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從無到有,我軍迎難而上,看“中國鋼雹”誕生記

2019年01月25日07:37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很多人熟悉這首經典老歌,但恐怕沒有多少人會第一時間聯想起與這首歌同名的武器——“喀秋莎”火箭炮。作為第一款現代火箭炮,二戰期間,蘇聯軍隊首次派出這個“美麗的姑娘”上陣,強大的火力讓德軍陣地頃刻化為一片火海。

與傳統線膛壓制火炮相比,火箭炮的出現無疑是陸軍武器裝備發展的一次飛躍。上世紀80年代,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紛紛研制出性能更加先進的新一代火箭炮,在戰場下起一陣陣鋼鐵似的“冰雹”。

面對一無資料、二無經驗、三無設備的境況,我國軍工人迎難而上,從1989年正式立項,到2004年列裝部隊,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所屬某重工集團公司用了15年時間,打造出一款集遠射程、高精度、自動化、信息化等性能於一體的某型遠程火箭炮,被網友親切地稱為“中國鋼雹”。本期,我們為您講述的就是這型遠程火箭炮台前幕后的故事。

關鍵詞:轉型重塑

“別人打得到你,你卻夠不到別人,怎麼能打得贏”

說起“中國鋼雹”,周國棟感受頗深。從20歲出頭的小伙子,到如今步入不惑之年,這位科研帶頭人把自己的青春,都傾注在這型火箭炮上。

大學畢業后,周國棟來到這家軍工廠。那時候廠裡鮮有大學生,進廠不久后,他便擔任研究所技術員,自此和火箭炮結下不解之緣。在擔任技術員期間,周國棟了解到,此時國外各軍事強國已研制出新一代火箭炮,其射程遠大於我軍現役的同類型裝備。周國棟比喻說:“這就好比兩個拳擊手比賽,你打得到我,我卻夠不到你,怎麼能打得贏?”

這一情況很快引起部隊有關部門領導的高度重視。1989年,部隊有關部門決定依托該廠,研發我軍新一代遠程火箭炮。臨時受命,時任項目副總設計師的周國棟帶領團隊立下了“軍令狀”。

立誓易,踐誓難。其實,周國棟心裡清楚,火箭炮射程的倍增並不是簡單的加法,背后是基礎理論層面的顛覆性重構。那時,他手頭除了幾張外軍火箭炮的外觀圖片外,無任何資料。立項動員大會上,周國棟半開玩笑地對大家說:“我們干的是‘照貓畫虎’的工作。不僅如此,還要把虎‘畫’得更凶更猛!”

“火箭炮有獨特的發射方式,如果解決不了發射動力學的問題,一切都是白搭。”周國棟說,這就好比用自動步槍進行連發,無論打第一槍時瞄得有多准,可是前一次發射帶來的后坐力,都會導致后面的子彈偏離瞄准點。對於射程更遠的火箭炮來說,這樣的偏差會被放大上百米。

即便放到現在來看,哪怕利用計算機完成發射動力學相關的模擬仿真,背后龐大的計算量也是一組天文數字。在研發初期,該廠連一台計算機都沒有,周國棟隻能使用最原始的方法——帶領科研團隊在黑板上列方程,用算盤一組組地打數據……

那段時間,周國棟不是在辦公室裡苦思冥想,就是到試驗場開展論証試驗。周國棟依然記得,那幾年,自己常常是天不亮就離家,直到深夜才下班,雖然每天都能見到熟睡中的兒子,但少有時間交流。

“好在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4年后,新型火箭炮的原理性論証終於完成。”回憶至此,周國棟難掩興奮之情,他說:“最終的方案確定下來,新型火箭炮的理論射程和精度都超出既定指標。這意味著,在火箭炮領域的這場‘拳擊賽’中,我們不僅能夠做到出‘拳’更遠,而且打得也更精准。”

“研發武器裝備,要有甘坐10年冷板凳的決心和定力”

邁過理論層面的這道坎,周國棟的科研團隊又在具體實施中犯了難。

當時,對於新型火箭炮的結構設計,整個科研團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一部分人認為,應當繼承現有裝備的剛性結構,這樣可以大大縮短整個研發周期﹔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採用剛性結構就意味著犧牲新型火箭炮的機動性能,這在節奏更快、對抗更加激烈的現代戰爭中,無疑是致命傷。

