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網電博弈,須在“亮劍”中“礪劍”

2017年02月23日09:06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網電博弈,須在“亮劍”中“礪劍”

要點提示

●工業時代的戰略戰是核大戰,信息時代的戰略戰是網電戰。

●網電博弈,要著重解決“不想用、不敢用、不會用、不善用”的矛盾問題,勇於在實踐中“亮劍”、敢於在實踐中“礪劍”。

●網電作戰在轉型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從根子上看是文化問題,需要用先進的軍事文化破解,使之真正達到形和神、標與本、表及裡的深層轉型。

信息時代,網絡電磁空間已經成為與陸地、海洋、天空、太空同等重要的人類活動新領域,並隨著地位作用的凸顯,日益成為政治風暴的“發酵池”、經濟海嘯的“地震波”和社會動蕩的“引爆器”。未來戰爭中,網絡電磁空間的爭奪將空前激烈,網電作戰作為重要作戰樣式,必將打破未來戰場勝負的天平。對我軍而言,認清網電作戰方面的規律和現狀,找到適合自身特點的轉型之路,在當前形勢下尤為重要。

決勝無形的時代已至

信息技術的井噴式發展,把戰爭形態日益推向“無人、無聲、無形”的新時代。戰場從有形、有限的地理空間延伸至無邊、無形的網絡電磁空間﹔戰爭從有始有終的暴力行為,演變為“無時不在、無處不及的社會常態”。

技術創新顛覆了傳統斗爭模式。技術創新引領武器發展,催生新的作戰手段和力量形態,改變以往的作戰方式。這種新的作戰方式,正在顛覆傳統的政治、外交和軍事斗爭模式。如,網絡強國借助暗網工具,能夠對上至高官下到平民的電子郵件、聊天記錄、瀏覽歷史等各種網絡活動進行監控。美國就曾利用“影子網絡”,繞過突尼斯、埃及、利比亞等國的網絡監管,幫助當地反政府組織串通勾連,攪亂政局,顛覆政權。可以說,從政治和戰略上看,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不僅可以改變國際斗爭傳統模式和戰爭形態,而且能夠左右戰爭進程甚至戰爭結局。

網電作戰影響著聯合作戰結局。聯合作戰是在網絡信息系統的支撐下,將各種作戰要素、作戰單元、作戰系統、作戰體系融合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感知態勢、實時共享信息、准確協調行動、同步遂行任務。網電作戰通過攻擊敵網絡信息系統,使敵難以在同一態勢中共享情報,難以在同一條鏈路中傳遞信息,難以在同一套流程中同步行動,達成孤立敵作戰要素、肢解敵作戰單元、毀癱敵作戰系統、破擊敵作戰體系,以及“破天”“斷鏈”“擊點”“癱網”的目的。烏克蘭危機時,美軍艦於黑海中立區發現俄羅斯2架蘇-24飛機臨近,使用“宙斯盾”雷達實施跟蹤監視並鎖定。俄戰機啟動“希比內”電子戰系統,瞬間令美艦雷達失靈,俄戰機從容不迫地在其上空進行攻擊演練。美艦從一切盡在掌握到陷入迷茫束手無策,說明網電作戰可以有效限制敵方獲取情報、混亂敵方指揮控制、擾亂敵方協同配合,能夠實現攻其一點、撬動全局的目的。

網電作戰已是國家級體系對抗。網電作戰具有軍民技術相通、平台相似、資源相融的特點,其行動承載國家意志、體現國家行為,是國家間政治外交斗爭的重要選項。2014年,圍繞索尼影業網絡攻擊事件,美朝雙方多層面較量,牽扯多方關系,凸顯了網電攻擊對政治、外交、經濟、軍事等領域的傳導性和影響力。可以認為,工業時代的戰略戰是核大戰,信息時代的戰略戰是網電戰。因為從作戰目標看,網電作戰模糊了平戰界限、軍民范疇,將全社會都卷入網絡電磁空間斗爭﹔從力量構成看,網電作戰依靠軍政企聯合、多部門協作、盟國間合作,呈現出平戰結合、軍民融合、攻防兼備的特點﹔從作戰准備看,網電作戰依托國家體系,統籌運用各方資源,力爭達成信息單向透明和行動絕對自由的目的。

抓住網電作戰“痛點”

新形勢下,網電作戰的地位作用不斷提升,但就現實而言,依然有著很多“痛點”。這種“痛點”主要體現在“用”上,突出表現為“不想用、不敢用、不會用、不善用”。

“不想用”是理念落后。觀念的落后是最可怕的落后。與機械化戰爭攻城略地、追求數量規模不同,信息化戰爭呈現“明壓暗、快吃慢、精制粗、聚勝散”的特征,實質上是網絡信息系統融合鏈接下的體系較量。網電作戰作為聯合作戰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攻擊支撐敵體系運行的要害節點和關鍵系統,破網斷鏈,直接毀癱敵作戰體系。用好用足網電作戰力量,發揮這一新質戰斗力的效能,提高網電作戰在聯合作戰中的貢獻度,是聯合制勝的關鍵。

