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地方隻能安排副科崗位 副團職干部主動轉業

2017年05月25日08:52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脖子以下”改革的刀鋒正在深入,說實話,我曾有過千百次設想,卻沒料到自己會主動提出轉業!

想法,是一點點變化的。我曾問自己:如果個人想法與組織考慮成了平行線,沒有交點,該怎麼辦?是坦然接受,還是唉聲嘆氣?這些天,各種想法在我腦海裡翻滾。

前段時間,我和同事一起,對改革期間官兵思想反映進行調查,感動之余,也有一些故事擊打著我的心。不是常講,走留聽從組織安排,心無旁騖支持改革嗎?如今,真站在考驗面前,怎能變成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因此,當領導找我了解個人想法時,我毫不猶豫地表達了“如果別人不想走,我願意為組織分憂”的決心。

今年是我人生第36個年頭。前18年,父母給了我自然生命﹔后18年,部隊給了我政治生命。不管是父母還是部隊,都是我堅實的靠山,都給了我溫暖的懷抱。如今,當組織需要時,我有什麼理由不去回報呢?

也許是當過指導員、教導員和宣傳科科長的緣故,平日裡有人質疑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時,我常會予以回擊,因為我知道教育的力量,我知道榜樣的作用。

記得當年朱镕基當選上海市市長時說:“我1947年找到了黨,覺得黨就是我的母親,我是全心全意地把黨當作我的母親的。”這句話一直烙在我的心裡。還有陳毅元帥寫下的“無黨豈能有作為”都深深地感染著我。可以說,對黨組織的感恩之情,並非一閃而過的念頭,而是始終深埋在我心底!

每年正月十五,族人都會在家族宗祠裡聚會,長輩們一直鼓勵我在部隊好好工作!現在看來,這美好的願望要畫上休止符了。特別是我任副團職才滿一年,按往年駐地安置政策,隻能安排個副科崗位,估計父母妻兒心裡也都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但我相信,他們最終會理解我、支持我。

不管在哪裡,生活都要繼續,還要追求“詩和遠方”!此刻再讀“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詩句,更有一番滋味。我想,隻要心懷夢想,處處都是最好的舞台!(東部戰區陸軍某部宣傳科科長 易順杰)

(責編:邱越、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