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角嶼之歌:島是海的眼,兵是島的眸

——東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角嶼十連傳承“海上南泥灣精神”愛島守島建島素描

2017年11月20日07:26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這裡面積僅為0.19平方公裡,地形狹長,最窄處僅50米,因形狀酷似牛角而得名﹔這裡與金門一衣帶水,退潮時距金門僅1750米﹔這裡曾是無水、無電、無居民的荒涼小島,“風唱歌,沙跳舞,馬尾鬆拉二胡”是它的真實寫照……

這便是位於祖國東南沿海的“英雄之島”——角嶼島。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東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角嶼十連駐防該島,這個昔日的“海上上甘嶺”成為“兵之島”。憑著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一代又一代守島官兵堅強守防、艱苦創業,練兵備戰、守島建島,以島為家、以苦為榮,用鋼鐵肩膀扛起戍守“東南第一哨”的使命任務,將“海上南泥灣精神”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島是海的眼,兵是島的眸。有一首歌唱得好:“風起浪兒高,當兵上了島。井水咸、燭光搖、荒島拍浪礁。凝望咫尺的金門,扎根祖國最前哨……”初冬時節,本報記者踏上這座“英雄之島”,聆聽屬於守島官兵的“角嶼之歌”。

“有咱戰士在山上,管叫那荒島變模樣”

——摘自守島官兵傳唱不衰的歌曲《戰士第二故鄉》

“風舞鬆枝沙跳舞,海風敲窗伴人眠。”一位詩人曾這樣描述角嶼島守島官兵的艱苦生活。

在島上,一塊鐫刻著“三個一好”字樣的紀念石碑映入眼帘,碑身質朴無華,蘊含的道理卻深刻。

何為“三個一好”?官兵如是作答:“一口好水井、一塊好菜地、一個好豬圈。”這些在普通人眼中最基本的物質生活保障,卻是當年島上官兵內心的希冀願景。今天,“三個一好”更成為了守島官兵的精神坐標。

角嶼十連所在營代理營長田鑫說,1987年7月,時任廈門市副市長的習近平來到“英雄三島”慰問守島官兵,當了解到角嶼島是一座“三無島”,部隊官兵日常所需淡水、蔬菜全靠民船運輸,且一旦遭遇惡劣天氣就會“斷水斷菜”的情況后,便立即協調地方政府為守島官兵解決生活保障難題。

那幾年,軍地雙方齊心協力,很快為島上建起了“一口好水井、一塊好菜地、一個好豬圈”,從而解決了守島官兵用水難、吃新鮮肉菜難的問題,這就是被后人廣泛贊譽的“三個一好”工程。

一口好水井,從此官兵有了“生命泉”。在島上第一口水井鑽探出可飲用水之前,官兵們曾嘗試在島上打過8口井,但因為缺技術、沒經驗,這一心願始終未能實現。

為切實解決官兵吃水難題,廈門市政府協調地方專業鑽井隊多次上島,與官兵一起勘察地形,翻查地質資料,精確計算地表、地下水和海面落差,找准打井位置。經過近2年的不懈努力,“一口好水井”最終鑽探成功。

一塊好菜地,孕育“海上新綠洲。”解放初期,角嶼島曾發生過一次炮戰,小島每天承受著數以噸計炮彈的轟炸。駐守島嶼10余載的連隊司務長唐登位曾聽一位老班長講起當時的情景——隨手抓起一把泥土,都能撿出幾塊炮彈片,島上寸草不生。

再后來,政府為官兵運來優質菜苗,派出專家幫助連隊改良土壤﹔全連官兵積極行動,每逢官兵探親歸隊、家屬來隊都要帶上幾棵樹苗、幾包菜籽……日子一天天過去,昔日的荒島終於在官兵手中變成了一片生機盎然的綠洲。

走進十連官兵耕種的菜園,每一塊菜地旁,都懸挂著標注有蔬菜生長規律的“種植牌”,這些都是官兵親手繪制的。

多年來,連隊不斷傳承豐富菜地文化,也將“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根植於官兵內心,“今年上半年連隊菜地總產量已達6千斤。”說話間,唐司務長喜笑顏開。

一個好豬圈,軍民共建“海上南泥灣”。過去,由於自然條件惡劣,缺少養殖經驗,島上養殖的牲畜很難成活。為此,地方專家想了不少辦法,引進優良品種,配置專門飼料,定期接種疫苗……先是養活了豬,后又養活了雞、羊,讓昔日的荒島充滿了生機。

如今,島上已建起一座佔地140平方米的現代化養殖基地,五六種禽畜長勢較好,在改善官兵伙食的同時,也為小島增添了幾分活力。

登上這座小島,記者欣喜地發現,守島官兵的生活條件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島上綠樹成蔭,一座座花園式營房裡,新式床櫃、熱水器、抽濕機、多功能飲水機、電熨斗等應有盡有,昔日的“海上上甘嶺”儼然成為一座“海上新家園”。

“凝望咫尺的金門,扎根祖國最前哨”

——摘自守島官兵集體創作的歌曲《角嶼之歌》

在角嶼島碼頭,一塊刻有“鎮海”兩個鮮紅大字的巨石格外顯眼。

十連官兵說,這是連隊首任連長聞鎮海親手篆刻上去的。也是從那時起,守島官兵便將“平時當戰時,前沿當前鋒,尖刀鑄刀尖,一線創一流”的連訓牢記於心間,化作愛國守島的錚錚誓言和實際行動。

