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典型>>海軍海口艦:忠實捍衛海疆 鑄就深藍利劍

“航母帶刀侍衛”這樣煉成——記海軍海口艦

2018年07月27日14:42 | 來源:南海網
小字號

  【編者按】海軍海口艦2006年2月入列,命名舷號171,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導彈驅逐艦,是國內首批搭載有相控陣雷達和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的艦艇之一,被譽為“中華神盾”。

  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口艦官兵始終牢記黨和人民的期望重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維護核心、聽黨指揮,苦練精兵、敢戰勝戰,勇為人先、轉型創新,比肩一流、維護和平,持續保持高度戒備狀態,緊盯未來海戰、主要對手和問題短板,全面落實戰斗力標准,堅定有力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開創了人民海軍史上多個第一。

  入列以來先后完成首批、第10批、第27批亞丁灣護航任務,以及緊急搜救、多國海上聯演、戰備巡邏、海上維權等多項重大任務,被國際海事組織授予“航運和人類特別服務獎”,被全軍表彰為“執行亞丁灣、索馬裡海域護航任務先進單位”,被海軍授予“護航先鋒艦”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

  前不久,南海網記者登上海口艦,近距離感受這艘英雄的戰艦。

  航行的海口艦。海軍政治部供圖

  2017年初,海軍組織遼寧艦編隊赴西太平洋訓練。消息一出,迅速“刷屏”了各大媒體的頭條。照片中,隨航母一起“刷屏”的,還有一張“老面孔”——海口艦。

  茫茫大海上,海口艦在遼寧艦左前方緊緊伴隨,其余數艘驅護艦分列遼寧艦四周,鋼鐵巨陣犁波踏浪,蔚為壯觀。繼“中華神盾”之后,海口艦又從網友那得到一個更響亮的稱號——“航母帶刀侍衛”。

  “帶刀侍衛”的“刀”有多快?“刀法”有多精?海口艦用實打實的行動給出了答案。

  今天難題不解決,上了戰場就多一塊軟肋——每一道難題,都是他們提升戰力的“墊腳石”

  在海口艦採訪,有件事一直被官兵們津津樂道。那年,在一次實彈演習中,海口艦連射兩枚防空導彈,成功抗擊某新型導彈。

  而最初,得知此次抗擊的是某新型導彈時,海口艦時任對空作戰長陳俊鋒心裡卻一點底都沒有:這型導彈速度極快,彈道復雜,抗擊難度極大。

  很顯然,這是一場‘知己不知彼’的戰斗。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海口艦官兵迎難而上的決心不變。因為他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今天難題不解決,上了戰場就多一塊軟肋。

  擺在海口艦官兵面前的第一個“攔路虎”就是靶彈復雜的彈道。通過仔細研究,海口艦基本掌握了靶彈彈道各階段的特點。他們集智攻關,預想了所有可能出現的抗擊情況,制定了在不同彈道段攔截靶彈的各種方案。

  演習當天,聽到“發射”命令后,第一枚防空導彈從發射井內彈射而出,在空中猛然點火;緊接著,第二枚導彈呼嘯而出,兩枚導彈似升空利刃,直扑目標而去……

  “導彈與目標相會!”“目標減速下墜,攔截成功!”消息傳來,官兵們紛紛擊掌相慶。

  每攻克一道難題,戰斗力就躍上一個新台階。

  遇到難題,他們迎難而上;沒有難題,他們就“自找麻煩”,集中組織重難點課題攻關,立足自身裝備特點和技術優勢,大抓邊界條件、極限條件訓練,多個實戰科目實現重大突破。近年來,海口艦先后形成了30余項課題研究成果,其中12項被海軍推廣。

  隻有與強敵過招,才能練就打贏的真本事——每一個強敵,都是他們加鋼淬火的“磨刀石”

  “接上級通報,某海域發現‘敵’潛艇活動,命你艦前出搜攻潛。”去年年初,海軍遠海訓練編隊在南海進行了一場艦機聯合反潛演練。接到命令,海口艦立即奔赴目標海域。

  反潛本就是世界性難題。這次的對手更不簡單,號稱“大洋黑洞”,“隱身”性能極佳。茫茫大洋,“敵”潛艇像幽靈一樣在海底游蕩。數小時搜索無果,海口艦各戰位氣氛愈加沉悶、壓抑。

  海口艦並非“孤軍奮戰”。導演部依據戰場態勢,命令某型軍機緊急起飛。還未到潛艇活動海區,該型軍機就與海口艦組網建鏈。艦機協同,織下一張“獵鯊”大網。

  突然,海口艦聲納戰位聽到一個微弱的回聲,聲納班長牛永群判定這很可能就是潛艇。經過交叉定位和數據比對,“敵”潛艇終於露出了“尾巴”。但“狡鯊”又豈會坐以待斃?

