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強軍同行”網友進軍營 贊嘆“你們是最可愛的人”

7月29日,星期日。據天氣預報,蘇州最低溫28℃,最高溫36℃。
早晨六點半,25歲的女孩瀟瀟起床梳妝打扮,准備出發。與她一起行動的,還有分布在各地的杜想、隨旭東、朱芸芸、黃海博等四十幾個年輕網友。
輕風暖陽,綠樹掩映,這些年輕人匯聚在湖岸邊,在笑語歡歌中,用騎行來表達對即將到來第91個建軍節的祝福——“與強軍同行”。隨后,他們走進蘇州某部隊,與官兵們交流互動。
(戶外活動網友騎著定制單車,根據新條令規定,共享單車沒有進入營區)
“隻在軍訓時和軍人有過接觸,很想了解他們日常訓練是怎樣的”,剛工作的杜想對軍隊的生活充滿好奇。“最期待看到裝備,從小就是軍迷,喜歡槍”,隨旭東坦言。朱芸芸說,“聚在一起時,大家討論非常熱烈,有的談武器裝備型號,有的談軍隊生活,特別期待。”
Part1、關鍵詞:威武 保衛
上午10點,蘇州某部隊裝備庫區,驕陽下,一排排國產新型坦克和裝甲車巍然而立。“實物這麼高大,比電視裡看閱兵感覺更威武!”網友們驚嘆著。
“這是國產的某型坦克,它的滑膛炮是主要武器,在山地上行進的速度也很快……”一名班長向網友們介紹完,微笑著說,“你們可以上車看看!”
“駕駛艙很小啊”“坦克兵需要限制身高嗎” “嚯!這麼高”大家一邊小心翼翼地爬上爬下,一邊興致勃勃討論著。一位網友悄悄用指尖摸了一下黑亮的坦克履帶,“收獲”了一塊兒黑油。
在登上步戰車和體驗拆解組裝自動步槍等環節后,網友紛紛感嘆,“真是驚喜,我們可以這麼近距離看到武器裝備,對‘保家衛國’這個詞有了真實的觸感。”
這些裝備平時如何保養呢?部隊裡有句話是“遇到故障不要慌,請到修理連找老湯”。二級軍士長、勤務保障營修理一連技師湯旺成在部隊24載。他分享說:在維修裝備時,曾經凌晨兩點給工廠的師傅打電話請教。通過對每一個螺杆螺帽精確測量,他編寫的維修教材為全軍提供了參考。在戰場上,維修非常重要。雖然在演習中多次立功,但他謙虛地說,“仗打完了,不知道總體戰況,一直跟在后面保障。”
Part2、關鍵詞:軍容 戰友情
坦克一連寢室內,牆上的《開展“互學、互幫、互助活動”》展板吸引了網友的關注。“互幫”的內容包括“進步受挫、身體疾病、婚戀矛盾、家庭變故”,瀟瀟覺得非常“暖”,“我覺得,現在社會節奏特別快,大家平時各顧各多一些吧。可能隻有在部隊裡,才能看到這種全方位對人的關心和照顧。”
戰士們牆上的半年總結,質朴的語言打動了網友們, “考出來的專業等級,給我響亮的一巴掌,讓眼高手低、目空一切的我清醒清醒,讓我明白所有事情必須努力才有回報……”而總結后的批閱紅字“作為第一年兵,工作訓練比較扎實,存在的小問題需要克服改正,多向班長請教”也彰顯出帶班領導的良苦用心。
“軍人可以發微博微信帶手機嗎”“白天訓練車裡空間那麼小,晚上睡覺沒空調,不熱嗎”“被子要疊豆腐塊,這麼整齊晚上還鋪嗎”網友們一邊參觀,一邊低聲交流著。
坦克連連長侯鵬介紹,“車裡確實熱,有時候四五十攝氏度,一會兒一身汗”。
曾多次在世界級軍事比賽獲獎的他回憶,去軍校之前,覺得部隊就是電視上閱兵的樣子,當兵光榮,真到了其中,卻也曾感到失落。后來看到身邊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佳績,從此發奮努力,斬獲多個獎項。“是部隊改變了我們。有個戰士,體能單杠科目比較弱,本來9月份就准備退伍了。7月上旬軍長來抽考,他正好坦克炮打的很准,還跟軍長合影了,他特別激動,思想一下子轉變過來了,前幾天主動向連隊匯報申請留隊。當連長后,最讓我感動的,也是戰士們對部隊的感情。比如,天氣熱,大家訓練后都是汗濕的,洗澡換完衣服,干淨清爽。這時候,如果有通知檢查,他們就毫不猶豫鑽車底下,不顧滿頭滿身的泥土。他們還說‘連長你放心,我們就是不吃不睡覺,也要把這個裝備搞好’。”
