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俄“北極三葉草”軍事基地:暗藏謀求復興大國雄心

2017年04月25日10:09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不久前俄羅斯國防部在其網站上開辟了一個專欄,通過大量圖片全景式地介紹其在亞歷山德拉島上的“北極三葉草”軍事基地,該島隸屬於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經過9年的建造,該基地去年被啟用,在其上駐守的官兵來自俄北方艦隊第45集團軍第1防空師。基地佔地面積超過1.4萬平方米,生活基礎設施條件優越,軍事設施配備齊全,主體建筑在樁子的支撐下高出冰面數米,形似“三葉草”,可保障150名官兵在不接受外部支援的情況下執勤18個月。

這是俄軍首次公開介紹其在北極的軍事基地。北極戰略位置險要,在此部署軍事基地威懾意味不言而喻,聯想到不久前美國動用“戰斧”導彈襲擊敘利亞的硝煙還未散盡,俄羅斯此舉的目的就更加耐人尋味。

近年來,俄羅斯面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從東歐、中東、東北亞三個方向施加的戰略擠壓。在東歐,北約歐盟雙重東擴,多國部隊對俄重兵壓境,持續部署反導系統,頻繁舉行聯合軍演,對俄羅斯步步緊逼﹔在中東,美國恩威並施使俄羅斯盟友所剩無幾,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又以所謂的化武襲擊為由下令襲擊敘利亞政府軍機場,欲與俄羅斯爭奪地區主導權的目的表露無遺﹔在東北亞,美國聯手日韓,對朝鮮不斷施壓制造事端,借此強化在該地區的軍事介入力度,推動“薩德”入韓,也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地緣安全環境不斷惡化,烏克蘭危機后美歐持續對俄進行的經濟制裁和政治孤立更令俄步履維艱。

為打破這種局面,俄羅斯充分發揮其作為北極國家的優勢,利用長久以來經略北極積累下的軍事、技術經驗,進一步加大對北極的投入和開發,在三面被圍的情況下選擇轉身一擊,化解軍事、政治、經濟上面臨的潛在危機。這形似“三葉草”的小小基地,暗藏著俄羅斯布局北極、尋機突圍、謀求復興的大國雄心。

打破西方圍堵,揮師北上

嚴峻的形勢迫使俄羅斯必須尋找戰略突破口,位置特殊的北極就成為了一個重要方向。北極圈內頻繁的電離擾動和冰層為戰略核潛艇提供了天然的保護,可使其悄無聲息地接近目標並給予對手致命一擊,從北極上空飛過還是導彈由俄羅斯飛向美國最短的打擊路徑。2015年7月頒布的新版《俄聯邦海洋學說》指出北極是俄羅斯海上戰略的優先方向,未來要在北極建立新一代水面艦艇及潛艇的駐泊體系。同年12月頒布的新版《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略》明確強調,北極安全同俄羅斯安全利益息息相關。除此之外,俄羅斯還頒布了一系列法規政策文件,形成了指向具體、分工明確的北極開發理論和法規體系。在其指引下,近年來俄羅斯在北極的軍事部署步伐陡然加快。

為宣示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主權,2007年8月,俄國家杜馬副主席阿爾圖爾·奇林加羅夫帶隊對北極進行科學考察,科考隊員從北極點下潛至4000多米深的海底,在北冰洋海底羅蒙諾索夫海嶺插上了一面鈦合金制造的俄羅斯國旗。

俄羅斯於2014年12月1日成立北極戰略司令部並開始戰備值班。目前,俄羅斯正著手對新地島、科捷利內島、弗蘭格爾島、亞歷山德拉島、施密特海角、謝多夫列島等六大島嶼進行重點建設。經過多年的努力,各個島嶼上都建成了設施完備的軍事城。比如在新地島上建有羅加喬沃軍事城,該島上有核試驗基地“700工程”,為對其進行保護俄軍在此部署重兵,包括兩個裝備S-400防空系統的獨立團、“鎧甲”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及“堡壘”反艦導彈營和“海鷹-10”無人機,配有機場並部署了米格-31截擊機﹔在科捷利內島上也建有一個擁有與“三葉草”基地三叉結構類似的基地﹔未來,在亞歷山德拉島上將會部署蘇-34或米格-31戰機中隊。此外,俄軍還在摩爾曼斯克州阿拉庫爾季鎮和亞馬爾島部署了兩個極地作戰旅,頻繁在北極地區舉行軍演,多次從水下成功發射洲際彈道導彈。截至2015年底,俄軍已經在北極地區重修了10座軍用機場,建造了440多處軍事基礎設施。未來還將建設更多的搜救站、深水港、機場和防空雷達站。