島上的一面牆壁上鐫刻著一個“群英譜”,記錄著那個硝煙彌漫的戰斗歲月。一天,對岸的金門守軍突然向角嶼島開炮,2名正在海邊值勤的守島戰士被炸傷。連隊軍醫程國財聞訊后,趕忙背起急救箱沖向海邊,不料又一發炮彈呼嘯襲來……程國財壯烈犧牲。

為了紀念這位英勇救人的守島英雄,戰友們將他的名字鐫刻在“群英譜”上。事實上,“群英譜”上每一個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角嶼島也因此被稱為“英雄之島”。

數十年來,為了將“恪盡職守、精武強能”的光榮傳統不斷賡續,連隊相繼建起“長征精神”文化牆,布置“望金門”文化長廊,舉辦軍事題材根雕、石雕藝術展,將島上的一條條道路命名為“回歸路”“愛島路”“華美路”“愛廈路”……一個個具有哨所文化、陣地文化的特色“軍營創意”,不斷激發守島官兵敢打敢拼的血性豪情。

扎根孤島磨利劍,樂守天涯礪精兵。駐守海島12年的十連觀察所原所長殷文斌,是連隊偵測觀察專業的骨干。他每天守在觀察所,對著觀察鏡一盯就是幾個小時,刻苦磨礪觀察技能﹔業余時間,他對照錄像資料,分析辨別海上各類交通工具的聲音特征……幾年下來,殷文斌練就了“聽音識物”“聽音辨方位”的硬功夫。

某一天深夜,殷文斌所在哨所前方海域突然傳來“轟”的一聲巨響,由於當時海面能見度低,一時難以判明情況。緊急關頭,殷文斌依據“響聲大小、聲源方位”預判為“撞船事故”……隨后,哨所官兵利用夜視儀觀測,果然發現海面上兩艘船隻相撞。危急時刻,守島官兵迅速出動,及時搜救出多名落水群眾。

作為前哨尖兵,必須練就一流本領。日常戰備訓練中,連隊立足崗位建起練兵比武“大平台”,常態化開展“強素質、練打贏、當尖兵”活動,組織官兵同台競技,激發精武強能熱情。連隊還與“鼓浪嶼好八連”在陌生海島展開對抗,提升協同守島作戰能力﹔積極開展小競賽、小考核活動,形成比學趕幫濃厚氛圍。

“前哨有我們守衛,請祖國和人民放心!”採訪中,記者發現,這一誓言已成為角嶼十連官兵的共同心聲和自覺追求。

“我愛我的島之家,站崗放哨為國家”

——摘自連隊原四班班長林曉嶸創作的歌曲《島之家》

角嶼島雖然不大,但在守島官兵眼中,這裡既是他們忠誠守衛的地方,也是他們悉心建設的思想之家、知識之家、心靈之家,更是他們成長成才的大舞台。

“島上要舉辦‘花博會’了!”近日,“團日活動”結束后,連隊團支部書記潘興龍宣布了這個喜訊。很快,各個哨所官兵紛紛用花草樹木裝扮宿舍。

“看,參展品種真不少!”六班班長嚴海文說,“三角梅”扎根海島不懼艱苦,“鐵樹”枝葉繁茂無畏風雨,“美人蕉”四季常青品格高貴,“燈籠花”象征著守島官兵期盼萬家團圓的心願……島上每一朵盛開的花朵,都凝結著官兵傾心培育的心血。

扎根海島,樂守天涯。豐富多彩的海島文化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郁郁蔥蔥的樹林裡,隨處可見官兵用貝殼精心裝飾的“格言警句”﹔崎嶇蜿蜒的小路邊,官兵親手制作的根雕、沙雕點綴其間……今天的角嶼島如同一座“精神家園”,砥礪官兵扎根海島、建功立業的壯志豪情!

官兵們說,多年前,島上軍營文化生活十分匱乏,“白天兵看兵、晚上數星星”,文化娛樂離不開“老三樣”:打籃球、下象棋、玩扑克。

上世紀90年代,廈門市擁軍模范劉維燦贈給十連官兵每人一把吉他,還請來音樂老師,教會官兵彈奏吉他,從此,深海孤島時常飄出優美的旋律。

如今,由連隊官兵組建的“百人吉他隊”,已逾20次走進央視熒屏,一展守島官兵的新時代風採。

前幾年,上級籌資建造的“角嶼文化活動中心”落戶小島。面積近600平方米的活動中心,集圖書室、電子閱覽室、乒乓球室等文化娛樂場所為一體,官兵實現了學習有平台、成才有依托的願望。

去年,守島官兵自發成立“海之音”電聲樂隊,連隊的“角嶼前哨網”和網絡版《角嶼衛士報》也辦得有聲有色﹔為滿足不同興趣愛好戰士的需求,連隊成立了書畫、球類興趣小組,先后開設“海之韻”小廣播、“海之魂”讀書演講擂台……守防官兵的業余文化生活日趨多彩。

“我收獲了友情與榮譽”“我增長了知識與才干”……採訪中,官兵們用朴素的語言,述說著各自的成長和收獲。

據介紹,連隊積極與地方大學展開共建,在島上開設網絡遠程教育課程,定期聘請高校教師進行在線輔導。近3年來,十連已有87名官兵實現了在線學歷升級,老連長於銘東還利用業余時間攻讀,考取了碩士研究生。

多年前,曾有一位將軍上島視察,寫下“自力根生”四個字。他特意將“更”字換成“根”字,贊揚官兵“苦中不言苦、苦中見精神、苦中有作為”。

把生命之根、理想之根、奮斗之根深扎於海島的泥土中,這,正是角嶼十連官兵愛島守島、忠誠作為的原因所在。

 

(責編:黃子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