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美版航母殺手”戰力幾何?

2018年01月12日08:59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美版航母殺手”戰力幾何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美軍多平台發射遠程反艦導彈(LRASM)攻擊水面艦船示意圖。制圖:鄭金浩 王柯鰻

2017年12月,美軍B-1B戰略轟炸機搭載美國海軍新一代反艦巡航導彈——遠程反艦導彈(LRASM)發射2枚導彈打擊2個海上移動目標。至此,趕在2018年之前,美軍遠程反艦導彈已完成在B-1B戰略轟炸機、F/A-18E/F航母艦載機、水面艦艇Mk-41多用途垂直發射裝置和斜架發射裝置等多個平台的測試工作。

作為美國海軍分布式殺傷作戰概念的核心裝備,遠程反艦導彈具備大射程、抗干擾、智能化的技戰術特征,美軍對其寄予厚望,稱之為“海戰游戲規則的改變者”,測試和採購進度一再提速,預計2018年初步形成戰斗力,2020年小批量交付。

美軍口中的“游戲規則改變者”到底戰力幾何?外界傳言的“美版航母殺手”又是否言過其實?請看海軍工程大學專家的解讀。

一探淵源

美國海軍戰略轉型產物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航母空中力量統治海戰場。艦載機作戰半徑遠大於反艦導彈,且作戰效能更高,打擊水面目標主要由航母艦載航空兵承擔。水面艦艇更多地承擔防空、反導、反潛、護航等任務。特別是冷戰結束后,蘇聯海軍這個強大對手消失,美國海軍戰略立足點也相應轉換。近30年來幾場局部戰爭,美軍面對的均為弱小對手,其在瀕海地區的制海權未受挑戰。因而,反艦導彈在美國海軍一度“失寵”。

時過境遷,進入21世紀,美軍認為,潛在對手軍事實力快速提高,其依靠高精度武器、岸基飛機、反艦巡航導彈、反艦彈道導彈、低噪聲潛艇、無人機、先進防空反導系統等裝備形成的所謂“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將迫使美國海軍重新重視爭奪制海權作戰。

然而,現實卻很尷尬:美軍現役反艦巡航導彈僅有“魚叉”一個型號,且已服役逾30年,其最新型號射程尚不足300千米。美軍在反艦導彈上的“短板”愈發明顯。於是,射程遠、毀傷力強的反艦導彈重登美軍的“願望清單”。當前,美國海軍正在研發的反艦導彈有3個型號:

一是“標准-6”防空反導導彈的反艦型號。該型導彈計劃於2018年交付,雖然飛行速度高達3.5馬赫,但它400千米的射程相比“魚叉”提高並不多,對大中型水面艦船的毀傷力不足。

二是“戰斧”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的反艦型號。該型導彈將於2022年交付,亞音速,射程1600千米,單價也較低,但抗干擾能力差,戰場生存力不強。

三是專門研發的遠程反艦導彈。遠程反艦導彈項目軍方編號為AGM-158C導彈,2009年啟動,由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和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出資管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生產,亞音速飛行,可隱身,射程900千米。

2017年初,美國海軍將分布式殺傷作戰概念確定作為未來海上作戰的主要樣式,而遠程反艦導彈也將成為美軍推行分布式殺傷概念的核心裝備和重點發展武器,服務於戰略轉型。遠程反艦導彈具備良好的平台適應性,可以覆蓋水面艦艇的常見交戰距離,匹配美國海軍奉行的“凡船皆可參戰”理念,使美國海軍遠程打擊水面目標的能力大大提升。

三個特點

大射程、抗干擾、智能化

遠程反艦導彈最顯著的技戰術特征是大射程——

遠程反艦導彈900千米的射程超過各國現役的大多數反艦導彈,可使美軍水面艦艇做到先敵發現、先敵攻擊。

遠程反艦導彈可放大戰場態勢感知上的不對稱優勢。水面艦艇發射反艦導彈遂行超視距打擊,需要情報偵察監視系統(ISR)和全球定位系統(GPS)提供戰場態勢信息和先期目標指示。而廣域海洋監視系統,正是美國海軍最大的優勢所在。

遠程反艦導彈可提高航母的戰場生存力。戰時為保証平台安全,航母需要在相對敵方防區更遠的距離上起飛艦載機。F/A-18E/F艦載機攜帶2枚遠程反艦導彈,作戰半徑近800千米,在未來幾年將要服役的“黃貂魚”艦載無人加油機的支持下,可在距離敵方目標2500千米處起飛。此外,無人戰斗機上艦后,可攜帶更多數量的遠程反艦導彈,並具備更大的作戰半徑。

除海基和空基型號外,遠程反艦導彈也可發展出陸基型號。在島嶼和沿岸地區,海軍陸戰隊和陸軍依靠陸基遠程反艦導彈,可以減少對海、空軍的依賴。危機或戰爭期間,在重要的海峽和水道周邊部署陸基遠程反艦導彈,可有效控制這些海峽和水道。

