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靈活機動,我軍歷久彌新的戰爭藝術

2017年07月26日08:24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練兵之法,貴在不復﹔用兵之術,知變為大。

  我們常講,一流軍隊設計戰爭,二流軍隊應對戰爭,三流軍隊尾隨戰爭。如今,我軍正向著世界一流軍隊邁進,應實現怎樣的戰略之新、戰術之變?

  改革之際,一聲令下三軍動,多少部隊踏上移防之路……那麼,輾轉千裡第一次來到新營區,首先會展開什麼工作?

  記者跟隨陸、海、空等多個軍種部隊行動,得到的答案驚人一致:先看戰備設施、機動道路,調研民社情,再結合部隊作戰任務有針對性地制訂戰備方案,最后才籌劃部隊進駐后的食宿安排。

  從1927年的南昌城頭,穿越戰爭年代的炮火硝煙,走到深入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今天,我軍有一個鮮明的特質,歷經歷史長河滌蕩而不變:無論走到哪裡、處於何種境地,首先想到的是怎麼隨機應變、擺兵布陣,探尋制勝之道的腳步從未停歇。

  回顧90年光輝歷程,我軍何以以弱勝強,從勝利走向勝利?展望廣闊的未來,我軍何以繼承榮光,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力量?這些問題的答案裡,都離不開“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這幾個鏗鏘有力的字眼。

  劍不如人,劍法要勝人。我軍一直把戰略戰術問題,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去年,兩則關於戰術標圖的新聞,頗耐人尋味。

  一則,兩份重要的長征時期戰術史料文件被公布,一份是四渡赤水時的《野戰軍渡江作戰計劃》,一份是強渡大渡河時的《當前情況及戰術摘要》。軍事專家指出,這兩份戰術史料圖示看似簡陋,卻凸顯了紅軍長征中高超的戰略戰術指導,也體現了紅軍參謀一流的作業水平。

  另一則,某部戰術標圖考場,一位參謀標繪主攻方向落點偏離了3毫米,被判“不合格”。他們的戰術標圖課目考核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95分算良好,100分才是優秀。

  戰術標圖,是作戰方案的“藍圖”,裡面包含著一支部隊的戰略戰術思想。兩則新聞,印証著我軍戰術標圖訓練一以貫之的高標准,折射出我軍對戰略戰術問題的高度重視。

  世界上,很少有哪支軍隊像我軍一樣深知“劍不如人,劍法要勝人”——

  紅軍長征途中,幾十萬國民黨大軍圍追堵截,沿途還有無數道天然屏障阻隔困厄,令各路紅軍將士時刻處於險象環生的境地。面對強大的敵人,紅軍指揮員曾感嘆,任何時候都不要和龍王比寶。寶是比不過的,隻能靠自己靈活的戰略戰術去彌補。

  正是靠著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英勇的紅軍將士在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正確指揮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創造出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一個又一個經典戰例,一次次擊退追兵阻敵,突破重重包圍。

  當前,我軍處於機械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加速發展的關鍵階段。整體來說,作戰體系功能上單項能力突出,系統能力不足,與打贏未來戰爭的能力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劍不如人”的情況還不同程度存在,“劍法要勝人”的要求依舊迫切。應對信息時代的戰爭,要盡量避免在高技術領域同強敵打堂堂之陣,而應著眼發揮我們的優勢打。

  發現我們的優勢、發揮好我們的優勢,需要科學的戰略戰術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對國防和軍隊建設高度重視,提出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決策,根據我軍使命任務拓展,制定部署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2015年3月,經習主席批准,《關於加強和改進戰役戰術訓練的意見》下發全軍。對於戰略戰術問題的研究學習,當下已成為全軍上下的行動自覺,成為全軍官兵的 “基本功”課題。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戰法在推陳出新,但是“機動靈活”4個字始終沒有丟