Part3、關鍵詞:傳承 守護
這個部隊成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連隊還與地方的少兒基金會合作,資助數十名學生完成學業。在連史榮譽室中,網友們肅然起敬,也在互動中表達了對軍隊的向往。
“想不想來當兵?”“這種生活挺好的,比較純粹。‘什麼都沒有’也很好,天天玩電腦手機多頹廢。”
黃海博的外公是1949年入伍的老兵,這對他影響深遠,從小就有軍人情結的他曾在高考時報考軍校,可惜當時並未提檔。“透過這支連隊的歷史,仿佛也能看到外公當年的樣子,也更加能理解他所說的‘傳承’。”
19歲尹彪剛剛入伍一年,卻有著軍人特有的沉穩和膚色,他父親1993年入伍,更加巧合的是,他爺爺1970年入伍,1979年至1983年在所在連隊任連長,正是尹彪所在單位的前身。“父親曾是汽車兵,我是坦克兵,他在部隊4年,這段經歷對家裡的影響非常大。我小時候,他對我的要求就非常嚴格,要守時守紀。也是他支持我來當兵的。”45歲的尹爸爸正巧來探親,他說:“訓練的時候,我也知道會辛苦。我們家也是獨生子,確實會心疼孩子,但是沒辦法,當兵就是要受鍛煉。總要有人站出來,去維護我們國家的尊嚴。”
“鐵甲動力”電聲樂隊用張杰的《逆戰》等兩首歌曲征服了網友們的心,收獲了滿堂彩。
23歲的女孩小於說:“可能沒穿軍裝的時候,這些同齡人就是普通的男生女生,但是現在他們肩負使命職責,就自然地散發著光芒。我認為應該全面的理解軍人,也會向身邊人做好傳導。”
瀟瀟也談到了她的心願。近年來,有時社會上會有一些抹黑軍人的言論,希望更多人能夠站出來,勇敢地向身邊信謠的親友提出質疑。不能讓為守護國家和人民而流血流汗的軍人心寒。也想告訴軍人,其實也有一群人也在為他們“戰斗”,為他們守護。
傳承信仰,血肉相連,彼此守護,不解之緣。正如尹彪對網友說的:“為了你們的安全和幸福我們願意付出青春。不忘初心,不負韶華。”
Part4、關鍵詞:理解 致敬
短短半日的活動結束了,網友們在震撼與感動中,寫下了對這段不尋常經歷的感悟:
王曉旭:40℃高溫時,坦克連的士兵們依然艱苦進行訓練和實戰演習,拆解槍支時受傷流血屬“家常便飯”,實戰演習危險系數很高,甚至會英勇犧牲。但是士兵們說,在選擇當兵的這一刻,他們就已經做好了一切准備,聽到的那一刻我無比動容,我們的安定和平來之不易,都是軍人用血和汗換來的。在八一建軍節即將到來之際,向軍人致敬!
朱芸芸:部隊的條件還是相對艱苦,這麼熱的天,那麼多人一個宿舍也沒有空調,枕頭被子也都很硬。戰士們多才多藝,樂隊表演很驚艷。還會積極學習、空閑時間看書,值得我們學習。
J.鵬:對部隊的認知僅限於影視及文字,這次活動讓我有機會走進軍營,近距離接觸坦克,步兵車,槍械,這些體驗太難忘了!參觀部隊的宿舍,榮譽歷史,樂隊演出等內容,也感受到了不一樣的部隊生活。
黃海博:外公是名老兵,小時候爸媽工作忙,他帶我的時間比較多,受他影響我成了軍事愛好者。這次第一次接觸到了我軍現役的裝備,真切的感受到了國防實力的提升和國家實力的增強。另一方面感覺軍營的生活相對簡朴,官兵們在平時訓練的嚴格和辛苦,還有他們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
瀟瀟:軍隊是個充滿“人情味”的大家庭,紀律與秩序下其實隱藏著其他行業難以體會的溫情與感動。如,連隊開展“互學互幫互教”活動從思想、訓練、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幫助官兵成長成才﹔小戰士的半年度總結沒有“高大上”的公文套話,而是用朴實而又真摯的語言思考自身的成長與收獲。想對“兵哥哥”說:謝謝你們用滿腔熱忱守護著這片土地,你們是最可愛的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