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新一代霓虹燈下的紅色哨兵 黨史知識的傳播人

——武警上海市總隊執勤第四支隊十中隊用紅色資源鑄魂育人

2018年06月29日08:17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武警上海總隊執勤四支隊十中隊義務講解劉凱瑞為中小學生講解黨的知識。 沙煜博攝

人民網北京6月29日電 (羋金 陳超)6月的申城,生機勃勃,滿眼新綠。興業路76號,青磚黛瓦、紅色窗櫺的中共一大會址,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瞻仰。

“大家好,歡迎參觀中共一大會址……”剛剛拿到一大會址義務講解証書的武警上海市總隊執勤第四支隊十中隊列兵王宇,第一次擔負義務講解任務,為中外游客講解黨史知識。

中隊組建65年來,歷屆黨支部始終堅持用一大、二大等紅色資源,教育引導官兵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當好可靠兵,站穩忠誠哨。

中隊黨支部書記、指導員汪長旌說:“紅色聖地孕育紅色士兵,中隊每一名官兵都是霓虹燈下信仰篤定、忠誠可靠的紅色哨兵。”

武警上海總隊執勤四支隊十中隊巡邏戰士步伐整齊地行進在人流之中 ,威武挺拔的身姿格外引人注目,引得無數中外游客點贊。 張海攝

建強紅色堡壘,培塑霓虹燈下新一代

十裡洋場,酒綠燈紅﹔十裡長街,如夢如幻。

中隊進駐初始,就有腰纏萬貫的商賈找到中隊干部,想以每月一千元的價格,租借中隊空余房間作為倉庫。時任黨支部書記夏光榮斷然否決:“軍人和商人是平行線,不能有交集!”

“駐守國際大都市,香風毒霧、金錢美色誘惑無時不在。”汪長旌介紹,中隊鑄魂與毀根的較量從未停歇。

一次,副中隊長楊澤楠奉命協助公安抓捕犯罪嫌疑人,嫌疑人掏出一疊百元大鈔,叫囂道:“錢都是你的,放我一條生路。”

楊澤楠面對誘惑,毫不動搖,果斷將其扭送歸案,當場繳獲管制刀具6把,贓款38000余元。

汪長旌說:“因為理論學的深,黨員骨干思想防線筑得牢,無論是面對槍林彈雨,還是金錢美色誘惑,都能經受考驗。”

在十中隊,從支部委員到普通一兵,人人都有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論強軍興軍》等書籍體會本,官兵每天撰寫一段自己的學習體會。中隊自辦的《新一代》小報,刊登黨史故事和官兵感言﹔新兵下連的第一個活動是參觀一大會址,第一堂課是學習黨的歷史,看的第一部電影是《霓虹燈下的哨兵》……

2017年6月29日,中隊黨支部組織21名黨員以一大會址為起點,沿著二大會址、龍華烈士陵園、城市規劃館重走紅色線路。“紅色之路就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紅色之旅。”支委林青海說:“在這樣一個把紅色信仰融入生活、貫注平常的集體,每一個官兵都是忠貞不渝、信念純正的忠誠衛士。”

近年來,中隊入黨考學、技術學兵、選改士官、立功受獎125人,測評優秀率、群眾滿意率都是100%,2017年被武警部隊評為基層風氣建設先進單位。

講解員朱天煒在新兵下連的第一天,就向中隊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朱天煒說:“當兵離家時,爺爺專門送給我一本他當年入黨時的《黨章》,現在我在二大會址解說《黨章》誕生的故事,了解的越多,內心深處的崇高感、向往感就越強烈。”

信仰如炬,信念如光。65年來,中隊黨支部團結一心,帶領官兵抵御各種誘惑,無一人被拉攏侵蝕,成為挺立在霓虹燈下的堅強紅色堡壘。

武警上海總隊執勤四支隊十中隊義務講解員姜平為外籍游客講解黨的知識。 沙煜博攝

挺立紅色聖地,當好黨史知識傳播者

“國內各地的黨組織和旅日的黨組織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了中共一大……”一大會址展廳“一大聚首、開天辟地”主題雕塑前,講解員李海港開始講解共產黨早期組織選派代表參加一大時的簡況。

一大會址紀念館為啥有戰士講解員?

