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兵某師組織新兵首次夜間跳傘

2016年12月27日,嚴冬的鄂北夜晚寒氣逼人,某軍用機場卻是一派火熱。空降兵某師新兵首次夜間跳傘即將展開。
暮色漸起時,數千名新兵在投放員的帶領下,開始鋪墊布、整傘具、檢查武器裝備……雖已經歷3次晝間跳傘考驗,但面對即將進行的首次夜間跳傘,不少新兵還是一臉嚴肅。
相對於晝間傘降,暗夜環境下能見度降低、視線受阻,容易對地形、地貌等產生誤判,對官兵跳傘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
“空中合成風×米每秒,進場后請調整好方向大膽往前走,給后面的同志留出進場空間……”為保証新兵離機后能夠准確進入著陸場,登機前投放員反復分析氣象資料並提醒操縱要領,增強新兵完成夜間跳傘的信心。
歷史上很多空降作戰都發生在夜間。夜幕掩護下空降兵實施傘降隱蔽性強,更容易掌握戰場主動權、增強攻擊突然性。因此,夜間跳傘是每名空降兵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形成全天候作戰能力的關鍵一步。
隨著天邊最后一抹亮光消失,戰鷹轟鳴中,新兵們在投放員的鼓舞下快速登機。起飛、爬升,飛機很快上升到預定高度。
“空中要相互提醒位置,注意觀察友鄰……”機艙內,投放員再次提醒動作要領。“嘀……”離機信號響起,第一名新兵勇敢跳出艙門,躍入茫茫夜空。
“第3名跳傘員,請拉左棒把距離拉開!”著陸場中心點,對空觀察組借助夜視儀確認新兵傘開正常后,通過對講機一邊指揮高空跳傘員進場,一邊提示低空跳傘員做好著陸准備。
為使跳傘環境更接近實戰,該師對著陸場實施了嚴格燈火管制,除了必要的標示物,現場看不到一點光亮。記者在著陸場看到,新兵著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關閉備份傘一側的照明工具,摸黑收好傘具便悄然撤出著陸場。
21時許,隨著最后一名新兵安全著陸,首次夜間跳傘訓練順利結束,標志著這批新兵初步具備了全天候空降能力。接下來,他們將進行大飛機跳傘訓練,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空降兵戰士。(■劉漢帝 何三元 本報特約記者 蔣 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