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鷹”-9運載火箭發射 資料圖
據《赫芬頓郵報》報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公司)於美國東部時間3月1日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一枚中型“獵鷹”-9(Falcon 9)運載火箭,將全球首批全電推進通信衛星送入軌道。Eutelsat公司首席執行官邁克羅森在發射前接受採訪稱,與化學推進相比,電力推進的價值在於所需燃料更少。理論上認為,衛星重量越小,其發射成本越低。SpaceX公司使這種理論成為現實,打破了歐洲阿裡安空間公司在小衛星發射市場上的壟斷地位。
SpaceX公司助推人類生活“多行星化”的野心
SpaceX公司是由PayPal早期投資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2002年6月成立的一家美國太空運輸公司。SpaceX主要設計、測試和制造航天運載系統內部部件,如Merlin、Kestrel和Draco火箭發動機。它開發了可部分重復使用的“獵鷹”-1號和“獵鷹”-9號運載火箭,同時開發的Dragon系列航天器由“獵鷹”-9號發射到軌道。2008年,SpaceX獲得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合同。2012年10月,SpaceX龍飛船將貨物送到國際空間站,開啟私營航天的新時代。作為私營航空公司,SpaceX發射費用低廉已成為公司一大優勢,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馬斯克考慮將火箭做成可回收的。目前SpaceX已經做了八次試驗,可以做到升空1000米后回落原地,但此項技術正式應用仍尚需時日。
2014年9月16日,波音公司和SpaceX公司贏得NASA總值68億美元的“太空的士”合同,將在未來幾年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航天員,標志NASA開始了重啟載人航天飛行的征程。“太空的士”是美國為開啟商業航天運輸飛行和“廉價”空間探索,而啟動的一項商業軌道運輸服務計劃。該計劃向本國的商業企業公開招標,旨在通過競標方式讓本國的私營企業制造出“安全、可靠、經濟”的載人太空飛船。未來幾年,SpaceX公司旗下的“龍”號飛船和波音公司分頭設計的“空間人員運載系統”(CST-100)都將定位於承擔國際空間站的人員運送任務,預計將於2017年從肯尼迪航天中心正式實施發射。
上述兩份合同將幫助美國宇航局確保該項目走上正軌,從此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波音公司的合同價值42億美元,成為此次計劃的大贏家,也由此確立了其在美國未來載人航天領域的領導地位。按照設計,CST-100投入使用后,將由“阿特拉斯”-5型火箭送入太空,能夠一次性向國際空間站及其他目的地運輸7名人員,並可攜帶一定重量的物資。
在接受美國國際廣播電台採訪時,SpaceX 公司總裁格溫·肖特維爾預測該公司將在2100 或2200年主宰太陽系。格溫說,在短短的十幾年裡,SpaceX公司已經可以將人類送上火星,實現了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使人類生活“多行星化”的野心。但為什麼要在這裡止步呢?她接著預測,到2100年或2200年,SpaceX公司將成為“太陽系中最受歡迎的空中運輸公司。”她還補充說,如果能夠“在銀河系中運輸,那就更好了。”如果她的預言能夠實現,NASA的處境就不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