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信陽市軍地著眼涉軍維權工作新形勢新要求,加強協調聯絡、創新服務模式、完善制度機制、提高維權效率,用心用情用法做好涉軍維權工作,切實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有力促進和保障了國防和軍隊建設、推動了軍隊法律服務工作創新發展。
今年7月10日,鄂豫皖革命老區涉軍維權座談會在信陽新縣召開,與會人員充分肯定了他們的工作經驗,對其在“湯陰經驗”基礎上創新發展“信陽模式”的做法給予高度贊揚。
“真感謝你們,你們就是軍人軍屬的‘法律保護神’!”
12月18日,河南省信陽軍分區政治部法律咨詢員桑龍星接到駐地某旅指導員打來的答謝電話。該指導員妻子與地方某公司的借貸糾紛,在軍分區援助下,從立案到審判僅用36天就結案了。
近年來,該軍分區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取得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與政法部門密切配合,有效增強了軍地依法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的動力和合力。
困難有人幫,糾紛有人管——
維權網點實現全覆蓋
今年10月上旬,某工程團許干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登錄信陽市涉軍維權信息平台反映家人的涉法案件,沒想到不久后就有了結果。許干事籍貫是固始縣,其父為業主劉某運輸房屋裝修材料,因催要對方拖欠工程款,被對方打傷住院。
軍分區接到情況報告后,立即與當地相關部門協調,當地公安機關迅速辦案。迫於壓力,逃離的業主劉某很快到派出所自首,當天便如數支付了拖欠許干事父親的工程尾款和醫療費用。
涉軍信息渠道暢通,得益於信陽市打造涉軍維權工作全面覆蓋的新機制。針對軍人軍屬涉法問題解決難度大、牽涉官兵精力多的實際情況,他們構建起四級聯動維權網絡:市成立涉軍維權服務領導小組、縣(區)設立涉軍維權服務中心、鄉鎮街道設立涉軍維權咨詢服務站、村指定涉軍維權聯絡員﹔市兩級法院在軍烈屬、優撫對象比較集中的地方,設立17個巡回審判點。
筆者從軍分區制作的涉軍維權工作圖表上看到,他們在全市3139個行政村、200多個社區和駐軍單位設有服務站點,形成部隊、地方、軍屬“三方互動”,市、縣、鄉“三級聯動”的工作網絡。無論是涉及國防利益、軍人軍屬人身損害等重大案件,還是一些鄰裡糾紛之類的小矛盾,都有人問、有人幫、有人管。
該軍分區領導向筆者介紹,目前,信陽市主動前移關口,依托部隊政工網、地方互聯網建立涉軍維權信息平台、開設涉軍服務網站,利用微信微博設立法律援助服務熱線平台,讓官兵足不出營、千裡之外就能反映涉法問題、接受維權服務。
近年來,信陽市有85%的涉軍案件糾紛是通過維權網絡第一時間發現和解決的,有70%以上的涉軍糾紛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
維權重點聚焦戰斗力
隆冬季節,寒風陣陣,信陽市近日召開的軍地聯席會卻暖意融融。
“如果不是你們出面,個別商戶還賴在營區周邊,影響部隊訓練……”會上,某裝甲旅領導向軍分區和地方職能部門聯合設立的涉軍維權辦公室表達謝意。
今年10月,該旅准備收回原來對外出租的臨街門面房,個別商戶拒絕搬遷,並有意制造各種事端。
不得已之下,該旅將這些商戶告上法庭。立案后,主辦法官與雙方進行充分了解溝通,並向被告宣講了國防法等政策法規。軍分區、公安局聯合對這些商戶開展了《軍事設施保護法》相關內容的輔導,協調有關部門積極為他們解決搬遷后的實際困難。最終,雙方達成庭外和解協議,有效維護了部隊權益、促進了軍民和諧。
在涉軍維權工作中,該市軍地雙方達成共識:少讓涉法官兵分散訓練精力,就是為部隊戰斗力注入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信陽市軍地聯合制定《關於進一步深化拓展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工作的意見》等6個規范性文件﹔建立健全軍地情況通報、工作協作等機制﹔要求市縣(區)兩級法院主要領導,把涉軍維權工作和重要案件作為“一把手”工程,親自挂帥督辦。
今年5月,廣州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主動與信陽市招商引資辦公室聯系,准備在市區一塊地帶投資開發房產項目。相關部門對該項目審批時卻發現,開發公司看中的地帶附近有重要軍事目標,按照市裡建立的涉軍維權責任制度相關規定,未予准核。談及此事,市領導態度堅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不能影響國防利益、軍事安全!”
后方家務事,連著訓練場——
維權機制日趨高效化
“感謝人武部的幫助,讓我這麼快就拿到了賠償金。”採訪中,某工兵團干部的妻子葉某對信陽市浉河區人武部贊不絕口。
去年9月,葉某騎電動車行駛期間,被地方一輛轎車撞倒,導致腰部及腿部受傷,被醫院診斷為先兆性流產並實施流產手術。家人追究肇事者責任時,對方態度蠻橫,拒絕和解賠償。正在外執行軍事任務的葉某丈夫得知情況后,當即打電話向浉河區涉軍維權服務中心反映情況。
“官兵后方的家務事,連著前方訓練場。”區人武部領導看到信息后,當天便幫助葉某將肇事者起訴到浉河區法院,並協調法院成立了以副院長為組長的專案組,督導辦案走綠色通道,一個半月結案,葉某依法獲得了賠償。
信陽市法院領導對筆者說,他們在法定時限內,對涉軍案件及時立案、及時審理、及時審結、及時執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市區、縣基層法院,都設有“涉軍維權案件窗口”,軍人軍屬申請立案、咨詢均由專人優先辦理。對涉軍案件建立台賬、登記造冊,各個審判環節均填寫專門的“涉軍案件審判流程管理表”,在卷宗封面加蓋“涉軍案件專用章”,提示各環節審判人員快立、快審、快結、快執行,並嚴格實行“挂賬銷號”,做到“一案一結一報”。
筆者了解到,作為河南省勞務輸出第一大縣,固始縣率先趟出了“異地維權”新路子。固始縣人武部每年定期對全縣外出務工軍屬的數量、去向、從事職業進行摸底調查,輸入信息數據庫。在軍屬外出務工前,針對容易出現的勞資糾紛、合同詐騙、人身傷害等涉法問題,專門安排講座,幫助其掌握維護自身權益的基本常識和方法。同時,開通維權咨詢電話、郵箱、微信,依托本地駐外辦事機構加強維權聯動。
2012年以來,信陽市人民法院辦結涉軍案件1313件,辦理部隊反映事項192件,為76名困難軍人軍屬減緩免訴訟費用43.64萬元,80%涉軍案件在3個月內審結。
左圖:開展“送法到軍營”活動。
右圖:為官兵解難釋惑。
張 猛攝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