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巡航:湄公河的日與夜

清晨的陽光,洒在霧氣氤氳的湄公河河面。泰國領土上的金佛聖潔依舊,各國民船商船停靠在碼頭岸邊。
這組鏡頭,來自我國南陲邊境線以南約20公裡、老緬泰三國交界處的“金三角”,2016年熱映的電影《湄公河行動》有大量鏡頭取景於此。如今這裡一派寧靜祥和,然而,這“祥和”卻來之不易。
19世紀開始,從這裡延展開的20平方公裡區域一直是毒品和暴力的溫床。2011年,13名中國船員被糯康販毒集團殘忍殺害。同年12月,中老緬泰四國啟動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行動。去年12月,本報記者跟隨武警雲南邊防總隊水上支隊,全程參與歷時四天三夜的第53次聯合巡邏執法,近距離感受一次“湄公河行動”。
8時許,登船出發
“回舵再晚一秒船就撞上了”
“正值旱季,水位淺、航道窄,湄公河處處是險灘,這次巡航的船艇駕駛員多數是‘新舵手’。”8時許,登上53902艇,該艇教導員粟永祿對記者說。駕駛室內,剛滿20歲的新戰士亓曉東平穩駕駛船艇,“特招船長”譚建華不時在一旁指導他打舵。
“危險!快回舵!”11時許,巡航編隊航行至湄公河最窄處——帕山,兩側高聳的礁石利如斧刃,原本12米寬的航道,旱季水域寬度僅9米,7米寬的船艇高速通過,最險處距礁石不足0.5米,記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好險,回舵再晚一秒船就撞上了礁石!”艇長楊立新說,“新同志掌舵,我們頂著壓力,但任務需要,硬著頭皮也得上。”
通常在巡航任務中,培養一名熟悉水域航道的船艇駕駛員,需10年時間。近年來,聯合巡邏轉入“每月常態化”運行,任務合作領域也由聯合掃毒、緝私、搜救等,拓展到打擊恐怖主義、非法出入境、拐賣人口等犯罪活動……培養更多優秀船艇駕駛員,成為又一項重要任務。
為安全駕駛船隻,亓曉東也是“蠻拼的”。整整一上午,他幾乎不喝水,隻喝少量咖啡,減少上廁所頻率、保持頭腦清醒﹔午飯時間,他僅用3分25秒就扒完一碗米飯,便繼續堅守崗位,碗裡的雞肉竟一口也沒吃,他笑笑說:“吃肉還得啃骨頭,太費事!還是先啃下駕駛這塊‘硬骨頭’吧。”
14時33分,闖“魔鬼水域”
“曾被歹徒用槍頂住后腦勺”
“一級勤務!”“槍彈結合!”14時33分,編隊抵達相撈上灘。船上氛圍變得緊張起來,對講機不時傳來命令。
大隊長段平軍拉下駕駛室內的窗帘,警惕地對記者說:“前方就是三顆石了,人稱‘金三角魔鬼水域’,是各類犯罪活動的多發地。當年,糯康販毒集團的上百起打劫勒索案件,就發生於此。”
正在駕駛船隻的譚建華接過話茬:“糯康十分狡詐,在此水域作案很有講究。”據介紹,這片水域中間有一個小島,島上長滿蘆葦,便於隱蔽﹔且水流較緩、礁石遍布,便於逼停來往商船進行打劫。
“過去每次行至此處,都會心發慌。”譚建華說,凡是在“魔鬼水域”行過船的當地百姓,幾乎都被毒販迫害過。2008年,當時還是民船船長的另一艘船艇“特招船長”李天搖,就曾在這片水域遭遇了搶劫。他和船員們被趕到甲板上,被歹徒用槍頂住后腦勺,險些送命……
自2011年聯合巡航開展后,這片水域的犯罪案件明顯減少。2012年,中國商船“盛泰11號”在此遭遇槍擊,巡航隊員成功對該船實施救援,無一人傷亡。
“魔鬼水域”恢復平靜,讓各國航運再次“變熱”。巡航途中,來往商船紛紛向執法船鳴笛致敬,楊立新語重心長地說:“開展巡航就是為了捍衛和平,雖然平安背后危機四伏,但為正義護航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16時許,對話“老船長”
“以前想報仇,現在很感恩”
“2011年中國船隻‘華平號’和‘玉興8號’就是在這片水域,被糯康販毒集團成員持槍劫持的。”16時許,編隊航行至孟喜島。譚建華語氣凝重:“被殺害的13名中國同胞,有教我開船的師傅,有患難與共的兄弟,他們的相貌至今清晰可憶……”
據報道,“10·5”湄公河慘案造成我國120余艘商船停運,1200余名船員和600余名碼頭工人失業。“斷我們生計,殺害我們同胞,當時我跟糯康拼命的心都有了。”武警雲南邊防總隊水上支隊成立后,譚建華和另外10名民船船長毅然選擇成為第一批“特招船長”。
首航當天,譚建華和戰友們通過情報部門得知,糯康的手下打算用水雷襲擊聯合執法船,他們提前處置化解險情﹔第4次巡航時,糯康派手下購買了2枚火箭彈,欲實施報復,幸虧他們及時掌握線報,與緬方聯手再次進行了清剿……2013年8月,四國相繼在“金三角”地區,抓獲多名糯康販毒集團成員。
隨著糯康販毒集團的瓦解,“老船長們”的心態轉變了。譚建華說:“以前想報仇,現在很感恩。開好船,多帶徒弟,一定把巡航任務堅持到底。”
巡航5年間,譚建華編寫了一本長達10萬字的《湄公河航行參考圖》。他義無反顧地提供給聯合編隊使用,作為培養新船長的教材,“我雖然已是二級警士長,但屬於‘半路出家’,必須堅持學習﹔聯合巡航需要培養更多接班人,這也是我們這些‘老船長’的責任!”
