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美兩大隱形戰機“合體”對付中俄 卻面臨大難題

2018年09月03日09:00 |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小字號

“混合型隱形戰斗機,美國對付中俄的新武器!”“今日俄羅斯”網站9月1日稱,美國正試圖整合現有的F-22“猛禽”和F-35“閃電II”隱形戰斗機,從而創造出一種融合兩者優勢的混合型隱形戰斗機,確保在第六代戰斗機出現之前對中俄保持空中技術優勢。

比全新設計進展更快

報道稱,“熟悉相關情況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國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最近向美國空軍提出研制這種混合型隱形戰斗機的建議。整體上看,這種新戰機基本上就是一架經過改裝的F-22,它的機體結構改動不大,主要是更換了F-35採用的現代航電設備。前美國空軍中將德布圖拉認為,這種混合型戰機既不是F-22,也不是F-35,而是兩者的組合,比起全新設計一種戰機,這樣做的進展快得多。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認為,這種混合型隱形戰斗機應該足以確保美軍在第六代戰斗機問世前仍能佔據主導地位。就目前的技術水准而言,第六代戰斗機的問世還需要數年時間。美國《國家利益》網站9月1日稱,該公司不久前也向日本方面提出類似建議。日本一直試圖掌握第五代隱形戰斗機的生產技術,但除了引進美國F-35A外,與歐洲聯合研制和自行開發新一代戰斗機的努力均未取得明顯進展。

“今日俄羅斯”網站諷刺地說,美國軍火商推銷這種新戰機的理由依舊是“對付中俄威脅的得力工具”。“中俄威脅是五角大樓爭取更多國會撥款時最好用的理由,雖然外界不明白為何美國需要更新一代的戰斗機才能對付中俄。畢竟中俄雖然各自開發出隱形戰機,但在數量和質量上相比美國仍有明顯差距”。

兩種不完美的隱形戰機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承認,F-22與F-35雖然性能先進,但也都存在明顯缺陷。作為世界首款第五代隱形戰斗機,F-22以極高成本而聞名,最終導致該項目於2010年初停產。美國空軍最初設想訂購750架“猛禽”,但由於研制費用飛漲和五角大樓軍費削減,最終美國空軍隻採購不到200架。按照2009年的估算,F-22的單價為1.5億美元,但如果將研發成本分攤下去,單架F-22的成本竟然高達4億美元。

“今日俄羅斯”網站稱,F-22先后暴露出供氧系統和隱形涂層的問題。供氧系統故障曾導致一架F-22墜毀,其他飛行員一度拒絕駕駛這種先進戰斗機。隱形涂層則被証明非常脆弱,易受天氣影響,而且需要耗時且復雜的維護。此外,F-22停產多年,戰機備件也不容易獲得。

而性能略遜一籌的F-35毛病更多。美國《華盛頓觀察家報》稱,政府項目監督組織的評估認為,F-35戰機目前有111個“一類缺陷”和855個“二類缺陷”。其中“一類缺陷”是指可能導致機組成員和其他軍人傷亡或軍機墜毀、迫使軍機量產暫停的重大缺陷。美國國防部試圖隱瞞F-35的重大缺陷,以便這款最新戰機能如期進入大規模量產。報道稱,五角大樓隱瞞的手法非常簡單粗暴——他們只是把F-35許多危險的結構性缺陷重新分類,以使它們“看上去不那麼危險”。

缺錢?!

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中國專家表示,按照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設想,未來這種混合型隱形戰機可以結合F-22和F-35的優點。例如F-22的氣動性能遠超F-35,但后者畢竟是十多年后研制的型號,電子設備已經更新換代,因此美方考慮在F-22的機體基礎上,結合F-35的“大腦”和最新設備。單從技術上看,混合型隱形戰機不失為合理的戰機升級技術路線。

尤其是F-22此前最大的問題——先天通信缺陷有望通過這次升級得以解決。作為一種在冷戰中期開始研制的戰斗機,受限於當時的技術,為保証隱蔽性,F-22無法使用通用數據鏈和其他作戰平台進行通信協同,這使得它實際上長期游離於美軍作戰體系之外。而F-35是美軍按照“網絡中心戰”量身打造的,已解決這個問題。若未來的混合型隱形戰斗機能結合F-22強大的作戰能力和F-35空中信息平台的優勢,可大幅提升美軍整體作戰能力。

但專家認為,這個計劃面臨的最大難題是“錢”。《國家利益》網站稱,由於F-22的生產線早已經拆除,如果重開生產線必然需要增加額外開銷,預計每架新戰機的造價高達2.06-2.16億美元,這還不算分攤的研制費用。如此高昂的造價,明顯超過當前美空軍的承受能力。《國家利益》的另一篇報道透露,囊中羞澀的美空軍為了省錢,甚至計劃改造服役已經超過半世紀的B-52轟炸機,使其繼續服役數十年。(魏雲峰)

(責編:張凌博(實習生)、羋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