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號,俄羅斯一艘核潛艇在維修的船塢中起火。(資料圖)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7號,俄羅斯一艘核潛艇在維修的船塢中起火,目前沒有關於傷亡的消息。報道稱,這是一艘155米長、北約代號奧斯卡2型(俄稱949級)的潛艇,起火是因焊接時絕緣材料著火而引發的。所幸的是,這艘核潛艇上的核能推動機與武器在進塢維修前就已經被拆除,有關部門正在進一步調查火災原因。報道還說,俄羅斯曾多次發生類似潛艇起火事件。那麼,這暴露出俄羅斯海軍存在哪些問題?就相關問題,記者採訪了軍事專家尹卓。
起火對核潛艇損害巨大或致維修期大幅延長
報道稱,失火潛艇始於俄羅斯北方艦隊的一部分,1992年12月投入使用,2013年進行檢修,預計持續到2016年。尹卓認為,這次起火對艇體損害巨大,維修期限將延長。
尹卓認為,據報道,出事的核潛艇是俄羅斯最大的奧斯卡型2型巡航導彈核潛艇,噸位大概在1萬多噸,能夠攜帶20枚左右的SSN19全程超音速反艦導彈。該核潛艇此次大修,不僅其核堆、燃料棒全部被取出,而且電路系統,信息系統都要進行全部的檢修,包括武器系統卸載,所有的電器系統和信息系統、光纜等都要重新布置。這樣一個大修需要全面的施工,這次著火有可能是在進行內部裝修的時候,一些隔熱材料,包括核堆有可能是有易燃物在內引起的。這並不是俄羅斯第一次核潛艇檢修出現火災,此前租借給印度的獵豹號核潛艇也出現過這樣的問題,並且造成了人員傷亡。這次著火對核潛艇艇體造成了嚴重的損害,恐怕它大修的時間要延長。
核潛艇結構復雜細微疏漏或將導致慘重后果
俄羅斯有11艘類似奧斯卡2型核潛艇,2000年8月在軍演中爆炸沉沒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就屬於這一級,當時艇上118人全部遇難,這也成為俄羅斯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潛艇事故之一。尹卓認為,核潛艇操作復雜,艇內易燃物多,細微疏漏都能造成慘重后果。
尹卓認為,核潛艇維護分幾個級別,一是常規大修,核燃料全部換堆。二是中修,隻對武器系統進行改修。三是小修,比如聲納、雷達或是電子設備的維修。大型維修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程,耗費的時間大概相當於造艇的二分之一時間,整個武器系統的檢修也非常嚴謹,因為俄羅斯核潛艇的武器系統裝有很多的魚雷,包括庫爾斯克號之所以爆炸就是由於液氧作為助推劑,這些都是燃值很高的材料,一旦發生火災以后,它的爆發性很強,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碼頭設施的損毀。所以,核潛艇整體操作非常復雜,若一旦管理混亂,有交叉進行的工程,就容易造成火災。
結構缺陷管理鬆懈致俄核潛艇事故頻發
俄羅斯多次發生類似潛艇起火事件。2013年9月“托木斯克”號核潛艇在維修時起火,沒有爆炸或核泄漏風險。2011年12月,“葉卡捷琳堡”號核潛艇在維修時起火。尹卓認為,這是由於俄羅斯核潛艇本身結構缺陷且管理鬆懈造成的。
尹卓認為,從蘇聯海軍開始,其海軍安全就一直存在問題。當然,蘇聯海軍不是唯一一個核艦艇沉沒的國家,美國、英國、法國的核潛艇都曾經發生過事故,至今,五個核大國裡沒有發生沉艇或是人員嚴重死傷事故的隻有中國的核潛艇。俄羅斯的核潛艇事故相對較多與其堆型的選擇有關,核反應堆自然循環能力略低,一旦供電出現問題,核反應堆的溫度就會急劇上升,易發生熔堆之類的火災事故。此外,俄羅斯核潛艇習慣使用氧類物質,一旦發生泄露,則火災無法控制。另外,由於俄羅斯軍費削減,人員流失,特別是軍人收入的降低,使其內部軍心渙散,曾經在十幾年裡,俄羅斯海軍的兵員素質大幅下降,部隊管理鬆懈,這也成為俄羅斯軍事事故的一個多發期。最近一段時間,普京掌權后,俄羅斯海軍正在爬坡,逐步向好的方向發展,但在管理上仍有很多漏洞。(記者紀夢楠)
(來源: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