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護航深藍,舍我其誰,鑄就享譽五洲的“中華神盾”

2018年07月27日09:20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中華神盾”海口艦駛向深藍。本報記者 張雷攝

  海口艦發射導彈。周啟青攝

  多年以后,胡偉華仍記得那年夏天駕駛著海口艦,從長江口駛向大海的每一個細節。

  那是2005年夏日的一天,長江口外海,風平浪靜。伴隨著一聲長鳴,一艘全新的驅逐艦緩緩駛出江南造船廠,奔向一望無際的大海。

  站在高高的駕駛室裡,海口艦首任艦長胡偉華,從內心深處升騰起無比的自豪。

  這是一艘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驅逐艦,集聚了我國最新的科學技術和當時最為先進的武器裝備。為此,廣大軍迷給了海口艦一個非常長志氣的美稱:中華神盾。

  除了自豪,曾經駕馭過多型國產軍艦的胡偉華,胸中更澎湃著一股旁人不易察覺的底氣:我們終於有了一柄可以叱咤深藍的利劍!

  當年和胡偉華一起去接海口艦的,還有反潛作戰長樊繼功。如今,他已是海口艦艦長。在這位與中國改革開放同齡的海軍上校眼中,海口艦是一艘“夢想之艦”,見証著中國海軍的深藍夢想:

  挺進深藍——入列以來,海口艦足跡遍布美洲、非洲、亞洲,跨越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累計航行34萬海裡、近3萬個小時﹔

  護航深藍——自首批亞丁灣護航以來,海口艦至今已3次圓滿完成護航任務,被國際海事組織授予“航運和人類特別服務獎”﹔

  礪劍深藍——海口艦曾參加多國聯演和30多次重大演習演練,被海軍授予“護航先鋒艦”榮譽稱號,先后榮立集體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

  矚望世界地圖,細數這艘“明星艦”的耀眼履歷,樊繼功也連連感慨自己夢想成真:“趕上了最好的時代,駕馭著我軍最先進的戰艦,馳騁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偉大航道上。”

  這是一張靚麗名片

  ——凝聚著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

  沒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海口艦——這是海口艦官兵的共同感受。

  劉奇興是海口艦的雷達技師,談到艦上的先進武器裝備,如數家珍。他說:“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和快速發展的科技水平,我們就不可能這麼快步入世界先進行列。”

  2018年5月16日,海口艦入列以來首次“回家”:靠泊海口港,舉行軍艦開放日。一時間,海口艦成了海口市最為靚麗的名片,參觀熱度“爆棚”——原計劃接納5000名市民參觀,后來不得不增加到1.7萬名。參觀者中不乏從大老遠特地坐飛機趕過來的。

  在海口艦開放參觀的兩天中,兩條微信刷屏。一條是——我要親手摸一摸價值幾十億的軍艦,零距離接觸改革開放的精華﹔另一條是——一位帶孩子參觀海口艦的母親說,人太多,怕孩子在軍艦上擠丟了。有人馬上告訴她:沒事,那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從海口艦這張名片中,市民們不僅能觸摸到改革開放的成果,還能體驗到滿滿的“安全”獲得感。

  望著絡繹不絕洋溢著自豪感的參觀人群,艦長樊繼功回想起海口艦入列時,首任艦長胡偉華那句擲地有聲的話: 我們不能躺在凝聚著改革開放豐碩成果的名片上享清福,必須用最短的時間形成戰斗力!

  面對官兵,胡偉華瞪大眼睛吼道:沒有什麼不可能,沒有什麼做不到,海口艦就是用來創造奇跡的!

  奇跡是如何創造的?有著“指控快手”之稱的海口艦指控技師周文明,回想起當年那段艱難的“轉身”經歷,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海口艦都堪稱一型跨代驅逐艦。它所裝備的先進武器裝備,對於周文明等首批艦員來說,不要說沒摸過,“見都沒見過”。

  在老式護衛艦上,周文明操控的是導航雷達。當他加入到海口艦這個集體時,沒想到首任艦長胡偉華竟要他改行操控指控系統。

  在某科研所看到指控系統裝滿一個大大的房間時,周文明的腦袋一下子懵了。他對胡偉華說:艦長,這活我干不了,還是讓我干老本行吧。

  胡偉華眼睛一瞪:你給我老老實實在這裡待著,給你3個月,學會它!

