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槍廠的造槍譜

百年槍廠,世紀榮光。幾度變遷的重慶建設廠,在幾代軍工人的艱苦創業下,譜寫了我國槍械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壯麗詩篇。他們攻克一道道難關,創造了一個個奇跡,贏得了一項項殊榮。讓我們追尋他們的足跡,領略那些帶有時代烙印的名槍風採。
先 驅 漢陽造(圖1)
漢陽兵工廠是我國最早制造槍械的工廠,也是晚清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軍工廠。1895年開始生產漢陽造,以德國1888式步槍為原型,應用無煙火藥、全金屬外殼子彈和彈倉三種新工藝,被稱為“中華第一槍”。
經 典 56式沖鋒槍(圖2)
56式沖鋒槍是新中國成立后制造的首款步槍,裝備數量最多,服役年限最長。軍工廠在蘇聯AK-47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改進,攻克了操縱扳機金屬拉勾彈簧壽命短的難題。憑借抗美援越期間的出色表現,被譽為“中國AK”。
槍 族 81式系列槍(圖3)
槍族化是步槍發展的趨勢,重慶建設廠某研究所承擔了這一重擔。他們將推出的81式槍族(包括81式步槍、81 -1式步槍和81式輕機槍)鎖定為步沖合一的突擊步槍,通過改變接套上的裝配形式,提高了槍機的壽命,成功推出了我國首個步兵班用槍族武器。
小口徑 95式自動步槍(圖4)
輕便靈活是步槍發展的趨勢,95式自動步槍採用了無托結構,縮短了全槍長度。作為我國研制的第二種小口徑步槍,它採用5.8mm口徑。在制造工藝上採用了槍管精鍛技術,提高了零件精度﹔通過大量使用工程塑料,減輕了重量。
奧 運 峨嵋牌步槍(圖5)
峨嵋牌比賽用槍曾一度風靡體壇,因為它把滿足運動員的喜好和實用放在首位。1984年,吳小旋使用峨嵋牌步槍在奧運會上一舉奪金。槍托從槍身中脫離出來,獨立成單個部件,並設計有能多方位調整的貼腮和托肩鉤,提高了槍支的舒適性。
(趙艷斌、付 曉、劉科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