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炮彈長眼睛
烈日炎炎,氣氛緊張。一場實戰化海上綜合支援演練正酣,南海艦隊某支隊軍山湖艦火炮射擊准備完畢。
“開始射擊!”然而,主炮卻沒有噴射火焰,現場氣氛驟然凝固起來。說時遲那時快,一名皮膚黝黑、身材敦實的士官沖上去,打開鎖蓋、拉出閂體、清退炮彈、更換撞針,一連串動作一氣呵成。從驗底火到更換撞針,成功排除了故障,眾人舒了一口氣。而此時,有戰友發現,他的手滿是鮮血……
這名士官叫周玉微,南海艦隊某支隊軍山湖艦槍炮班長,入伍13年,有10年是和某型艦炮打交道的。他操作艦炮射擊命中率極高,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驕人戰績,現場觀摩的支隊領導夸他“打出的炮彈像長了眼睛”。
練就超人本領,周玉微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在入伍后不到半年的強化訓練中,周玉微穿爛了4套作訓服,磨壞了3雙作訓鞋,更換了上千次撞針和炮管,練習了一百多個小時的艦炮瞄准。憑著不服輸的韌勁,周玉微很快成為班裡的技術骨干。
單艦海上對浮雷目標射擊難度大、要求高,有人把射擊不准歸咎於某型艦炮性能落后、精度低。“就算劍不好,我們也要把劍法練好。”周玉微憋足了勁,逐個環節研究分析,終於找出了炮打不准的原因,由於某型艦炮的瞄准具上是固定刻度,在有的距離上便沒有參照標准。於是,周玉微親自動手,從瞄准具零刻度中間拉了一條直線作為參照物判定方向,對近距離目標瞄准測驗,並利用校正鏡反復修正,最后在瞄准具上確定了相應刻度。
海上浮雷距離依靠目力測量,炮手的距離感是影響射擊精度的關鍵因素之一。為此,周玉微養成了隨時隨地目測物體距離的習慣,在甲板、碼頭、操場經常可以看到他對著遠處的物體比比劃劃,許多新來的戰士還以為他精神有問題。日積月累,周玉微練就了超乎尋常的距離感。一次,領導故意試試他,現場命人拿卷尺測量,周玉微目測200米左右物體距離誤差不到1米,讓眾人心服口服。憑借過人技藝,周玉微參加過數次海上對浮雷射擊訓練,從來沒有讓一枚浮雷從自己的炮口溜走過。
周玉微多次在比武中摘冠,一次參加上級機關組織的槍炮專業比武,參賽選手要為某型艦炮更換撞針。周玉微一上場就吸引了全場的目光。隻見他動作行雲流水,比往年記錄還快了1秒,連主考懷疑計時出了問題。
戰場上少一秒時間,就多一分打贏的可能。按照傳統方法,為某型艦炮更換撞針和炮管動作復雜,速度慢。為了找到更簡單有效的方法,周玉微查閱大量資料,到業務部門咨詢,向專家請教,找老炮手取經,一個一個摸元件,一項一項析原理,白天在炮位上反復操練,夜晚在燈光下研究圖紙,經過數百次試驗,終於創造出一套全新的方法,大大縮短了更換撞針和炮管的時間。
更換炮管需要很強的上肢力量。周玉微利用休息時間泡在健身房舉啞鈴、推杠鈴,一練就是兩三個小時。晚上睡覺前,還要在床鋪上做50個俯臥撐,十幾年如一日。練某型艦炮操作時,從護筒中掏炮閂的動作非常危險,護筒中的凸塊、槽脊堅硬且鋒銳,把手伸進去,一不小心就會把手指劃破,周玉微卻樂不彼此。
接新艦后,面對某新型艦炮,周玉微反復研究其性能和操作要領。前不久的一次海上實彈射擊訓練,海況較差,白浪濤濤,戰艦搖擺起伏,漂浮靶時隱時現。隻見周玉微全神貫注,屏住呼吸,對准350米開外的目標,僅用13發炮彈,便將3顆“水雷”全部消滅。射擊結束后,周玉微下了戰位就跑到駕駛室,查看記錄組的各項數據…… (李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