  周文明被艦長死死地摁在了某科研所,3個月后實現了“質的飛躍”,完成了艱難的轉身。和周文明一樣,許許多多的官兵,都通過理論培訓、技術培訓和技能培訓,完成了艱難的轉身,以勝任的身姿站在了自己的戰位上。

  回想那段“蛻變”的歲月,首任艦長胡偉華說,我始終相信,改革開放的大潮能給我們送來最新型的戰艦,吸吮著改革開放成果成長的年輕官兵,同樣能把一張靚麗的名片打造成為一張戰力最強的“王牌”。

  入列不到半年,海口艦就通過全訓考核,完成了一艘軍艦成為戰艦的“成人禮”。

  時至今日,海口艦艦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他們始終在踐行著這樣一個信條:我們享受著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也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成果。這個成果就是“能打仗、打勝仗”的本領,能為祖國和人民提供一種“公共安全產品”——歲月靜好。

  這是一方流動國土

  ——承載著共和國的尊嚴和榮譽

  “機槍攔阻射擊!”時任海口艦艦長的鄒福全,果斷下達了這一可以載入共和國史冊的戰令。

  這是中國海軍向海盜打響的第一槍。一連串火光從重型機槍內噴射而出,劃過海面落到海盜小艇前方,在亞丁灣的海面上濺起朵朵浪花。

  海盜小艇不甘心就此撤退,在不遠處與軍艦對峙,還想伺機沖進被護航的商船編隊。

  “打!繼續射擊。”隨著機槍子彈逐漸靠近海盜小艇艇身,濺起的浪花離海盜船越來越近、越來越密集,他們隻好掉轉船頭,灰溜溜離開。

  這是第一次赴亞丁灣護航時,海口艦首次與海盜面對面的交鋒。3次赴亞丁灣護航的海口艦輪機工程師劉應虎,每每說起這驚心動魄的一幕都會感慨:護佑和平,有時候必須靠槍杆子。

  2008年的亞丁灣,海盜猖獗,眾多商船遭遇劫難。一時間,這片國際海域變得風聲鶴唳。這年的12月26日,海口艦在世人關注的目光中,以20余節的速度高速奔赴亞丁灣,拉開了“我國首次使用軍事力量赴海外維護國家戰略利益,我軍首次組織海上作戰力量赴海外履行國際人道主義義務,我海軍首次在遠海保護重要運輸線安全”的大幕。

  “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國!”在海口艦這片流動的國土上,在亞丁灣護航的日子裡,官兵對這句話有著刻骨銘心的感受。

  那一天,海口艦護送的17萬噸商船“河北翱翔”號船員,在它巨大的紅色甲板上寫下“祖國萬歲”4個大字。當這4個大字躍入官兵的眼帘時,每一個人都被感動了。

  “當時感覺身上的血一下子都涌到腦袋上來,胸口像有一團火。”艙段區隊長鄒雷回想起當年的場景,依然激動萬分:在如此危險的海域,保護祖國同胞不受侵害,是一名軍人最自豪的事情。

  “天裕8號,歡迎你回家!”

  海口艦向被海盜劫持了80多天的“天裕8號”漁船發出呼喊時,漁船上發出了興奮的歡呼聲。對於漂泊在汪洋大海中的漁民來說,中國軍艦成了他們唯一可以依靠的日思夜想的家與國。

  這天是元宵節,海口艦要給即將返回祖國的“天裕8號”靠幫補給。漁船就像是一個失散多年的孩子,見到海口艦就像見到了久違的親人。

  當一根纜繩把軍艦和漁船緊緊地連在一起,漁船上的船員已經淚流滿面。見到赤足、長發、臉黑、肌瘦的漁民,官兵也淚眼婆娑。前者是劫后余生見到祖國親人激動的淚水,后者是被人民需要感動的淚水。

