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90周年啟示錄
戰斗作風,制勝利刃
改革之年,一支空軍高炮部隊的裁撤,牽動了不少官兵的心。
作為一支主戰裝備列裝近40年的老牌勁旅,該部從2007年空軍組織高炮部隊實彈戰術演習考核開始,連續9年蟬聯冠軍。探尋制勝基因,答案很簡單:靠一茬茬官兵鑄就的任務敢搶、困難敢闖、紅旗敢扛、重擔敢挑、生命敢獻的“五敢”戰斗作風。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該部最后一任政委晏國斌作調整動員時的話深情有力:“部隊番號可以撤銷,但我們的戰斗作風不能丟!”
戰斗作風,制勝利刃﹔和平盾牌,熱血鑄就。新的歷史條件下,全軍將士以強軍目標為引領,在真打實備的濃烈硝煙中,加大訓練強度和難度,不斷強化英勇頑強、一往無前、敢打必勝的戰斗作風,不斷強化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責任擔當!
戰爭年代,我軍之所以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一個重要的法寶就是我軍具有英勇善戰的戰斗作風
今年4月18日,習近平在接見新調整組建軍級單位主官時,專門強調要培育過硬戰斗作風,發揚革命英雄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血性膽魄,激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氣概,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鍛造“四鐵”過硬部隊,努力為人民軍隊爭取更大光榮。
我軍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是革命先輩在血與火的戰爭考驗中精心培育出來的。毛澤東同志也曾強調,我軍應發揚勇敢戰斗、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作風,並將其列為十大軍事原則之一。
我軍90年的戰斗歷程,就是一部英勇善戰史。長征時面對“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面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紅軍平均每天急行軍50公裡以上,平均3天就遭遇一次激烈的戰斗。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敵人,我們的前輩們硬是憑著簡陋的武器裝備和沖天的血性豪氣,打出了國威、軍威。聯軍總司令李奇微回憶說:隻要沖鋒號一響起,共產黨的軍隊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全都不要命地扑向聯軍,每當這時,聯軍總被打得潮水般潰退。李奇微所說的“魔法”,正是拖不垮、打不爛的頑強戰斗作風。
戰斗作風培育過程中,光榮傳統的力量穿越時空,歷久彌新。在北部戰區陸軍某旅“猛打猛沖模范三連”,有一柄傳承英雄血脈的刺刀。解放戰爭期間,該連突擊隊隊長李國英憑借僅存的一部攀梯率先爬上滄縣城樓,與守敵貼身肉搏,拼斷了刺刀,贏得了勝利,留下一段傳奇。如今,三連自制“斷刀徽章”,用來獎勵訓練標兵。
在強軍實踐征途上,新一代官兵依然熱血沸騰,戰歌嘹亮。從在訓練中遭遇突發險情英勇獻身的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張超,到維和戰場不幸犧牲的申亮亮、李磊、楊樹朋﹔從擔負我駐索馬裡大使館安全警衛任務壯烈犧牲的武警戰士張楠,到抗洪搶險中被泥石流沖走的劉景泰……一位位英烈用生命踐行使命,彰顯了當代軍人的血性傳承。
忘戰必危、怠戰必險,和平年代必須牢固樹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准,切實端正訓風、演風、考風
我軍是一支在實戰中創立和成長的軍隊。實戰化訓練是我們的傳家寶。
長征時期,“神炮手”趙章成生死關頭操縱迫擊炮,彈彈正中對岸敵人碉堡,給紅軍打出一條“勝利通道”。“神炮手”的美名,靠的是平時實打實練出來的,臨時抱佛腳賭運氣,人民軍隊不可能走到今天。毛澤東同志早就強調,要在戰爭中學習戰爭。老一輩軍事家無不善於用最嚴格的訓練培養最能打仗的部隊。新中國成立初期,彭德懷元帥就提出,必須把平時的軍事訓練與戰時的戰斗任務結合起來。
回望我軍90年征程,有一條經驗發人深思:解決好訓練的實戰化問題,就能經受住下一場戰爭的殘酷考驗。和平時代,訓練場就是戰場,設計訓練就是設計戰爭。誰能走對軍事訓練貼近實戰的路子,誰就是那個最后的勝利者。
“軍事訓練抓什麼,我想就是實戰化。”南國邊陲,臨海觀瀾強調戰訓一致原則﹔中原大地,登高望遠強調研究現代戰爭制勝機理﹔閩西古田,見微知著強調端正訓風演風考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登戰車、上軍艦、走邊關,查實情、摸底數、務實功,足跡踏遍三軍部隊。官兵注意到,習主席反復強調的一個高頻詞就是:實戰化!