1998年10月,一大會址紀念館開始擴建。中隊黨支部根據館方請求決定指派30名官兵“支援”場館建設。“大半年的工期內,從土建到布展,官兵們對館內的陳設布局、展示內容如數家珍。”中隊首任講解員郭峰鈺說。

1999年5月27日,歷經半年工期,一大會址擴建竣工開館。這天,郭峰鈺倡議所有援建官兵向一大會址遞交了當義務講解員的申請。

時任館長倪興祥既欣喜又顧慮。欣喜的是,由於場館擴容,講解員數量緊缺,此時正需人員補入。顧慮的是,所有援建官兵中,僅1人大專,其余隻有初中文化。在黨的誕生地講解黨史,講不好會毀了一大會址的聲譽。

“義務講解不是圖名挂號,是一名戰士對信仰的堅守和追求。”郭峰鈺向中隊黨支部表明了態度。中隊黨支部最終推薦郭峰鈺等5名官兵參加一大會址專業講解員考核。

考核那天,郭峰鈺嫻熟的講解技巧,贏得專業解說評委的一致通過,成為首批講解員中的一員。

一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楊宇說:“中隊這些戰士都是業余講解員,但業務水平卻可以與專業講解員相媲美,是一大會址的一張‘紅色名片’。”

2016年6月初,上海作為“復興之路”京外展的第一個展覽點,將於當月12日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一大”會址紀念館請求中隊派講解員講解。

接下任務,講解員壓力巨大,15天必須熟練背誦34000字解說詞。此后,講解員蔡晨華和14名講解員壓減睡眠、加班加點,憑借在“一大”會址積累下來的速記經驗,僅用了10天就熟記解說內容,高質量完成講解任務。

第一部黨章的守護者張人亞的家屬張時華參觀二大會址時,講解員朱天煒主動攙著老人邊走邊講。臨別時,老人激動地說:“傳播黨的歷史責任重大,在你身上我看到了黨和國家的未來。”

據講解員李海港介紹,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后,面對外籍游客,每次講解都會拓展解說內容。

一次,一個13人的韓國旅游團前來參觀,李海港從鐵路動車運行講到復興號高鐵提速,從大飛機上天講到蛟龍號下水,從“一大”講到“十九大”,從石庫門講到天安門,一字一句中向韓國游客傳遞中國共產黨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的輝煌成就和幸福大事件。

在講解員的帶動下,總隊掀起了學習黨史軍史的熱潮,“黨史迷”“軍史迷”越來越多。執勤第一支隊戰士徐培強,生於英雄城南昌,聽完十中隊講解員的故事后,對黨史軍史著了迷。他整理出200個發生在江西的紅色故事,並創辦“軍史講壇”,受到戰友們的追捧。

近年來,中隊黨支部與駐地黨團組織常態開展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三進入”宣講活動,先后普及黨史軍史教育650余次,派出20余名講解員到駐地5所學校的“春蕾班”“農民子弟班”擔任校外輔導員。

武警上海總隊執勤四支隊十中隊指導員汪長旌正在帶領官兵電子閱報欄前學習十九大精神。 沙煜博攝

傳承紅色血脈,錘煉敢打必勝排頭兵

5月中旬,上海氣溫持續走高,中隊大抓實戰化練兵的熱潮也是攀高不降。在訓練場,官兵揮汗如雨,喊殺聲震天,訓練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擔當強軍興軍重任,練兵備戰絲毫不鬆。中隊對表新頒發的《軍事訓練大綱》,嚴格標准,嚴扣細訓,向分數、秒數、環數上要戰斗力,實戰打贏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在十中隊,實戰化訓練沒有局外人,中隊堅持擠干水分正導向,無論戰斗班排還是后勤人員,個個都是戰斗員,人人都是排頭兵。前不久,在支隊組織的實戰化訓練考核中,衛生員王國緯步槍一練習打出50環,炊事員孫一丹單杠卷身上能做40多個,通訊員蔣欣杰五公裡武裝越野19分鐘。

練兵備戰,黨員骨干始終站排頭。去年3月,中隊組織射擊訓練,時任中隊長戎振輝在射擊預習訓練中,主動在槍管上挂上兩個水壺挎包,進行跪姿射擊的定位練習。

其實,戎振輝的腳踝受過傷,並未痊愈。戰士們被戎振輝的行為感動了,立刻全身心投入訓練。最終,中隊的射擊總評成績在支隊排名第一。

置身新時代,肩扛新使命。訓練場地不足是制約中隊實戰化訓練的短板問題。為此,中隊基於實戰化訓練的思考,把執勤動作、哨兵反襲擊、防逃制逃等課目訓練,搬到目標單位門口、崗樓,讓官兵在作戰的陣地上訓練,實戰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哨位就是戰場,營區就是陣地。”戰士鐘進輝說:“迷你射擊靶、移動障礙、組合體能器械等以前‘不敢想’也‘想不出’的訓練方法,竟成了提升中隊實戰化訓練水平的妙招。”