  “無數次,我們在課堂裡,反復朗誦著‘榮譽、使命、責任’,但到了亞丁灣,才發現它們是那麼具體、那麼生動,幾乎是觸手可及。”時任海口艦機電部門教導員的唐亞鵬,在他的護航日記中這樣寫道——

  從“河北翱翔”號的“祖國萬歲”到“振華13號”的“向人民子弟兵致敬”,從“中基2號”的“我們愛你,祖國!感謝中國海軍護航”到“天裕8號”的“感謝祖國,祖國萬歲”,這一條條激動人心的標語,一句句發自肺腑的心聲,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祖國的富強、軍隊的強大,跟自己的命運是那樣息息相關。

  海口艦所在支隊的老前輩、南沙海戰英雄王正利曾回支隊講傳統。他這樣叮囑大家:敢戰不怯戰、能戰不輕戰、善戰不好戰!

  保護人民的安全,維護國家的權益,面對的不僅僅是海盜。身處海上維權斗爭第一線,海口艦經常要面對不懷好意的外軍艦機近距離的挑舋。那年,某國大型艦艇編隊進入南海,海口艦奉命前出跟蹤監視。面對強敵,官兵毫不畏懼,與對方斗智斗勇,全程保持高度戒備,依法對其進行查証識別和警告驅離,堅決守衛祖國的寸土寸海。

  “無論中國怎樣,請記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

  這是一位學者送給北大學子的箴言,現任海口艦政委鄒琰對此感同身受。回顧這麼多年海口艦搏擊在深藍大洋的日日夜夜,他深情地說,海口艦承載著共和國的尊嚴和榮譽,官兵也在海口艦上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這是一柄深藍利劍

  ——肩負著強軍興軍的神聖使命

  進入2017年,海口艦有了一個比“中華神盾”更為響亮的美稱:“航母帶刀侍衛”。

  2017年初,海軍組織遼寧艦編隊出島鏈訓練。消息一出,迅速“霸佔”了各大媒體的頭條。照片中,隨航母一起“刷屏”的,還有網友們熟悉的海口艦。

  茫茫大海上,海口艦在遼寧艦左前方緊緊伴隨,其余數艘驅護艦分列遼寧艦四周,鋼鐵巨陣犁波踏浪,蔚為壯觀。震撼之余,人們不禁要問,“航母帶刀侍衛”的“刀鋒”有多快?“刀法”有多狠?“刀術”有多精?

  面對記者的提問,海口艦艦空導彈區隊長李衛華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拿出一塊巴掌大小的破片,向記者驕傲地說:“這是我壓箱底的寶貝。”

  仔細端詳這塊不起眼的破片,上面寫有“20××年××月××日,抗擊××導彈”黑色字樣,記者看不出其中的“珍貴”之處。

  李衛華說,這是海口艦艦空導彈發射時散落在甲板上的碎片,之所以視之為“寶貝”並收藏,就是為了紀念那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那年,海軍組織水面艦艇抗擊某新型導彈演練,海口艦擔負攔截任務。李衛華執掌著海口艦區域防空的“利刃”,沒有誰比他更渴望勝利。

  然而,該型導彈速度極快、突防能力強,不少人說,這可能是一次“贏不了”的戰斗,就連一些科研院所的專家也不看好。海口艦能贏嗎?這個問號始終壓在海口艦官兵心頭。

  “海口艦必須贏!”李衛華橫下一條心,頂著壓力跑到艦長面前,立下軍令狀。他不僅要打下導彈,還要打碎一切對海口艦戰斗力的懷疑。

  為了讓艦空導彈系統達到最佳狀態,李衛華事無巨細,與戰友們一起逐個部位、逐個環節檢查,夜以繼日進行著戰前准備。

  備戰在發現和解決問題中悄然推進,李衛華對勝利的信心越來越足。整個艦空導彈系統就像一支被精心保養過的獵槍,李衛華端著它,等待著那隻凶猛的“獵物”到來。

  決戰的那一天終於來了。海口艦進入了戰斗航向,艦空導彈發射控制室內,突然陷入了不同尋常的寂靜,廠家、院所的工程師和上級領導都屏住了呼吸,緊張地期盼著“中華神盾”利刃出鞘。

