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軍營型男,秀出你的肌肉群

 
2017年05月22日08:16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軍營型男,秀出你的肌肉群

  兵齡較長的官兵表示:現在的體能訓練方法多是以前的老班長傳下來的,照著練通過考核沒問題,所以並沒有覺得有什麼欠缺。而超過70%的90后、95后戰士持不同意見:現在各種健身軟件層出不窮,何不加以借鑒,改變現有單一的訓練方式,提高身體綜合素質。部分入伍前接受過專業體能訓練的官兵表示:軍人體能訓練不能單一重視耐力,也不能盲目借鑒普通健身訓練方式,要結合戰斗任務展開。

  陸軍第75集團軍某旅糾正體能訓練重耐力、輕力量現象,幫助官兵練出一副好身板——

  軍營型男,秀出你的肌肉群

  ■王 昊 肖馳宇

  “今天的訓練計劃:變速跑3公裡、肌肉群訓練……”5月初,體能訓練時間,陸軍第75集團軍某旅炮兵營士官長姚甲峰給各連體能訓練骨干安排訓練任務。

  訓練展開后,官兵按照他制訂的計劃,分成幾個小組展開,一段時間后輪換課目。一個小時的體能訓練時間裡,官兵熱情高漲。這讓姚甲峰感到,半個月前的體能訓練骨干集訓隊沒白參加。

  剛接到集訓通知時,姚甲峰可不是這麼想的。“體能訓練還有啥好集訓的,不就是跑跑步、拉拉杠嗎?”這名39歲老兵的想法也是參加集訓官兵中大多數人的想法。

  “組織這次集訓,就是要糾正長期以來在體能訓練中存在的一些誤區,改變體能訓練重耐力、輕力量的偏科現象。”集訓動員上,作訓科參謀晏俊峰道出緣由。

  集訓之前,作訓科對全旅體能訓練開展情況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耐力訓練佔體能訓練時間80%,而力量訓練隻佔20%,力量訓練內容多為單杠、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大綱考核課目。有的官兵表示:一周體能訓練,除去球類活動,基本都是在跑步,每天的模式也一樣,看到跑道都有心理陰影﹔有的則表示:跑步佔體能訓練比重過大,還有的單位每周都要測5公裡或出台5公裡不合格不允許周末外出等“土規定”,讓人“壓力山大”。

  “基本體能訓練分為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練習方式會互相影響。耐力練多了可能影響力量,力量練多了也會影響柔韌性。”集訓理論課上,晏俊峰分析道。

  陸軍某部官兵在健身房進行力量訓練。瞧!他們的肌肉已經有模有樣啦!戴超攝

  對此,有出國維和、比武經歷的官兵有著更直觀的感受。外國軍人、尤其是歐美軍人,和我們比起來塊頭更大。去年,戰士朱康祥參加首屆國際陸軍“體能與戰斗技能”競賽,他直言:“耐力項目我們普遍有優勢,力量項目則有不足,我們就靠意志力、忍耐力彌補。”引體向上比武時,他的手掌在訓練中受傷,帶傷上陣堅持拉了53個,還是差其他選手一截。

  頑強拼搏的意志固然可貴,如果有更為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以提升力量訓練帶動提高綜合素質,豈不是如虎添翼。集訓中,朱康祥和其他官兵的參賽經歷,成為集訓隊員熱議的話題。

  兵齡較長的官兵表示:現在的體能訓練方法多是以前的老班長傳下來的,照著練通過考核沒問題,所以並沒有覺得有什麼欠缺。而超過70%的90后、95后戰士持不同意見:現在各種健身軟件層出不窮,何不加以借鑒,改變現有單一的訓練方式,提高身體綜合素質。部分入伍前接受過專業體能訓練的官兵表示:軍人體能訓練不能單一重視耐力,也不能盲目借鑒普通健身訓練方式,要結合戰斗任務展開。

  受傳統訓練思想觀念影響,該旅過往重視長跑、耐力訓練,忽視力量、靈敏性訓練的現象普遍存在。“以射擊為例,實戰中需要在站、臥、蹲三種姿勢間轉換,需要手臂、胸、腹部有足夠的力量做支撐。”集訓課堂上,受邀前來指導的八一體工大隊高級教練李廣興講解了軍事訓練對官兵力量的要求,幫助官兵樹立科學認識。

  新理念帶來新氣象。集訓中,他們每天進行10到15分鐘力量訓練,豐富力量訓練的內容,在傳統力量訓練課目基礎上,增加拳擊、啞鈴組合練習等輔助訓練。他們還不斷優化體能訓練方式,按照分類組訓的方法,對力量訓練進行精細劃分。工兵、炮兵等兵種加大推力、舉力訓練,步兵加大核心肌群能力訓練﹔在新兵中突出適應性訓練,在士官中加大針對性訓練……

  力量訓練,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帶著新觀念、新方法回到連隊,各體能訓練骨干迅速投入實踐。前不久,該旅舉行建制連軍事體育競賽,參賽官兵在力量項目上的成績平均提高了20%。

(責編:黃子娟、申亞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