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嘯“戰神”:航跡在后,目標正前!【5】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空軍“神威大隊”飛行員列隊進場。楊瑞康攝
(四)
2015年2月16日,習主席在空軍“神威大隊”所在師視察時登上轟-6K戰機。這也是習主席第一次登上空軍戰機。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轟-6K除了挺拔的身姿、先進的性能,究竟有何本事擔得起這份榮譽?在“神威大隊”“90后”飛行員孫瑞杉看來,它就像是打得出去的鐵拳、刺得出去的利刃。
孫瑞杉從兒時起就夢想著有一天能夠駕馭戰機翱翔藍天。高三畢業那年,通過層層選拔,他拿到了飛行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也成為當年家鄉的“明星學子”。由於成績很好,畢業分配時,孫瑞杉可選擇的機會不少。
“要去就去最好的部隊!”在孫瑞杉看來,天之驕子的神氣和威風,在這支部隊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為此,他毫不猶豫地選擇跨進了“神威大隊”的大門。孫瑞杉記得很清楚,來到大隊的那天是2014年7月10日。
同樣記憶深刻的,還有自己首登轟-6K戰機的難忘時刻。去年11月前的那段時間,看著身邊一個個戰友完成改裝,他有些著急,甚至無數次地追問自己:何時才能登上“戰神”?
當機會真正降臨到自己頭上,孫瑞杉卻有了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接到飛行任務的前一天,從起床開始,孫瑞杉默默把所有的細節都預演了好幾遍,生怕漏掉一點點細節,生怕因為一點點的差池而白白浪費了駕馭“戰神”的機會。
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日子雖然有些“煎熬”,但回味無窮。得來不易,方知珍惜。轟6K飛行員孫瑞杉現在談起心愛的戰機、談起“戰神”,更多地是一種穩穩的洒脫。在他看來,要駕馭“戰神”,需要潑辣+細膩的完美結合,就是“在戰術動作上需要有一種潑辣勁,在技術細節上則需要有一種細膩感。”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欄杆》的短文在網絡上廣為傳播:
“你走過大橋嗎?”
“走過。”
“橋上有欄杆嗎?”
“有。”
“你過橋扶欄杆嗎?”
“不扶。”
“那麼,欄杆對你來說就沒什麼用了?”
“當然有用了,沒欄杆護著,掉下去怎麼辦?”
“可是你並沒有扶欄杆啊。”
“可是,可是沒有欄杆,我會害怕!”
“那麼,和平時期的軍人,就是那橋上的欄杆!”
俄羅斯有一句名言“外交抗議一萬次,不如戰略轟炸機翅膀展翅一次。”在當今世界,為維護國家和領土主權完整,震懾敵對勢力和分裂勢力,我們需要有強大的空中力量,需要有足以維護世界和平、捍衛國家民族尊嚴的大國重器。
近年來,轟-6K的航跡不斷向深向遠向廣延伸:在東海防空識別區進行空中警巡,飛越巴士海峽、宮古海峽、對馬海峽,巡航黃岩島……一條條嶄新的航跡,向世人展示著轟炸機部隊集殺氣、膽氣、底氣、霸氣於一身的獨有氣質,書寫著新時代人民空軍馳騁空天、建功立業的堅定決心。
看,在祖國和人民的注視下,“戰神”正呼嘯而起,目標就在前方,再前方……(武千妍)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