  戰法是否管用,平時訓練效果如何,立見分曉。牛永群根據敵我運動態勢,建立起一幅相對運動的態勢圖,對其實施連續跟蹤,牢牢“網”住了對手。

  “方位xxx,高度xxx,左舷2枚魚雷發射!”隨即,聲納引導魚雷對“敵”潛艇發起模擬攻擊。演練結束,導演部通報:海口艦魚雷攻擊有效,藍方潛艇遭“重創”。

  知音難覓,對手難求。真正的絕世高手往往難逢敵手。但對於海口艦官兵而言,他們直面波詭雲譎的海上形勢,幾乎每天都在與各類潛在對手交鋒。

  作為“首戰用兵”的主力戰艦,他們“聞戰則喜”,拿敵練兵,讓每一次任務都成為加鋼淬火的“磨刀石”。

  那年,海口艦在我南沙附近海域執行任務。一天下午,官兵們正在甲板組織體能訓練,某國軍機正不斷靠近,准備對我南沙島礁實施抵近偵察。

  戰斗警報驟然響起,官兵們迅速進入戰位。他們按照作戰預案和流程,開展針對性對抗訓練。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對峙,對方悻悻離去。

  南海網記者了解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口艦10余次赴南海海域執行戰備巡邏、跟蹤監視、海上維權等任務,穩妥應對外軍艦機侵權挑舋,指揮對抗、實兵對抗和體系對抗能力大幅提升。

  人才是戰艦的“龍骨”,也是戰斗力生成的根基——每一名官兵,都是他們追求卓越的“奠基石”

  “如果把海口艦比作一座大廈,那老艦員就是這座大廈的基石。”調入海口艦之初,副對空長郭學輝就感受到了艦上專業骨干的獨特魅力,技術過硬、作風扎實,個個都是精武善戰的“刀尖子”。

  2017年11月,第27批亞丁灣護航任務已進入中期。一天晚上,海口艦左巡航柴油機增壓器突發漏水故障,如果不更換增壓器,主機將無法使用,直接影響后續護航任務。

  經多方協調,國內廠家前送增壓器至阿曼薩拉拉港,由艦員自行更換。但增壓器重達225公斤,必須借助吊裝設備進行更換,且其所在區域空間狹小,人員操作極為不便。在平時,換裝增壓器屬於高級維修項目,需要配套齊全的大型船廠才能進行,遠遠超過艦員級維修的范疇。

  “護航護到一半就回去,還不讓人笑掉大牙?”一籌莫展之際,海口艦機電部門柴油機技師王東主動請纓,負責增壓器換裝任務。

  靠港后,機電部門全員放棄休整,全力投入到維修中。王東帶領技術骨干,邊學習,邊摸索,邊安裝,連續奮戰16小時,成功更換備件,一舉刷新了海軍艦員級維修的紀錄。

  “有他們在,我放心。”海口艦現任艦長樊繼功,也是首批艦員之一,后來調往別的艦任職。重回海口艦擔任艦長,見到曾經的同事,樊繼功倍感親切。他告訴記者,組建之初,海口艦就提出建設“種子型部隊”,培養“種子型人才”口號。如今,從海口艦出去的優秀骨干在支隊遍地開花。

  為了駕馭高技術裝備,艦黨委按照“培養一名尖子,帶出一批骨干,撐起一個系統,駕馭一艘戰艦”思路理念,制定出台《人才培養遠景規劃》,成立訓練課題攻關小組,開設技術革新工作室,健全完善軍地聯合培訓機制,孵化形成“人才矩陣”。

  “人才是戰艦的‘龍骨’,也是戰斗力生成的根基。”海口艦政委鄒琰說,除了為官兵規劃成長路線,他們還實行班長競爭上崗機制,保証艦上每名班長骨干都過得硬、頂得上。

  礪劍深藍,久久為功;練兵備戰,馳而不息。隨著一聲汽笛長鳴,海口艦又將解纜起航,奔赴海上練兵場。在挺進深藍的航跡中,海口艦官兵始終牢記使命,駕駛戰艦一路劈波斬浪,在萬裡海疆譜寫“中華神盾”新的時代華章。(沙曉峰)

(責編:王健(實習生)、羋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