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員尹東:導彈發射架下的“80后”領跑者

在火箭軍的一線作戰部隊裡,有這樣一個堅毅的身影。他是草原之子,血液裡沸騰著報國激情,攜筆從戎加入導彈先鋒部隊﹔他是地道的“學霸”,骨子裡孕育著對知識的渴望,刻苦鑽研將專業技能融會貫通。他就是尹東,一名導彈發射架下的“80后”領跑者。
尹東在指揮連隊作戰行動。丁耀楠 攝
草原小牧民的“學霸”成長記
尹東出生於內蒙古一個淳朴的農牧家庭,正是遼闊的烏拉特草原孕育了他英勇堅韌的性格。從六歲起,這個草原上的小牧民就一邊放牧一邊學習,因為勤奮刻苦,他在班上的成績名列前茅。2006年,尹東以618分的成績名列全旗第三名,考入了西北工業大學,懷揣著軍旅夢想的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國防生。
大學期間,尹東加入中國共產黨,繼續發揮學霸能量,2次建模比賽榮獲一等獎,3次高數考試均獲滿分,連續4年被評為優秀國防生。他還大膽嘗試,成功組建了“尖刀班”,積極訓練國防生體能和軍事素養,被原第二炮兵干部部授旗為“礪劍尖刀班”,在6所國防生院校推廣試行。
畢業后的尹東,被分到火箭軍導彈部隊。火箭軍作為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導彈武器技術密集,信息化程度非常高,因而要求官兵要精通各項導彈操作規程。
由於大學期間尹東所學的專業不同,當時的他對導彈發射操作一無所知。面對“天書”般的技術參數和“蜘蛛網”般的電路圖,尹東沒有放棄。隻要一有時間,他就對著裝備學習原理。有廠家師傅來部隊檢修裝備,尹東更是主動拜師請教。
通過刻苦學習,尹東用一年時間將一整套隨裝技術資料全部看完,成熟掌握8萬多字的導彈基礎知識,跑通50多張復雜電路圖,寫下了10余萬字專業筆記,最終攻克了發射控制專業的各項技術難題。
和連隊兩位技術骨干推研導彈電路圖。丁耀楠 攝
正是扎實的專業技能和理論功底給予了尹東操作導彈發射的自信。2012年,尹東首次參加實彈發射任務,在發射進入倒計時的關鍵時刻,發射陣地與旅指揮所之間出現了短暫的通信故障,當接到發射指令時隻剩下幾十秒的操作時間。巨大的壓力面前,尹東絲毫沒有猶豫,立即開始操作,時間被一秒秒追回,最終導彈精准飛向目標。
尹東說,運氣不能送導彈上天,隻有把導彈規程和專業操作技能都熟爛於心,才能在任何時刻都臨危不亂。
導彈連“定盤星”的精益求精
一直以來,尹東堅持用最嚴謹的態度學習,最強的毅力訓練。因此,在高標准鍛煉自身的同時,他對戰士的訓練要求更是精益求精。他把“從難從嚴施訓、兵練到極致”當作備戰打仗的練兵法則,以作戰的方式訓練、以訓練的方式作戰,反復錘煉,銳其鋒芒。
為提高瞄准號手的“秒殺”本領,尹東自抬“門檻”,讓訓練標尺直逼極限值,向精確操作發起“沖鋒”。發射車佔領陣地時,尹東要求車身與進車線之間方位角偏差須在一定范圍內,利用夜暗、雨雪、大霧等復雜條件練就駕駛員的過硬本領。戰士們由衷地說:“連隊戰斗力的每一分增量,都是連長尹東用打仗尺子一分一毫量出來的!”
尹東認為,要帶出能打仗的兵,先得帶出善於思考的兵。他把譽為“瑞士軍刀般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引入到戰士們的專業學習中,組織常規強化訓練,將每個操作崗位、每個專業、幾十台設備、幾千種元器件的使用原理和操作要點融為一體,用軟件形象、直觀並詳細的講解。
尹東深知,帶兵打仗,不僅要錘煉超強的戰斗能力,更要有嚴明的紀律約束做保障,鐵一般的紀律出鋼一般的戰斗力。戰爭面前,時間就是生命。作為連長,他常年保持待戰的戰斗狀態。然而,許多官兵戰士卻把提前准備當成治療拖延病的良方。
“‘劍術’練不到爐火純青,拿什麼確保‘一劍封喉’?”尹東叩問自己,也警醒全連。為了加強戰士們的戰備意識,尹東要求所有工作剎住 “提前量”,凡事聽令而行,不提前預告、不提前准備,把緊急集合的時間縮短15秒,將火箭軍“隨時能戰、准時發射、有效毀傷”的核心要求真正融入到平時的訓練當中。
尹東檢查防護服著裝要求。丁耀楠 攝
尹東通過一點一滴固化、一兵一卒塑造、一朝一夕養成,真正使紀律和作戰素養在戰士身上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帶出響當當的“二等功連”。
嚴苛引領者背后的鐵漢柔情
在軍營中,他是全連的指揮官,是戰士們崇拜的領軍人。而生活中,這個連長只是個80后的大男孩。原本是充滿青春與浪漫的年華,但對他而言他卻充滿生活的磨難與痛苦。
2013年,尹東的哥哥不幸因病去世,失去親人的巨大傷痛讓他因此陷入人生低谷。他未來要照顧父母,還要資助哥哥留下的一雙兒女。而這一切,他不希望讓女朋友孟杰去承受,尹東忍痛向她提出分手。
孟杰回憶說:“當我看到尹東發來的短信時,很心疼這個扛下一切的男人,我被這份擔當所感動,無論未來多麼艱難,我要陪著尹東一起走”。在尹東最悲傷的日子裡,是孟杰不離不棄的默默堅守讓他走過人生坎坷。最終他們邁入婚姻殿堂,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兩歲半的可愛寶寶。
作為軍人,他無法以日夜陪伴回饋這份真情,他隻能將深深地感動寫成一首小詩送給愛人:我的雙肩為祖國扛槍,你的雙肩為女兒扛家,我的左胸佩戴著軍功章,你的左胸牽挂著遠方。
春節尹東和妻子孟杰與官兵一起過年。丁耀楠 攝
不論在軍營中的尹東如何所向披靡,在生活中,他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柔情的人。盡管平時訓練,尹東對戰士苛刻嚴厲,但是在他內心深處,他深切真誠地愛著他的兵。
尹東作為連主官,最擔憂的是作為“80后”帶兵人如何跨越“代溝”帶好“70后”和“90后”的兵。為了能真正走進連隊的大家庭,3年來尹東累計住班460多天,寫下20多萬字的“住班日記”,為80余人建立“心路檔案”。
尹東為連隊官兵宣講火箭軍第一次黨代會精神。丁耀楠 攝
野外駐訓時,三級軍士長臧凱的孩子重病住院,尹東頂住訓練壓力,予假讓臧凱回家。回憶這件事情時,一個鐵骨老兵聲淚俱下,他說:“軍人嘴拙說不出什麼感謝的話,隻有一條就是以后跟著這樣的連長好好干”。
中士黃新玲的母親突發腦溢血住院,尹東帶頭拿出2萬,並動員官兵一起湊了6萬余元,幫小黃母親度過了生命之險。尹東用實際行動為他的戰士們真誠的付出著。
尹東在發射架下拼搏出彩人生,為軍營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他用堅韌的毅力,訓練自己做實戰礪才﹔他用高標准培養出敢打必勝的隊伍。他用炙熱的真情溫暖了整個軍營。(仝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