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老飛”正當年——大家眼中的空軍無人機飛行員李浩

2017年05月26日08:41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原標題:“老飛”正當年——大家眼中的空軍無人機飛行員李浩

  李浩所帶領的團隊是中國空軍無人機飛行員的“種子隊”。楊軍 攝

   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25日電題:“老飛”正當年——大家眼中的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無人機飛行員李浩

   新華社記者張玉清、黎雲、張汨汨

   李浩覺得自己很幸運。

   天命之年,能夠延續自己最愛的事業。

   更重要的,從官兵同事到妻女親友,都對他的選擇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尊重和理解。

   採訪中,李浩與戰友親朋們圍坐在一起,說到激動處、聽到激動處,這位頭發花白的老飛行員一次次淚盈於睫。

   “李老師”——戰友眼中的李浩

   基地上下,從司令員政委到新兵,從技術員到帶教徒弟,都稱李浩一聲“李老師”。

   在軍營裡,有稱“教員”的,有稱職務的,“老師”這個稱呼,少見。

   “這是大家對李浩一種發自心內的尊敬和親熱。”基地某區政委胡斌說。

   飛行員陳永超剛來報到時,“軍營建在荒灘上,周圍連個村庄都沒有。”

   走進低矮的宿舍,一位頭發花白的“老飛”笑著迎出來,隨即遞上一瓶礦泉水,“我叫李浩。剛過來不適應吧?以后慢慢會好的。”

   “他笑得一臉燦爛,腰杆筆挺,滿身都是精氣神。”陳永超說。

   部隊成立之初,無人機飛行技術人才可謂“一窮二白”,李浩一個人幾乎承擔了所有的教學任務。為了給新飛行員上好課,他加班加點找資料、寫教案,每天熬到夜裡兩三點。

   “帶教新員時,李老師每次都從頭跟到尾,既觀測無人機飛行狀態,又一遍遍指導講解。”飛行員應俠說。

   讓飛行員肖育明至今記憶猶新的是,在航理學習階段,李浩堅持每天批改他們的學習筆記,由於筆記大都在晚上完成,李浩就陪著他們一起學。他們的筆記在午夜12時完成,李浩就會等到他們完成后再修改,從不拖到第二天。

   基地某部司令員王進國說:“李浩在引領帶動團隊方面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他不管干什麼,都很認真負責,對待工作的痴迷勁,為年輕同志做出了樣子、立起了標准。”

  即將進行飛行的無人機。楊軍 攝

   “倔老頭”——技術人員眼中的李浩

   工業部門的同志來保障設備,張口就問:“你們那個倔老頭來了嗎?”

   “倔老頭”就是李浩。這位平時隨和的“陽光大叔”,一談到技術問題,就“六親不認”。

   有一次,無人機在執行偵察訓練任務時,出現“信號間斷性消失”的現象。

   “這在實戰中是致命的!”飛機一落地,大伙兒就一起分析原因,最終得出結論:屬設備性能限制的正常現象。

   李浩卻搖頭:“但是,這個中斷時間太長了……”

   他查資料、打電話、做演算,熬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一上班,他便主動要求機關再次與廠家溝通,終於找到了真正原因,還提出了改進意見。

   正是憑借這種倔勁,他解決了工作中遇到的一個又一個難題。一次,為了確保飛機方向舵角度控制精確,他親自跑到機庫廠房,拿著量角器一度一度地測量,直到調試精准才放下心來。

   “出現誤差是機務人員的責任,和飛行員沒有任何關系。”李浩所在部隊機務大隊大隊長李龍彪說,“干機務這麼多年,第一次看到飛行員親自核准飛機控制參數。”

   “為了搞清一個知識點,他追著人家工廠小伙子一路請教,一口一個‘老師’,叫得人家都不好意思了。”地面站導航技師孫鵬說。

   2015年,無人機高原試飛,駐地海拔3700米以上,晝夜溫差20多度。考慮到李浩年紀較大,又患有腸胃病、高血壓,領導安排他留守。

   “不行,這次試飛機會太寶貴了!”李浩堅持請纓出征。出發前,他詳讀有關這種型號無人機的研制總要求、操作手冊等技術資料。

   “那次高原試驗,李浩全程進場跟飛,詳細記錄,積累了大量寶貴數據,為日后接裝這類型無人機打下重要基礎。”試飛站站長陳士勇回憶。

   就是這樣一個“倔老頭”,隻要對戰斗力建設有利,風險再大也要干、困難再多也要上、問題再小也要爭。

  李浩帶著年輕飛行員到那老一輩創業者戰斗過的地方尋找精神力量。楊軍 攝

   “飛天小子”——李浩眼中的李浩

   李浩的微信名讓所有人大跌眼鏡:飛天小子。

   問及緣由,這位“老飛”只是嘿嘿地樂,笑出深深的魚尾紋。

   聯想到他對飛行狀態的形容,略有體會:“平時腦子慢,老眼昏花的,一坐進艙裡,就像接通了電源一樣,什麼情況該怎麼處置,思路特別清晰。”

   “不是我選擇了無人機,而是無人機選擇了我!”李浩說,在飛行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是無人機,給了他“第二次新生”。

   作為一名戰斗機飛行員,30多年的飛行生涯,曾經與空軍最新型的三代戰機失之交臂,是他最大的遺憾。如今,他卻飛上了代表空軍新質戰斗力的新型無人機。與事業帶給他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比起來,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一路西行,扎根戈壁,拋家舍業,從零開始……也有人勸他:“地球離了誰都能轉,你走了無人機事業就不發展了?”“干不干都是個退休,幾年以后誰知道你呀?”……

   這種“論調”,李浩的女兒李斯特第一個不同意。

   “人,不能活得太‘小’。”她說。曾經,她也為爸爸不能時時陪伴自己而遺憾,然而今天,“更珍惜他用行動教給我的——做人的境界。”

   來到爸爸的新單位,看到戈壁灘上艱苦的條件,起初“很心疼”。“但是,一想到他是在做他熱愛的事,也替他高興。”

   妻子張素娟的話更簡單:“好男人,他一定屬於國家。”

   “有人說我是個‘奇葩’,那我就做個‘奇葩’。”李浩說,“起碼我對得起我這個工作,我這個職業。我是個飛行員,大的方面我對得起事業,小的方面我對得起我的身邊人。戰友信任我,父母為我自豪,女兒以我為榜樣,媳婦覺得沒有白付出。夠了。”

   “我只是把自己該做的做好。”他說。(張玉清、黎雲、張汨汨)

(責編:邱越、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