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小興 戲裡戲外軍旅情

劉 璇

2015年02月01日04:06  來源:中國軍網
 
原標題:翟小興 戲裡戲外軍旅情

  白色的羊肚手巾腦后一扎,磨得發亮的駁殼槍腰裡一別,眼珠骨碌碌一轉就會冒“壞水”,一聲“九兒”讓人感覺有時甜得發膩、脖領子后面卻冒著涼氣,有時實誠溫暖、懷裡像揣著秤砣般踏實……

  2014與2015交接班的當兒,橫掃江蘇、浙江、上海、天津四大衛視的36集電視連續劇《二炮手》裡,一位外號“趙大腦袋”的連長趙辰橫空出世,贏得一眾劇迷的火熱追捧。而這位人氣“毛巾哥”的扮演者,就是中國國家話劇院青年演員翟小興。

  因喜歡《二炮手》裡的趙辰而對翟小興“路轉粉”的許多觀眾都說,這演員身上賊有戲,賊會演戲。好演員總能超越各行各業、時間空間、年齡身份的局限,賦予角色以生命。翟小興就是如此,好人與壞人、農民與白領、孝子與奶爸,經他演起來,一招一式自然貼切得如行雲流水。因為演得用心、演得真誠、演得就是那麼回事,觀眾自然就喜歡。

  出道至今,翟小興的作品表中已經有了不俗的內容量:話劇表演作品9部、電影表演作品17部、電視電影表演作品11部、電視表演作品26部、導演作品4部。而在這些作品中,近乎一半都是有關戰爭和軍人的戲。對此,翟小興坦言:“這不是巧合,更像是冥冥之中的一種宿命。因為我身上流著軍人的血液,我的生命裡寫有當兵的歷史。”

  翟小興是八一電影制片廠著名導演翟俊杰的兒子。和其他“大院子女”一樣,穿著父母舊軍裝改小的衣服,上學的書包從來都是“軍挎”,最熱衷、最瘋狂的游戲唯有騎馬、打仗、探險、抓特務。但翟小興還有一項特殊的福利,那就是他常常得以偷偷溜進攝影棚裡,看大院裡的叔叔伯伯們拍戲、演戲。要是打仗的戲、軍人的戲,他一看就忘了時間。看完了、學會了,他就拉著院裡的一群半大小子學著演,演著演著就玩瘋了,不是爬了牆頭把褲子撕個大口子,就是鑽了下水道弄得全身是淤泥,回到家悻悻然迎接父親的一頓大吼。

  無憂無慮的大院生活、與生俱來的拯救一切的滿志躊躇,讓血熱氣盛的翟小興越來越“刺兒頭”。1991年,16歲的他被父母送到北京衛戍區某師,接受部隊大熔爐的炙煉。

  從做軍人的后代到自己也當了兵,整天摸爬滾打、擒拿格斗、站崗放哨,翟小興說他這才真正讀懂了軍人:“看著身邊的戰友,為人那麼朴實、訓練那麼刻苦,我覺得一直生活在‘蜜罐罐’裡的自己之前都太‘作’了。真正的軍人要有血性,更要有追求,敢承擔!”翟小興開始發力,新兵訓練后,軍政素質全面飄紅。

  誰也沒想到,當兵的日子竟然還為翟小興的人生開啟了另一個新的通道。因為是八一電影制片廠的子弟,翟小興被認定有文藝特長而進入業余演出隊。嘿,果不其然,台上能演,台下會寫,連翟小興都納悶自己這本事是從哪裡冒出來的。一次次為基層演出,就像是一次次的培土、施肥,他的藝術稟賦得以默默生發著、茁壯著。1994年復員后,翟小興經過4個月的備考,最終以專業課前三名的好成績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本科表演班。

  如今,回憶起3年軍旅生涯,翟小興的話語裡滿是懷念和感恩:“生命中這段當兵的歷史,對我的表演生涯來說太重要了,不僅每天扑面而來的真實體驗成為我最寶貴的生活積累,曾經一顆熱烈跳動的兵心,也讓我對軍人角色性格和靈魂的把握更為准確。我想念部隊,更感謝部隊!”