排長宋茗還針對中隊器械場地小等困難,研究出縮小版單雙杠,專門總結了訓練“五步法”,官兵器械訓練水平節節攀升。去年底,宋茗參加支隊冬季大練兵比武考核,一舉奪得全支隊器械比武第一名。

“訓練越扎實,實戰越有底氣。”王浩說:“一個黨員一面旗,黨員骨干站排頭,官兵訓練就有了參照系,練兵備戰熱情就會一浪高過一浪。”

新戰士李昊喆原本是被父母逼著來當兵的,剛到中隊時是出了名的怕苦、怕累、怕訓練的“李三怕”,在黨員骨干的帶領下變成訓練多、改變多、進步多的“許三多”,每次考核都沖在前。

王浩說:“沒有平時的千錘百煉,就沒有戰時的穩操勝券﹔沒有平時的精武強能,就沒有戰時的決戰決勝。”

2015年4月17日,在西藏中路九江路口,一名男子手持折疊刀,在擁擠的人流中四處揮砍,突如其來的暴行讓人們尖叫著四散奔逃。分秒之間,黨員班長李春雷沉著冷靜,看准時機,一招卷腕奪刀將其制服在地。

牢記強軍誓言,擔當強軍重任。近年來,中隊官兵圓滿完成警衛、升旗等多項重大任務,連續35年實現執勤無事故。去年,中隊應急班比武名列總隊第二、隊列示范班連續10年穩居總隊第一。

武警上海總隊執勤四支隊十中隊南京路上為民服務點。 沙煜博攝 

賡續紅色傳統,爭當播撒文明活雷鋒

5月20日,南京路上,中隊“學雷鋒”小組早早拉起“武警上海市總隊第四支隊十中隊為民服務點”條幅,開展修鞋、理發等便民服務。

據汪長旌介紹,自1982年全國第一個文明禮貌月開始,十中隊堅持每月20日在南京路上開展為民服務活動,雷打不動。

《庄子·人間世》有曰:“作始也簡,將畢也鉅。”1956年,董必武寫下這蒼勁有力的8個字。如今,這幅字的唯一一副拓片被懸挂在中隊榮譽室,時刻提醒官兵賡續愛民為民傳統,永葆本色不褪。時隔多年,中隊黨支部將“學雷鋒”活動不斷拓展延伸,不斷賦予雷鋒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中隊長王浩說,中隊的為民服務項目由當年的修鞋、理發、磨刀,如今拓展到醫療、法律咨詢和商品鑒別等領域,為民服務的對象也拓展到外籍人士、殘障人士等多種群體。”

2017年3月5日,南京路舉行學雷鋒35周年紀念活動。一名外籍游客在十中隊為民服務理發攤點前徘徊。

“Free(免費)?”汪維巧頻頻點頭,打消了他的顧慮。汪維巧不僅理發技術出眾,還能用英語交流,話題從上海風土人情聊到新時代新變化。

10分鐘后,外籍游客望著小鏡子裡煥然一新的帥氣發型,嘖嘖稱贊:“Chinese army,so good!(中國軍隊,太棒了!)”

“新時代賦予為民服務活動新內涵,官兵不僅僅在做,更多的是弘揚雷鋒精神。”汪長旌說:“中隊官兵就像‘火種’走到哪裡,就把雷鋒精神傳播到哪裡。”

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退伍戰士陰國君當上了大娘水餃餐飲有限責任公司南京路分店的店長。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請官兵給員工講黨史,帶領員工參加中隊的為民服務。如今,在他的帶領下,分公司每年都有140 多名員工參與駐地無償獻血,數百名員工長期給金楊街道敬老院當義工。

南京東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婷婷說:“36年前在南京路上學雷鋒是十中隊的‘獨家買賣’,如今在十中隊官兵的帶領下,學雷鋒活動在南京路已蔚然成風。”

德不孤,必有鄰。中隊“學雷鋒”小組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復旦大學、瑞金醫院、上海中級人民法院等單位機構紛紛組建為民服務小組參與其中。如今,南京路上已有130多家單位千余人成立“學雷鋒”小組,是上海市最大的為民服務點。

武警上海總隊執勤四支隊十中隊為民服務點官兵為外國游客剪頭發。 沙煜博攝

(責編:羋金、曾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