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逆火而行向火而生!有森林的地方就有他們在戰斗

2017年04月05日13:07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逆火而行向火而生!有森林的地方就有他們在戰斗

思念如林

隻要站在中國的地形圖前,一片片或濃或淡的綠色便會清晰地展示出中國的森林分布。森林以茂盛的姿態呈現著,而就在這一片片森林裡面,卻有著一支特別的部隊——森林武警。

與森林武警官兵真切地接觸過,你便會覺得他們的職業是那樣神聖,他們是世界上唯一一支以保護生態為主要任務的部隊﹔如果體味到他們的生活,你會發現他們的情操是那樣的高尚。他們從事的職業就是和凶惡的火魔戰斗,逆火而行,向火而生。他們戰斗在森林深處,一次次寂寞出發,他們的巡護或許無人記載﹔一次次舍命扑救,他們的英勇往往無人見証。他們不在乎青春的歲月被落葉掩埋,他們也不在乎重復的危險年年彩排,他們組成的風景已經重疊成了沿途的山脈。他們把愛給了無盡的高山,給了無垠的林海。

沒有走進這支部隊之前,很少知道森林武警究竟擔負著什麼樣的任務。他們義無反顧地往前走著,他們和所有的軍人一樣擔著家庭的重擔,擔著人生的酸甜苦辣,擔著一家人的悲歡離合。每一次扑滅山火就是一次生死戰斗,每一次長途巡護都似一次悲壯告別。告別,或將不再回來,也許真的長眠,將不再醒來,綠色衛士的身軀就化作了山脈。2013年8月,僅僅半個月之內,森林部隊就出現了兩個烈士。一個是團級干部,一個是基層士兵﹔一個是在南方扑救山火,一個是在北方抗洪救災。這兩個烈士的犧牲,體現了森林兵的精神本質,他們對人民的忠誠、對生態的摯愛,是愛同山高,愛同水長。每一次聞令而動、英勇出發之際,森林武警官兵都會清醒地知道即將面臨的危險,但是不到火場,沒有人知道即將開始的這場戰斗會有多麼艱苦與危險。

這支森林武警部隊先后涌現出37名烈士。如果說,這支部隊60多年的建設史是一幅恢弘的畫卷,那麼這些烈士就是這幅畫卷裡濃墨重彩的景致,一部森林部隊史也可以說成就是一部蕩氣回腸的英雄史。這些烈士中有團職干部,有士官,有列兵,有上等兵﹔這份名錄中有孩子的父親,有剛結婚的新郎,有正談婚論嫁的排長,有父母獨生的兒子﹔這份名錄中有黨員、有青年,有優秀的后備干部,有代理排長的優秀班長。這一份名錄的背后,是驚天動地的戰斗,是催人淚下的故事,是永遠不朽的靈魂。

透過森林武警部隊的烈士名錄,會發現烈士的家鄉分布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烈士的身影曾活躍在茫茫的大興安嶺、巍巍的長白山、瑰麗的七彩雲南、雄渾的青藏高原。也就是說在祖國的四面八方,有森林的地方,就曾經有英雄在戰斗﹔這份名錄跨越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新軍事變革時期,也就是說在森林部隊發展壯大的歷程中,英雄用鮮血伴隨了這支部隊的成長。

有戰斗就有犧牲,有犧牲就會有銘記。當一個人的生命在戰場上匆匆謝幕,並不等於他從此就告別了一切。會有更多的人等待他的歸來,他會在一個群體中立成一座豐碑。

和森林武警官兵近距離接觸,你總會感動於他們的朴實。或許是常年與山林相伴的緣故,他們大多不善言談,但真要是讓他們講起別人和自己所經遇的故事,不需要在記憶中打撈,他們就會講出一串串的精彩。而他們已經覺不出那些精彩背后的驚險,淡淡地就像是講著好像天天都在發生的事情。很多接觸過森林武警官兵的人都會有一個困惑,就是森林部隊的戰士們為什麼總會說他們不懼怕打火,他們在被一種什麼樣的力量推動著走上火場,是什麼讓他們從小男孩快速地成長為火場上的男子漢。

這個答案其實也並不多難尋找,隻要和森林兵一同到火場戰斗過一次。當你看見那些還是孩子的新兵正背著幾十斤重的裝備步履維艱地走在奔向火場的山路上,當你看到那些經歷無數次扑火戰斗的老兵臉上從容自信的表情,當你看到他們一連幾天幾夜忘我的戰斗,當你和他們在除夕的夜裡一同奮戰,你便理解了為什麼他們臉上疲憊不堪,但每一步走得卻又那樣堅實。

當煦暖的春風拂過神州的千山萬水,當萬木從料峭的春寒中復蘇出新的生機,當寄托著哀思的朵朵素雅白花再一次綻放在人們胸前,當沉睡在陵園裡的一個個英靈再次迎來人們的祭奠,關於緬懷,關於思念,關於繼承,都成為了一個無法繞開的話題。英雄已經寫就傳奇,林海的陣陣鬆濤正在把他們的故事訴說。英雄的壯舉,大多是在瞬間完成的,但是,那些年輕而又短暫的生命成長歷程,卻折射出生死瞬間的抉擇絕非偶然。他們的身軀倒在了那片至愛的土地上,但那倒下的身軀何嘗不是化成了一道不朽的山脈,正在深情地注視著他們用青春守護的高山林海。遠去的英靈不寂寞,對於他們的思念,如流水般汩汩而出,若森林樣潛滋暗長。(劉永剛)

(責編:王璐(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