  走進陸軍確山訓練基地,記者翻遍近百場演習的總結資料,沒有找到兩場採取相同戰法的演習。山還是那幾座山,河還是那幾條河,地理環境不變的演兵場上,各種靈活、鮮活的戰法接連登場。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永遠不變的勝戰法則,就是戰略戰術要敢於變化。正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提到的:古人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個“妙”,我們叫做靈活性,這是聰明的指揮員的出產品。

  抗日戰爭中,陳賡設伏神頭嶺時,不少人認為,這裡既不便於部隊隱蔽,又沒有險要可以憑借,地形不太理想。而正是這不大理想之地,讓驕橫的敵人產生麻痺思想,陳賡的部隊在此處殲敵1500多人。

  敵變我變方能勝。戰火硝煙中,人民軍隊不拘一格,遼沈戰役是“關門打狗”,平津戰役是“先打兩頭,后取中間”,淮海戰役則是“夾一個,看一個,吃一個”。正是靠著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我軍靈活使用兵力,揚長擊短,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戰爭活劇,逐步改變了敵強我弱的革命形勢。

  習主席深刻指出:戰爭指導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這是對我軍長期戰爭經驗的總結升華與深入拓展,深刻揭示了戰爭指導中主動與被動的辯証關系,是人民軍隊戰略戰術的精髓,對我軍打贏信息化戰爭具有強大的指導作用。

  什麼時代打什麼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軍裝備更新換代,戰法也一直在創新突破,“機動靈活”4個字始終沒有丟:

  陸軍一次演習中,攻山頭、插紅旗的場景不再,紅藍雙方超越地平線攻擊對手縱深高價值目標﹔海軍一次對抗中,藍方潛艇在被對方發現的情況下,突破常規、首次使用“單艇四彈”戰法,一舉扭轉戰局﹔空軍一次訓練中,誰主攻、誰掩護,全程由飛行員根據空中態勢情況自主決斷、自由發揮﹔火箭軍一次發射中,某旅創新實踐“整旅火力突擊”戰法,成功組織全旅所有發射單元同時參加任務、一起發射實彈……

  結構決定功能。國防和軍隊改革為新時期戰略戰術的實現和運用,提供了更廣闊更堅固的平台

  “現在終於可以在聯合作戰的舞台上大展拳腳了!”去年初,一位參謀從原軍區機關到中部戰區任職后,感慨地說。

  這位參謀的話語,道出了改革與戰略戰術的關系。改革不直接產生新的戰略戰術,但是為其實現和運用提供平台,而人民軍隊發展史,正是一部改革創新史。

  長征時期,為應對異常艱苦的行軍作戰、復雜惡劣的自然環境等情況,確保勝利完成戰略轉移,各路紅軍進行了扎西整編、哈達鋪整編等多次編制調整。黨中央對紅軍的領導指揮體制也不斷調整,增強了指揮的靈活性,確保了部隊的戰斗力,為紅軍奪取長征的最后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未來戰爭無戰不聯,無聯不勝。改革前的大軍區體制下,盡管曾經多次組織戰略戰役集訓活動,但是由於體制機制的原因,各軍兵種之間聯不起來、聯不深入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聯合作戰戰法還停留在紙上。

  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在京舉行。在習主席的統領下,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大幕,以雷霆之勢開啟。

  調整改革軍委機關設置,由總部制調整為多部門制﹔建立健全軍委、戰區兩級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構建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干高效的戰略戰役指揮體系﹔重新調整劃設戰區……阻礙我軍聯合作戰訓練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被一一清除,戰略戰術創新步伐不斷加快。

  改革大棋局正賦予謀略與戰法在時代“語境”中的內涵概括與全新表達。陸軍指揮所走來“空軍藍”,預警機上出現了“陸軍綠”,一場場實兵演練的硝煙中,我們欣喜地看到聯合作戰的新景。

  如果說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那麼基層部隊多色迷彩的交融,也預示著聯合訓練的萌芽經過長期積蓄,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深入推進,一個個正在破土而出。更多、更新的謀略戰法將不斷涌現,人民軍隊勝戰之路的基石也將更加牢固!(周遠)

(責編:王欣玥(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