20時許,踏上糯康落網地
“真想天天執行重大任務”
2012年至2015年,3個聯合巡邏執法聯絡點——中方的“旱泉灘警務站”,老方的“孟莫聯絡點”和“班相果聯絡點”,相繼落戶湄公河流域的關累港至“金三角”河段,擔負對過往船隻的查緝、遇險報警、生命救援等任務。
20時許,編隊停靠“孟莫聯絡點”休整。這裡毗鄰被稱為“寡婦村”的老撾孟莫村。據說,該村男人大多因販毒被捕,僅剩女人和孩子守家。
“糯康本人就是在這個村子附近落網的。”譚建華說,如今糯康的妻子仍居住在此,聯絡點設在這個村庄,可對糯康販毒集團的殘余勢力起到震懾作用。
“當初首批進駐‘孟莫聯絡點’的戰友,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隨時准備處置各種險情。”水上支隊政治處干事嚴鵬說,糯康伏法后,其手下揚言要炸掉“孟莫聯絡點”,幸虧當時處置及時才躲過一劫。
次日9時許,編隊抵達“金三角”開始返航,隨后又歷經了三天兩夜航行回到中國境內。當編隊抵達“旱泉灘警務站”時,“湄公河第一哨”幾個大字映入眼帘。
“3年前,堅守哨所沒多久,我就聽到緬甸一方的河對岸傳來槍響。”“湄公河第一哨”武警邊防戰士楊宇強說,當時他並沒有感到害怕,反而是掂量出了肩上的責任。
楊宇強說:“旱泉灘四周都是原始叢林,警務站剛建成時,活動范圍不足百平方米……如今,哨所建起了籃球場、台球室,但在我們心裡,真想天天執行重大任務!那才是‘湄公河衛士’的使命與擔當!”
上圖1:武警公安邊防官兵整裝待發﹔上圖2:巡邏艇編隊航行﹔上圖3:“湄公河第一哨”官兵在界碑前宣誓﹔上圖4:官兵在船艇甲板列隊﹔上圖5:官兵在復雜水域組織演練。王小雪攝
編輯感言
歲月靜好,隻因有他們負重前行
不久前,一部主旋律題材影片《湄公河行動》,不僅在“豆瓣電影”上獲得8.2分的高評,在票房上也一路逆襲,贏得千萬觀眾點贊。
影片改編自真實故事——2011年,13名中國船員在“金三角”被糯康販毒集團劫持並殺害,武警公安邊防官兵英勇無畏,擒拿毒販,誓死維護祖國榮譽、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此后,中老緬泰四國開啟了維護“瀾滄江-湄公河”航運安全的聯合巡邏執法行動,至今已5個寒暑。
因為真實,所以感動。時隔5年,當我們再次通過電影故事了解“邊防緝毒”這一特殊戰場,此起彼伏的槍聲仿佛一再提醒我們:緝毒官兵守護的地方山高林密、危機四伏,巡邏的水域浪大流急、並不平靜……而透過記者的筆觸,更多難忘的瞬間也被定格——每當執法船與各國民船相遇,擦肩瞬間,民船都會鳴笛致敬,執法人員也會爽朗地喊著:“撒巴迪!”(緬甸語、老撾語打招呼的發音)送去一聲“平安”!
每一次巡航,猶如在“刀尖上行走”。為了祖國邊疆繁榮安寧,緝毒官兵勇於擔當、血戰他鄉﹔為了百姓安居樂業,他們不辱使命,用生命熱血鑄就安全屏障﹔而舍生忘死、甘於奉獻、鐵骨錚錚,再多贊美也不能詮釋他們的偉岸與崇高。正如一位觀眾微博發文所言:“這是個光明與黑暗同在的世界,你之所以看不到黑暗,是因為有無數勇敢的人把黑暗擋在光明之外。”
是的,和平時期,歲月靜好,總要有人為萬家燈火負重前行。護航湄公河的衛士們,就是這樣的負重者!作為邊防官兵,他們還是和平守護者、忠誠的守望者,像一顆永不生鏽的鋼釘鉚在祖國邊關,用青春和熱血兌現著“寧讓生命透支,守護邊關安寧”的無悔諾言! (馬飛 陳小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