  就是因為看中他身上毫無違和之感的軍人氣質,許多導演在拍戰爭戲、軍旅戲時,都在第一時間將橄欖枝拋向了翟小興。而他也以出色的表現,回饋了導演和觀眾的期待。

  1996年,他初出茅廬,在電影《長征》中扮演紅軍小戰士畢福昌,手持大刀英姿勃發﹔2006年,在電視劇《大院子女》中,他對高干子弟馬權曲折坎坷一生入木三分的詮釋,也虜獲了不少劇迷。2010年,電視劇《最后的征戰》裡,他飾演一名潛入土匪窩協助“剿匪”的解放軍軍人“李大炮”,給力的表演被稱為該劇的“點睛之筆”。此次加盟《二炮手》,他除了演戲,還常常客串“軍事顧問”,給演員矯正操槍姿勢,給導演建議場景設置,忙得不亦樂乎。

  都說軍人像山,沉默、堅韌、偉岸,翟小興也常說,“當過了兵,這輩子就再也沒有吃不了的苦”。一次又一次出演軍人,他咬牙扛過了一種又一種常人想象不到的苦。《長征》中,原本的胖墩翟小興為了劇中人物,1個月裡天天靠吃菜喝水度日,急速瘦身20多公斤﹔他光著腳在碎石子路上上演急沖鋒,一路狂奔之后,腳底板上扎得全是血口子。《西藏風雲》裡,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歷史真實,高燒39度多的他毅然脫去外衣跳入高原冰河,以至於落下了天一陰周身骨節就痛的病根。此次參演《二炮手》,翟小興更是經歷了一次“事故”考驗。在拍攝六連攻打橋梁的一場戲時,“趙辰連長”剛從戰壕裡露頭,原本設計好的炸點居然提前爆炸,掀起的泥土頓時濺了滿眼。劇痛讓翟小興睜不開雙眼,可他硬是憑著經驗和感覺按照導演的要求完成了表演任務。事后,工作人員用眼藥水清洗了好久,翟小興才睜開了眼睛,以至於后幾集裡,“趙辰連長”的眼睛一直又紅又腫。

  從紅軍小戰士、八路軍連長、遠征軍中的共產黨員到解放軍的剿匪英雄、“文革”期間的紅領章小兵,一路走來,翟小興已經擁有太多的軍人分身。對這份與生俱來的軍旅情結,他體悟得很深:“這些硬漢的氣質對我自己的為人、做事、處世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軍人的堅強、果敢、重信仰、守紀律,讓我在現實生活中也深受其益。歷經時間的沉澱,這些角色不僅留在了熒屏上,更留在了我的生命裡。”

  厚積薄發,是金子總會發光。子承父業的翟小興靠著踏實低調、孜孜以求,如今已經成長為表演、編劇、導演集於一身的復合型影視人才。2014年,他與父親聯合執導的諜戰大片《一號目標》在獲得超高口碑的同時,票房也大獲豐收。一向以嚴父自居的翟俊杰導演也不禁為兒子點贊:“我看他有想法,會指揮,能耐得住寂寞、承得住壓力,這小子還真行!”

  2015年伊始,翟小興的工作計劃幾乎已經滿檔。這一年,他要出演一部電視劇、導演一部電視劇、導演一部電影,其中依然不乏戰爭和軍人的戲碼。再次涉足軍旅戲,翟小興強調自己絕不會因為駕輕就熟而千人一面,在合理的基礎上,努力找到一個展示個性風格的突破點,給人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審美快感,才是他繼續的追尋。

  “但這其中的魂不會變,那就是無論是何角色,我都希望帶給觀眾有胸懷、有責任、有擔當的正能量,這樣才能不辱軍人的名號!”翟小興說。

(來源:中國軍網)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4. 在新長征路上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5.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