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力·沙塔爾正在給七連官兵教唱連歌。 劉 永攝
一位維吾爾族年輕軍官精於都塔爾、艾捷克等7種民族樂器,隨手拿來,彈撥一曲,音色優美,節奏明快,官兵們禁不住起身翩翩起舞。這位年輕軍官名字叫艾力·沙塔爾,是駐吐魯番某紅軍團民族八連的排長。
艾力·沙塔爾不僅僅是民族樂器彈的好、民族舞蹈跳的好,而且給全團11個紅軍連隊的連歌譜曲。他也因此又有了一個新的頭銜:紅色連歌“傳歌人”。
艾力·沙塔爾畢業於喀什藝術學院,主修器樂表演。去年8月,紅軍團“紅色基因代代傳”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團裡決定把傳唱紅色連歌作為凝聚兵心士氣的靈魂工程,把11首紅色連歌轟轟烈烈唱起來,讓紅色歌曲所煥發的血性虎氣融入官兵頭腦,浸入官兵血脈。
紅色連歌是一茬茬官兵傳唱下來的,團隊幾經移防,歌詞不會忘記,但曲譜卻慢慢跑調或失傳。團裡根據各紅軍連隊的戰斗歷程,結合新時代背景,集中連隊官兵智慧,對紅色連歌的歌詞進行了完善,而譜曲這一重任毫無疑問地落在了“音樂人”艾力·沙塔爾的肩上。
為了不讓11個紅軍連隊的連歌樂譜出現“交叉”和“重復”,他在一遍遍摸索、一次次試唱中,認真聽取連隊官兵建議,加班加點修改,例如紅七連連歌,曲子激昂豪邁,富有感召力,但律動性、靈動性不足,有氣勢沒有樂感,缺少讓新一代年輕官兵怦然心動的感覺。為了讓官兵願意唱、喜愛唱紅色連歌,艾力·沙塔爾從《強軍戰歌》《綠旋風》等歌曲中汲取靈感,一個音符一個音符琢磨,一段節拍一段節拍推敲,通宵達旦潤色改進。3個月的辛勤努力,11首紅軍連連歌悉數出爐,曲子高亢婉轉富有戰斗性,歌詞朗朗上口地氣十足,官兵爭相傳唱。
“紅色連歌蘊含的勇猛頑強戰斗精神,是革命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必須要世代傳唱下去。”堅守對紅色連歌的這份熾熱情感,艾力·沙塔爾又擔負起全團教歌員的任務。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