  此時,李衛華戴著耳機坐在戰位上,已然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眼中、心中隻有那枚快速抵近的導彈。目標進入艦空導彈射程后,李衛華果斷按下發射按鈕。導彈從發射井內彈射而出,在空中順利點火,直插雲天而去……

  “靶彈與導彈相會!”消息傳來,海口艦上每個人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此時,李衛華忽然覺得背后一陣冰涼,他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一直緊繃著,汗水早已浸透了衣服。

  在海口艦上,很容易聽到“不可能”的故事,聽到很多有關創造紀錄的“第一次”。“敢於趟新路、敢於打頭陣、敢啃硬骨頭”成了海口艦官兵練兵打仗的座右銘。

  李明是海口艦主炮班長兼技師,他手中的那柄“利刃”也寫下了破紀錄的“第一次”:在某次演習中改寫海軍某型艦炮射擊紀錄。

  實彈演習那天,艦長樊繼功不放心,跑過來問李明:“能不能把靶船擊沉?”

  李明拍著胸脯說:“沒問題!”

  艦長離開后,一旁的戰友嘀咕了一句:事還沒干,就把牛皮吹了出去。李明瞪了一眼,沒說話。沒有底氣的打包票才叫吹牛,有把握的承諾是自信。

  李明對自己的“老伙計”——主炮太了解了,可以說,主炮的每一個零件長啥樣、脾氣如何,都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腦海裡。他改造主炮供電系統,使主炮攻擊時間大大縮短﹔在一次遠洋實彈射擊中,主炮系統一個扭簧斷裂,緊急關頭,他居然用幾條皮筋將故障排除……

  在艦長的指揮下,李明掌控的主炮連續發射將靶船擊沉。望著緩緩下沉的靶船,海口艦一片歡騰。

  這不僅意味著一項紀錄的誕生,更見証了海口艦官兵向極限要戰斗力的本領。

  這些年,南海海域變得很不平靜。一天下午,海口艦在我南海某海域擔負戰備值班任務,官兵正在甲板組織體能訓練,某國軍機不斷靠近,准備對我南沙島礁實施抵近偵察。

  戰斗警報驟然響起,官兵迅速進入戰位。他們按照作戰預案和流程,開展針對性對抗訓練,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對峙,對方被迫悻悻離去。

  還有一次,海口艦執行某專項任務,面對外軍艦機和潛艇長時間的跟蹤監視,他們全程保持高強度的應對。最終,對手覺得無隙可尋,悄然退出了糾纏……

  記者向艦長樊繼功索要勝戰的“密鑰”。他笑而不答,指了指營區主干道邊那排醒目的紅色大字:不怕狂風惡浪,不怕流血犧牲,不怕任何敵人!

  在某驅逐艦支隊的軍史館,樊繼功與記者一同重溫了這支部隊的戰史。這個驅逐艦支隊的前身——海軍某護衛艦大隊,戰功赫赫,英雄輩出,聲名遠播……

  站在記載著這支部隊輝煌戰史的展板前,樊繼功告訴記者,去年3月15日,支隊舉行了“深藍之劍”授劍儀式,每一名全訓合格艦長都從支隊領導手中接過了用花紋鋼打造的“深藍之劍”。

  “深藍之劍”寓意深遠:劍長80厘米,時刻提醒持劍者牢記支隊擔負的8項使命任務﹔柄長12.26厘米,意為支隊成立日是12月26日,這也是海口艦代表中國海軍首批赴亞丁灣護航出征的日子……這些數字提醒官兵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那天,樊繼功用右手將“深藍之劍”舉於胸前。這位艦長不僅掂量出了這柄有形之劍的分量,更掂量出了這柄利劍所承載的精神和傳統。

  那一刻,樊繼功面向軍旗,庄重地宣讀了海口艦誓言:聚氣凝魂,忠烈斷金,練膽礪性,勢必打贏,劍指深藍,舍我其誰!(范江懷 陳國全 段江山 侯 融)

(責編:張凌博(實習生)、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