“不敢用”是缺乏擔當。擔當體現著胸懷、勇氣、格局,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網電作戰隻有在與敵人的交鋒過招中,才能暴露短板弱項,才能真正認清差距,才能提升實戰能力。在烏克蘭危機中,俄烏雙方雖沒有實質性的短兵相接,但俄通過網電作戰,以最小軍事投入,實現預期政治謀劃,在戰略博弈上取得主動。新形勢下,在遭受安全威脅或常態化軍事應對行動中,更需要在網電作戰中勇於“亮劍”、敢於“礪劍”。

“不會用”是能力不足。網電作戰具有備戰與止戰、威懾與實戰、戰爭行動與非戰爭行動的戰略功能。現代戰爭中,誰掌握了信息優勢,誰就掌握了現代戰爭主動權。奪取戰場信息優勢既是作戰行動的第一目標,也是作戰指導的首要著眼。會不會運用網電作戰是衡量指揮員信息化作戰指揮能力的重要標志。這就客觀要求各級指揮員和指揮機構,必須通曉網電作戰常識、摸清特點、把握規律、熟練運用,把深諳網電作戰運用作為必備本領。在平時演訓活動中,應克服把網電作戰力量當擺設、走過場的現象。

“不善用”是方法短缺。網電作戰雖然在無形空間展開,卻能夠對有形空間需要信息引導的軍事、民事活動產生多重影響,隻要運用得當就能發揮出更多更大的作用。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始終與“黑客門”事件若即若離,且不論俄羅斯是否真的採用網絡攻擊影響美國大選,單是由此而引起的政局動蕩,就已經說明網電作戰的“多重功效”。因此,應善於在多個領域中充分運用網電作戰,不斷錘煉網電作戰能力,從而有效履行網絡電磁空間“開疆守土”的使命任務。

找到轉型發展之路

要充分發揮網電作戰的作用,關鍵是結合我軍實際,找到適合我國國情、軍情的轉型發展之路。

轉變須從根子上抓起。網電作戰在轉型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從根子上看是文化問題,需要用先進的軍事文化破解,使之真正達到形和神、標與本、表及裡的深層轉型,實現“人為聯合”到“渾然一體”質的躍升。這就需要:一是創新。打破單一軍種和網電分離的思維定勢,拋棄模仿尾隨式的發展理念,確立整體性系統思維方式,創立互動學習、開放包容的系統,形成原始激勵、需求牽引、循環反饋的發展機制。二是共享。徹底擺脫“數據小農意識”,通過共享來推倒林立的煙囪,把不同領域的信息孤島相互聯通,真正使信息流帶動物質流、引導能量流。三是融合。打破利益壁壘,做到應融則融、能融盡融,養成全局意識、聯合思維、協同觀念、合作習慣,實現彼此默契的認知同步、行動同步、效果同步。

靠制度固化先進理念。要把改革的成果用行之有效的制度規范確定下來,固化為具體的組織體制和運行機制,提高各項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一是重塑指揮模式。明確作戰需求,搞清指揮流程,規范數據格式,為各級指揮活動立起標准化行為標杆。二是確立交戰規則。瞄准備戰急需,重點明確任務職責、指揮權限、特情處置以及追責措施等,用規則規范約束作戰行動,避免不敢打、不會打、打亂仗的現象。三是完善體制機制。完善與指揮體制配套的工作運行機制,編修新一代網電作戰法規條令,優化設置,理順工作關系,確保高效運行。

用需求牽引手段創新。瞄著明天的戰爭來加快發展武器裝備,做到未來打什麼仗就發展什麼武器裝備。首先,應把准需求源頭。克服需求源頭的泛化、零散、單一的現象,把網電作戰指戰員作為需求的主體來研究,把常態化軍事應對行動作為需求的主戰場來研究,把指技深度融合作為需求的主要形式來研究,確保軍事需求清晰、實用、系統、可靠。其次,要立起需求權威。解決好“實”和“硬”的問題,著眼實戰提需求,立足能力定指標,確立可操作、可評估的軍事需求硬杠杠﹔解決好“統”和“卡”的問題,按照體系建設頂層設計,把各層級各方面各領域需求統起來,把不符合打贏要求的堅決卡住。再次,要暢達需求傳遞。建立軍事需求與技術實現雙向交互機制,開展裝備技術成熟度定期測評和通報,提供技術能力清單,避免需求傳遞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梗阻、衰減、變異等現象。(單琳鋒、談何易、張珂)

(責編:金利橦(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