遠程反艦導彈的另一突出特點是抗干擾——

信息化戰爭時代,太空和網絡能力是裝備作戰效能的倍增器。信息化條件下的海上作戰,也往往首先圍繞電子干擾與反電子干擾展開。

遠程反艦導彈的研發立足於在復雜電磁環境下作戰,強調降低對ISR和GPS的依賴。當存在電子干擾或己方天基系統支持失效時,遠程反艦導彈依靠其被動雷達/紅外成像等多種制導模式導引頭,可自主尋找目標,並具備全天時、全天候以及打擊隱身目標的能力。當前,為了適應強對抗戰場環境,減小對GPS等外部支持的依賴已成為美軍裝備研發的側重點。

遠程反艦導彈具備隱身性能,可大幅降低被敵方防空反導系統探測到的概率。美軍的飛機和導彈已經普遍實現隱身化。反艦導彈尺寸較小,採用隱身設計后,雷達反射截面積進一步減小,在其掠海飛行階段,各國水面艦艇裝備的對空雷達實施探測和跟蹤的難度極大,攔截彈往往來不及發射。

遠程反艦導彈的第三個特點是智能化——

為適應復雜多變的戰場環境,智能化成為反艦導彈的發展趨勢。遠程反艦導彈被美軍稱為“當今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反艦導彈”,在態勢感知、精確制導、飛行控制等系統中,引入了當前迅猛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使其具備更強大的態勢感知、目標識別和自主決策能力。

遠程反艦導彈可根據其彈載射頻/紅外成像傳感器獲得的艦船物理場信號特征以及彈上儲存的目標數據庫信息,經過彈載計算機的智能化數據處理,進行分類和識別,辨識出敵方水面艦艇編隊和瀕海海域航線上的特定目標,選擇最具威脅、最具價值的目標,予以精確打擊。

在智能化目標識別的基礎上,遠程反艦導彈能夠自主制定智能化突防策略,改變飛行方向,規避防空反導系統的威脅,在其威脅最小的方向進入,以被攔截概率最低的飛行高度、速度和路徑逼近目標,進而實現較高的突防概率。

遠程反艦導彈還具備智能化協同能力。信息技術促進水面艦艇防空反導能力的快速提升,也促使反艦導彈攻擊戰法不斷創新。其中,多彈協同攻擊成為重要發展方向。多彈協同攻擊不等於單枚導彈命中概率的簡單疊加,而是通過彈間智能任務分配,採取牽制、欺騙、誘餌、強突等攻擊策略,從而大幅提高命中概率。

兩大軟肋

“航母殺手”尚待實戰檢驗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海軍主戰武器實現導彈化,反艦導彈成為水面艦艇面臨的主要威脅。與此同時,反艦導彈與艦艇防空反導系統的對抗也在不斷升級。對付遠程反艦導彈,就要從它的主要技戰術特征著眼,找出弱點,研究反制手段。

——針對“亞音速軟肋”,立足早攔截。遠程反艦導彈屬於亞音速,為達到較大射程,導彈飛行初期和中段,往往在較大高度上飛行,並非全程超低空掠海飛行。這就給艦載對空預警雷達的探測創造了時間窗口。此時,對反艦導彈進行跟蹤和目標指示的難度相對較小。為此,應進一步提高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的探測距離和艦載防空反導導彈的攔截距離,做到盡早發現、盡早攔截。

——針對“電磁軟肋”,大力發展認知電子戰。雖然對外界信息的依賴性不強,但遠程反艦導彈仍屬於信息化武器。高度精密復雜的電子系統和設備是所有信息化武器的軟肋,電子戰也成為對抗信息化裝備的最高效手段。基於此,可大力發展認知電子戰,根據實時探測到的遠程反艦導彈電磁頻譜特征,自適應地調整己方干擾的頻率和強度,使其彈載電子系統和設備失能或失效。

此外,對付遠程反艦導彈,水面艦船還要主動加強隱身和偽裝。正確的決策依靠正確的感知,感知失真必然導致決策失誤。增強水面艦艇的隱身性能,可以使遠程反艦導彈獲取的目標特征信息不完整,無法決策。採取改變艦船雷達頻譜特征、艦體表面溫度分布等主動措施,改變艦船物理特征,可以造成遠程反艦導彈獲取的目標特征信息失真,使其決策失誤。

對攻擊態勢感知能力相對較差的單艘傳統水面防空艦而言,遠程反艦導彈確實有較大的突防優勢﹔但面對航母戰斗群的信息化多層次防空反導體系,遠程反艦導彈的優勢和威脅便會大打折扣。美軍欲把遠程反艦導彈打造為“航母殺手”,目前還是一個“美好願景”,其戰力如何還有待實戰的檢驗。

不可否認,美軍遠程反艦導彈的出現,將會給海戰樣式帶來一定沖擊。但信息化戰爭是體系對抗,單憑某一型號武器裝備就改變戰爭規則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隨著各種顛覆性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新型武器裝備的接連服役,各大國海軍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美軍想用遠程反艦導彈來“改變海戰游戲規則”,沒那麼容易!(李大鵬)

(責編:俞奕佳(實習生)、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