從自由空戰、電磁攻防、突破“水深間隔帶”、整旅導彈火力突擊等術語漸為人知,到“跨越”系列、“火力”系列、“聯合”系列、“機動”系列等代號備受關注,演訓場上的一幕幕火熱圖景,是全軍將士對統帥號令的有力回應。
宜將劍戟多砥礪,雄師勝戰天下安。放眼三軍演兵場,向“和平積弊”開刀、打破“紅必勝藍必敗”的思維定勢、整治實戰化“標簽亂象”、突出問題導向……無論是“還賬”“補課”式的追趕,還是轉型發力的沖刺,種種變化背后,是實戰化訓練深入推進的勢能之變:越來越多的“量變”力量,正在倒逼和呼喚著破解深層次矛盾的“質變”力量。
未來戰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戰斗作風是提升官兵組織性、凝聚力的最好“淬火劑”
信息化戰爭,為我軍戰斗作風培養設定了新的標高。
這是一次紅藍對抗演習,空軍某電子對抗旅參演分隊正在對空戰雙方進行電子干擾,突然間電腦出現了黑屏。當飛機相距隻有15公裡時,操作人員強行斷電關機,才沒有釀成嚴重后果。
演習講評是這樣記錄的:“由於缺乏信息化素養,當電腦突然閃現黑屏,操作人員慌了神,大腦出現間歇式‘休克’,抑制了正常智力和水平的發揮,暴露出戰斗作風的弱化。”在此后的訓練中,該旅集官兵智慧形成了“24字團隊戰斗作風”:團結協作、警惕保密、果斷敏捷、處變不驚、膽大心細、善謀勇戰。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現代戰爭的時空特性發生重大變化,其高強度、快節奏、殘酷性更加突出。而戰斗作風,就是培養官兵組織性、凝聚力、團隊精神的最好“淬火劑”。新的時代背景下,我軍在發揚先輩勇敢戰斗、不怕犧牲的光榮傳統的同時,把官兵的文化素質、科技素養、心理素質、科學態度、敢於創新等時代元素融入到戰斗作風的培育中,為打贏信息化戰爭注入勝利基因。
贏得未來戰爭,需要新一代青年官兵在能打勝仗上更加主動作為。當幾十輛新型步戰車隆隆駛進連隊訓練場的時候,“劉老庄連”這個英雄連隊為使新裝備盡快形成戰斗力,官兵發揚“不怕犧牲,顧全大局﹔不畏強敵,意志如鋼﹔英勇頑強,血戰到底﹔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劉老庄連”精神,組成攻關小組連續奮戰,在較短時間內,全連步戰車乘員全部獲得二級以上專業訓練等級証書。
未來戰爭是鼠標鍵盤之間的對決,但“給大炮上刺刀”永不過時。在我軍信息化程度最高部隊之一的火箭軍“常規導彈第一旅”,刺殺訓練全員普及。官兵說,雖然現代戰爭打的是非接觸、超視距,不太可能出現短兵相接、刺刀見紅的情形,但作為大國長劍執掌者,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不僅要靠“驅車仗劍”,也需要勇猛頑強的意志和敢打必勝的精氣神。
今天的“黃繼光”“邱少雲”,依舊是能打仗的兵。我們堅信,老一輩用鮮血和生命鍛造出來的過硬戰斗作風,在我軍政治建軍、依法治軍、改革強軍的偉大實踐中,已經注入到新一代革命軍人的血脈之中,一定能夠再續我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輝煌。(李建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