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放低自己的身段

■孟慶斌

2014年11月27日05:13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放低自己的身段

  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跪射俑,經歷了2000多年的歲月,仍保持著完整而生動的原貌。何故?文物專家解釋,跪射俑身高1.2米,坑頂塌陷時,高大的立姿俑首當其沖,低姿態的跪射俑受損很少﹔再者跪射俑呈蹲跪姿態,右膝、右足、左足三個支點成三角形支撐上體,穩定性強,不易傾斜和破碎。一言蔽之,得益於它的低姿態。筆者以為,做人當學跪射俑,不妨放低自己的身段。

  放不下身段的現象,在工作生活中並不少見。有些領導干部,放不下架子,總覺得自己比群眾高明,不是甘做學生而是好為人師﹔抹不開面子,整日不苟言笑,不願與群眾打成一片﹔壓不住性子,喜好爭勝斗勇,糾纏一時得失。究其原因,一部分是虛榮心使然,把“名”作為支配自己的動力,總想保持“高人一等”的姿態﹔一部分是功利心太重,對上笑臉相迎,對下冷眼相待﹔更主要的是官本位思想作祟,官僚主義習氣難除,不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

  古語說,水因善下方歸海,山不爭高乃成峰。凡此種種張揚作勢,導致自己聽不進群眾意見,得不到群眾支持,開展工作就難免差錯頻出、事倍功半。歷覽前賢,越王勾踐兵敗夫椒,屈尊問計於原本蔑視的老臣,定下興越滅吳九術,得以復國雪恥﹔韓信甘受胯下之辱,免遭玉石俱焚之禍,終成西漢開國股肱之臣﹔劉伯溫急流勇退,不敢身居廟堂,避免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淒涼結局……古往今來無數成大事者都是放低身段、低調做人的典范,也因此免去了諸多無謂犧牲,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認同與贊譽。

  如何放低自己的身段呢?首先心態要端正,具體到工作生活中,就要不倨不傲,寬容待人﹔其次行為要低調,成事不張揚,居高不忘謙卑,不氣勢凌人,專注做好每一件事,不急於求成,不糾纏一己得失﹔再者言辭要謙遜,決不逞一時口舌之快,以勢壓人,批評人的話恰如其分地說,榮譽面前要謙虛謹慎地說。

  當然,放低自己,並非喪失原則,無主見地人雲亦雲,而是保持一份獨立與清醒,不驕不躁,謙恭自省。放低自己,不但是一種修為,也是一種品格,更是一種智慧。真正懂得並能夠放低自己的人,既可以在成功之前專注於做事,也可以在取得成績后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去爭取更大成績。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