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情況”頻出,“出人意料”頻現。深海之下施訓苛刻一分,未來海戰勝算就會多一成——
把自己逼向“絕路”練“絕招”
每次演習,眼看行將落敗卻能“絕處逢生”﹔多回比武,於險局危局中卻能力挽狂瀾,372潛艇克敵制勝的那一招招“獨門秘籍”是如何練就的?
艇領導說,不逼出點“爬牆上房”的感覺,哪能有戰斗力的不斷躍升?
一次,艇隊黨支部主動提出:這次對抗我們到淺水區去!
誰都知道,海區越寬、深度越深,才越利於潛艇保全自己、消滅對手,跑到淺水區無異於“蛟龍擱淺”“蝦米上灘”。黨支部這樣的決策不是自走“絕路”,存心讓自己難堪嗎?
果不其然,進入淺水區后,372潛艇因水深過淺,懸浮躲不過對手反潛編隊的主動聲吶,潛入海底又無法及時發起攻擊,兩戰兩敗。
深海是鐵拳,淺水為何成了一把“斷劍”?
一次次反復對抗,終於尋到了制敵良策。隨即,經過一系列“優化”的戰術再次在淺水區檢驗,372潛艇“一箭穿心”擊沉對手,探索了這種海況下的實戰新路。
平時不留退路,戰時才有生路。一次次自己和自己“過不去”,彰顯了372潛艇從難從嚴施訓的理念。
魚雷攻擊特定目標,是372潛艇把自己逼向“絕路”的又一次探索。
每場實兵實彈演練,都是水上水下艦艇雲集,為了保証訓練安全,防止誤傷,魚雷一般默認打固定目標。一次演習,有人提議,此次專打特定目標!
提議一出,一片嘩然。第一,深海作戰沒法及時請示上級﹔第二,打不中浪費昂貴的魚雷﹔第三,萬一誤傷了怎麼辦?
艇隊黨支部慎重研究后拍板:打!
首發魚雷發射失敗,艇領導做好了“檢討”的准備。沒想到卻得到上級表揚:接著打,這是一堂繞不過的課。未來打仗,敵人怎麼可能等著讓你打!
全艇官兵瞄著未來戰場集智集策,奮力攻關,終於“柳暗花明又一村”,成功探索出一整套訓法戰法。如今,打特定目標已成為372潛艇的看家本領。
不走“絕路”,難練“絕招”。上過372潛艇的人都知道他們的一個口號:不難不施訓、不險不練兵!
372潛艇每次出海都盡量選擇陌生海域、不同航線,開展速潛、模擬導彈攻擊、反潛攻潛等高難課目訓練。與此同時,他們積極開展水下極限訓練,使得潛艇下潛深度、水下待機時間均有所提升,戰斗力顯著增強。
正是一次次對自己苦苦相逼,讓372潛艇戰斗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劍越磨越利,拳越揮越猛。
100-1=0,潛艇百人一杆槍、百人一條命,一人之短足可令利劍卷刃——
把每名官兵都練成一把尖刀
這是一次驚心動魄的考驗——
南海某海域,一場艦潛對抗演練大戰開幕,372潛艇正在深海機動尾隨跟蹤,准備發動攻擊。關鍵時刻,動力系統突然“趴窩”。士官陳祖軍迅即使用備用電線直接供電,並正確使用電線跨接,短短2分鐘,潛艇恢復動力,成功實施了攻擊。
平時是專家,戰時是尖刀。在372潛艇,像陳祖軍這樣的人才比比皆是。
一次海上訓練,士官小周從某艙室經過時,聽到排氣通風機有異常響聲,馬上關機排查,發現一個葉輪已鬆動,他及時排除故障,消除了事故苗頭。
入伍時隻有初中學歷的雷達技師劉軍,通過刻苦鑽研成為本專業骨干,先后准確判定目標220批次,被譽為“火眼金睛”。
100-1=0,是深記在372潛艇每名官兵心中的一道戰斗力公式。他們深諳一個道理:一個人、一個戰位的能力素質短板,足以讓水下利劍卷刃。百人一杆槍,一人強不算強,個個強才是真強。
一組數據可以佐証:372潛艇每名艇員精1門專業、通2個崗位、懂3項以上技能,30多人獲得電工、網絡工程師等資格証書,26人獲優秀士官人才獎,向兄弟單位輸送各類骨干70余人……
“今天,你優秀了嗎?”和兄弟艇隊比,和身邊戰友比,沒有兩把“刷子”,在372潛艇上別想立足。艇隊堅持“單兵練技能、艙室練合成、全艇練協同”,基礎訓練不分崗位輕重,訓練考核不分干部戰士,成績低於90分一律回爐重訓。先后有7名干部、5名士官因考核不達標,被取消全訓資格和暫停值更。
欲強軍先強我,泥巴絕對捏不成鐵拳。他們開展“兩學兩練”,組織官兵學裝備、學技術,練操作、練指揮﹔制訂“建功深藍成才圖”,為官兵量身訂制學習計劃﹔開辦“水下尖兵大課堂”,每周組織專業學習,舉辦信息化知識講座。
人才之樹枝繁葉茂,托舉藍鯨遠航深藍……(徐葉青 秦 超 王凌碩 高 毅)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