通過加強在北極的軍事部署,俄羅斯除了可以取得局部軍事優勢、對美國形成威懾外,還可利用北極因缺少相關國際法規、邊界不清、歸屬不明的現狀,以主權劃分為契機與環北極地區相關國家進行談判和對話,從而在外交上擺脫被孤立的局面。

開發北極航線,連接東西

全球變暖使北極冰雪逐步融化,這讓大西洋和太平洋間可能出現以北極地區為中轉地的新航線。對俄羅斯來說,海冰趨於減少、通航環境持續改善的北極航線為其提供了新的出海口,並使其東西部在海上連通成為可能。北極航線是聯系亞歐兩地最短的海上路線,是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的海上捷徑,西起摩爾曼斯克,依次經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楚科奇海、白令海到海參崴。

俄羅斯的巴倫支海、波羅的海、黑海和日本海四個瀕海地區相互隔離不能相互照應,其出海口大多被別國包圍或是出海航線無法繞過被他國控制的海域。沙俄時期,俄海軍分別部署在波羅地海和太平洋地區的第一、第二艦隊因東西相隔無法相互配合,分別先后被日本海軍偷襲和伏擊,損失慘重並因此承受了戰爭失敗帶來的恥辱。在地理環境逐漸嬗變的情況下,俄開發利用北極航線不但有利於解決俄海軍分散割裂、無法形成合力的歷史性問題,增強俄海軍應對外部挑戰的整體實力,還可獲得通往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新出海口,緩解西方長期圍堵形成的外部壓力。

在《2020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地區國家政策原則及遠景規劃》中,俄羅斯將北方海路定位為俄羅斯在北極區域“統一的國家交通運輸線”。也就是說,俄羅斯所追求的是其北方海路的控制權,為達到此目的,除了加強軍事部署外,俄羅斯還採取多種措施保持其在北極的地區優勢。為爭奪資源也是為了更好地開發新航線,俄羅斯目前計劃和在建的破冰船至少有14艘,2016年6月,22220型“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在波羅的海造船廠正式下水,“北極”號是當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性能最強勁的核動力破冰船,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負責人謝爾蓋·基裡延科表示,“北極”號將成為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終年航行的導航和安全保障。另外2艘22220型核動力破冰船“西伯利亞”號、“烏拉爾”號將於2019年和2020年交付,屆時這3艘船將組成俄羅斯新一代核動力破冰船隊。此外,據俄《軍工信使》雜志主編維克托·尼古拉耶夫透露,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在北極地區的精度比美國的GPS系統高出數倍,在冰面復雜多變、淺灘較多、通航難度大的北極,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俄政府於2015年6月批准了關於綜合開發北方航道的框架性文件,並於2016年5月研究了開發北方航道的經濟模型項目,打算將北方航道打造成具有全球意義和競爭性的運輸走廊。

助力經濟發展,獲取資源

北極自然資源豐富,據俄自然資源和環境部估算,俄北極大陸架的能源儲備量相當於830億噸石油,其液態烴的資源儲量佔全俄儲量的5%以上,石油儲量佔全俄儲量的12.5%。能源收入在俄財政收入中所佔比重極大,而由於連年開採,俄境內傳統的油田、氣田或多或少都面臨著減產的困境。西方世界尤其是歐洲國家對俄進行的經濟制裁使俄羅斯對能源經濟的依賴性更強,北極豐富的能源儲備給俄羅斯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年來愈發受到俄方的重視。俄羅斯石油公司宣布建立北極大陸架勘探和科學研究中心,俄羅斯政府也宣布在北極建設大型港口,俄政府主席團審議的“2030年前大陸架石油和天然氣開發計劃”內包括在北極地區油氣資源的勘探和開發,標志著俄羅斯北極資源開發進入加速實施階段。

2016年,俄北極發展委員會擬定了145個北極開發項目,總投資預計達到5萬億盧布,在項目清單中,開採和加工礦產佔40%。俄還對其自主設計的裝載兩個核反應堆的漂浮式核電站進行了測試,預計這座核電站將於2020年之前被部署在俄羅斯位於北極圈內的楚科奇自治專區。該漂浮式核電站具有80兆瓦的發電能力,可以抵御海嘯和地震等極端惡劣的自然災害。核電站充足的能源供應將有力地支持俄在北極的各項建設。未來,俄國家原子能公式計劃建造5到7座移動式核電站,以進一步挖掘俄北極地區的資源。(馬可為 馬建光  作者單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

(責編:王璐(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