,規定了紅軍宣傳工作的任務和要求等,奠定了我軍政治工作的基礎。古田會議之后,我軍政治工作有許多方面的創新和發展,但這些創新和發展,根本上還是圍繞古田會議確立的時代主題展開的。正如經毛主席親自審改過的“譚政報告”中明確指出的:“中國共產黨從它參加與領導中國民族民主革命以來,從它參加與領導這個民族民主革命而戰的革命軍隊以來,就創設了並發展了軍隊中的革命的政治工作。這種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以民族民主革命的綱領教育軍隊,是以人民革命的精神教育軍隊,使革命軍隊內部趨於一致,使革命軍隊與革命人民、革命政府趨於一致,使革命軍隊完全服從革命政黨的政治領導,提高軍隊的戰斗力,並進行瓦解敵軍、協和友軍的工作,達到團結自己,戰勝敵人,解放民族,解放人民的目的。這就是我們的軍隊和其他軍隊的原則區別。我們說,共產黨領導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就是指的這個意思。”在漫長的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我軍強有力的政治工作,充分發揮了生命線作用,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保証了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民主主義中國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
周培清:新中國成立后,黨領導人民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我軍的職能任務也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由進行革命戰爭、奪取政權、解放祖國轉變為鞏固人民民主專政、保衛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防御外敵入侵、保衛國家安全和領土主權,我軍進入建設優良的現代化革命軍隊的新階段。1953年12月至1954年1月召開的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級干部會議,批評了和平條件下某些忽視政治工作和削弱黨的領導的傾向,強調建設現代化的軍隊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和政治工作。會議指出,目前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必須繼承發揚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進一步加強政治工作,注意部隊的思想領導﹔必須以馬列主義和過渡時期總路線總任務教育部隊,把建軍任務與社會主義建設聯系起來﹔要特別注意宣傳建設現代化革命軍隊的重要性,教育全體人員刻苦學習現代的先進的軍事業務和軍事技術﹔必須健全黨委制,加強黨的集體領導作用,切實實行黨委統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高級干部要帶頭增強黨的團結,克服分散主義。會后不久毛主席在審改軍隊《政治工作條例草案》時,親筆加上“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這就非常明確地確立了和平建設時期軍隊政治工作的崇高地位和時代主題。
劉茂杰:“文革”中軍隊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一度發生偏移,但改革開放后,隨著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軍隊建設的指導思想也發生了戰略性轉移,從立足於“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臨戰狀態轉移到和平時期建設軌道上來,鄧主席向全軍發出了“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的偉大號召,並把“兩個服務、四個保証”確定為軍隊政治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任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趨勢明顯,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推動世界新軍事革命蓬勃發展,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我們黨明確了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戰略目標,我軍建設所處的時代背景發生了深刻變化。適應新的時代條件,江主席領導我軍著力解決“打得贏、不變質”兩個歷史性課題,明確了軍隊思想政治建設“兩個提供”的使命。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國內環境進一步發生深刻變化,世界新軍事革命進程加快,我國安全問題的綜合性、復雜性、多變性增強,胡主席提出軍隊“三個提供,一個發揮”的歷史使命,並明確提出軍隊思想政治建設要著力回答和解決“三個確保”的時代課題。
周培清:當前,世界形勢正在發生冷戰結束以來最為深刻復雜的變化,我國安全和發展形勢更趨復雜,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將會增多,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對軍隊來說也是強軍夢。習主席總結我們黨建軍治軍的成功經驗,適應國際戰略形勢和國家安全環境發展變化,著眼解決軍隊建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著眼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強的力量保証,提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開啟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新征程。在古田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習主席深刻闡述了政治工作對強軍興軍的生命線作用,深刻剖析了部隊中特別是領導干部在思想政治和作風上存在的10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及其最根本原因和4點教訓,在我軍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軍隊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的概念,並且把政治工作時代主題以高度凝練的語言概括為“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証”。
劉茂杰:這一時代主題,是習主席基於對新形勢下我軍建設面臨的極其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環境的科學判斷和對我軍擔負的艱巨繁重的使命任務的清醒認識提出來的,確立了新形勢下政治建軍的大方略,賦予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以靈魂和綱,吹響了軍隊政治工作服務保証強軍興軍的集合號,對於統一全軍的思想和意志,凝聚全軍的智慧和力量,在全軍形成大力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的新局面,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証,必將發揮巨大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產生深遠影響。我們一定要科學認識這一時代主題,正確把握這一時代主題,深入貫徹落實這一時代主題,緊緊圍繞這一時代主題開展政治工作,充分發揮政治工作在強軍興軍中的生命線作用。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