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清華大學一名國防生,如果不出“意外”,今天的他已是一名軍官。可是,命運卻似乎和他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他被國防生隊伍淘汰“出局”並休學一年,畢業時隻拿了一張清華大學的結業証。2013年,已是地方企業一位項目經理的他卻應征入伍成了一名24歲的“大齡新兵”。入伍兩年,他兩次被評為優秀士兵,並成為大隊專業課教學唯一的士兵教員。
“夢想是一種讓你感覺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直面已申請選取士官、繼續留隊奮斗的北海艦隊某大隊上等兵邢國卿,我們能真切感受到他追逐從軍夢的腳步是那麼鏗鏘而堅定。
1 邢國卿有兩個夢,一個是清華夢,一個是從軍夢。
邢國卿的爺爺是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的一名老兵。邢國卿說,紅色基因從小便在自己血脈中流淌,從軍報國是他兒時起的夢想。
2007年夏,邢國卿以682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為國防生,同時圓了清華夢和從軍夢。
進入清華大學后,邢國卿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從軍報國機會。剛入校那段時間,他在訓練上有一股“瘋”勁。課余時間,邢國卿堅持體能訓練,靠著自己的刻苦,多次受到學校表彰。
在清華大學后備軍官選培辦組織的“延安紅色教育社會實踐”、北京地區七校國防生聯合軍訓等活動中,邢國卿多次被評為“優秀個人”。2009年10月1日,作為國慶群眾方隊中科技發展方隊的一員,他參加了首都國慶慶典。
2 成績優異、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青春的夢想在金字塔內熱情綻放,邢國卿在憧憬在期待——從清華園到波瀾壯闊的演兵場,從一名年輕的軍官成長為共和國的將軍……
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夢想的翅膀卻在花開的季節突然折斷。
在一次籃球比賽中,由於腿部嚴重受傷,他不得不中途休學。更為糟糕的是,因幾門功課亮起紅燈,2012年7月,原本可以成為一名軍官的他,卻接到一張清華大學的結業証和一紙國防生淘汰通知單。
邢國卿不得不另謀出路,開始在北京尋找工作。那一年,邢國卿白天工作,晚上回到清華大學補修功課:他一定要拿回原本屬於自己的畢業証書和學位証書!
“深夜,乞丐都‘下班’了,我還在奔波!”回憶那段歲月,邢國卿淚流滿面。
“人生關上了一扇門,卻打開了一扇窗。”因工作出色,邢國卿所在公司提拔他為項目經理。2013年7月,他終於拿到了遲來的畢業証和學位証。不少清華學長對他說:好好努力,清華學子創業成功的不少,新的生活在等著你!
出人意料的是,2013年9月,符合入伍條件的邢國卿做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既然無法成為一名軍官,那我就去從當一名戰士開始吧!就這樣,他成為北海艦隊某大隊的一名新兵。
3 想到和自己同期考取清華大學國防生的軍官戰友,自己卻只是個新兵,入伍后的邢國卿內心一度懷疑自己的選擇。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隻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邢國卿把習主席的重要講話記在日記本上,一有時間就拿出來反復閱讀。“年輕的時候經歷一些磨難,經歷一些挫折,這樣人才能夠成熟。”想到這裡,他的心中又燃燒起了一團火,滿腔的熱血澎湃開來。
有夢想就有動力。他在訓練中加倍努力,不明白的內容主動向身邊戰友和班長們請教。新兵結業考核中,邢國卿體能、隊列、戰術等各項成績全優,入伍當年就被評為“優秀士兵”。
去年新兵下連后,根據邢國卿的專業特長,大隊安排他擔任班長並兼任教研室教員,同時負責柴油機專業教學任務。他創新教學方法,深受官兵好評。前不久,已經26周歲的邢國卿向黨組織遞交了決心書——我願意終生為人民海軍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哪怕永遠是一個兵。他還以《夢想在軍營綻放》為題,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真實感受,鼓勵大家不懼挫折、勇於挑戰,給大隊官兵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引起了強烈共鳴。
上圖:邢國卿(左二)給新兵講解專業知識。郭金輝攝
鏈 接
邢國卿的心靈獨白
2014年6月,我被任命為班長,我給我老班長打電話說我也要帶新兵了。班長在電話裡說:“帶兵也是帶自己!”
班長是軍中之母,有什麼樣的班長,就能帶出什麼樣的兵。我明白了自己的作用和價值——站在十字路口時,我要幫新戰友找對方向。
到部隊后我曾哭過多次,每哭一次,靈魂經受一次洗禮。
第一次參觀旅順口、甲午海戰場、海軍博物館,聆聽中國近代屈辱史,我流過淚﹔第一次解讀“忠誠黨的創新理論的模范教員”方永剛教授的精神世界,我流過淚﹔學習372潛艇官兵大洋歷險、敢與強手爭鋒的先進事跡,我流過淚……
流淚不是因為我脆弱,而是探尋當代革命軍人價值坐標途中,我感到了強烈的憂患,發現了自我價值追求的渺小,黃渤海的波濤一次次把我推向了奮發與擔當的浪尖。如果沒有這一輪輪直達心靈的靈魂培塑,或許我今年會選擇退伍,因為最初的從軍夢僅僅是為了証明自己、豐富自己、成就自己。但今天,再次重溫當年在清華大學的入黨誓詞,我感到了肩頭沉甸甸的責任,我要投身火熱的強軍興軍實踐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這就是我,一個清華大學畢業的學子入伍后的心路,我將之完完全全地說出來,是想給更多志在軍旅的大學生以心靈的啟迪。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