一番論証過后,周國棟決定通過自主創新,探索設計新的結構。對此,有人表示不解,搞創新意味著從零開始,耗時費力。面對質疑,周國棟有自己的考慮:“研發武器裝備,眼光不能局限於現在,更要緊盯未來戰場,要有甘坐10年冷板凳的決心和定力。”

創新路上難免經歷坎坷。當時工廠主要還在生產老式火箭炮,所有的生產設備相對落后,無法滿足新型火箭炮樣機的制造工藝。最初的設計方案確定后,整個研發團隊隻能拿著設計圖紙干著急。

“機器干不成的事兒,咱們自己干!”無奈之下,他們隻好手工制造。“一根7米多長的發射管,硬是靠十幾名高級鉗工耗時將近3個月,一點點給敲了出來。”周國棟回憶說,新型火箭炮的第一台原理樣機,就是這樣在全廠工人的敲敲打打中誕生。

從原理樣機到定型樣機,從手工制造到更新全自動化生產線,這一次,他們又用了整整4年時間。其中的酸甜苦辣,隻有他們自己能夠體會。

周國棟還記得,那是1996年的深冬,他率領研發團隊開赴試驗場進行樣機的試驗試射。一次現場試驗,樣機的傳動箱被凍裂,火箭炮在齊膝深的積雪中成了不能動的“鐵疙瘩”。為了不影響試驗進度,周國棟二話不說,當即脫去身上的厚衣服,鑽進隻能容下一個人平躺的底盤下進行維修。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漸漸地,周國棟周圍的積雪化成了雪水,而他身上單薄的衣物也早已被浸濕。“無論吃多大的苦,我們也要把這款遠程火箭炮給造出來。”

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嘗試,再失敗、再嘗試,周國棟研發團隊終於攻克了一系列結構難題。那年,新一代遠程火箭炮樣機正式定型。談及裝備,周國棟難掩自豪之情,他說:“這型火箭炮與前一代產品相比,在火力、機動性等方面,都有了質的突破。自此,我國火箭炮技術一舉躍入世界先進行列。”

“就算咬碎了牙,也必須挺過這一關”

“和航母戰斗群一樣,遠程火箭炮隻有配齊了相關的保障要素,形成了作戰體系,才能真正形成戰斗力。”看著最終定型的遠程火箭炮樣機,周國棟喜憂參半。

“就好比一名優秀的拳擊手,火箭炮不過是他的雙拳,而指揮車則是他的大腦,偵察車是雙眼,裝填車是雙臂。還有各種車輛所需的信息化裝備,共同組成了這名‘拳擊手’的神經網絡。”樣機定型后,周國棟說起了下一步打算,“從火箭炮到火箭炮系統,想要走完這段路,還要很長一段時間。”

周國棟缺的恰恰是時間。眼看距離立項已經過去了8年,由於老式火箭炮已逐漸被部隊淘汰,此時的工廠面臨著組建以來最大的困境:舊產品接不到訂單,新產品還在研發中,青黃不接的局面讓大家舉步維艱。

周國棟還記得,那是步入新世紀前的最后一個周末。舉國上下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千禧年”而歡慶,擺在工廠數千名職工眼前的卻是徹骨的“寒冬”。那一年,工廠每名職工隻領到了3個半月的工資。

“眼前是幾千名工人張著嘴巴等著吃飯,身后是部隊官兵期待新裝備的殷切目光。遠程火箭炮系統能否研發成功,決定著工廠的前途命運。”新年第一天,時任遠程火箭炮總設計師高旸,組織研發團隊開了一次座談會。會上,高旸率先表態:“就算咬碎了牙,也必須挺過這一關。”

隨即,工廠“勒緊褲腰帶”轉入民品生產,進而反哺軍品研發。周國棟回憶說:“后來的幾年裡,不少職工離開了工廠,而唯獨遠程火箭炮的研發團隊,沒有一人離開。因為大家都知道,自己肩頭承擔的是這家老牌軍工廠的前途命運。”

艱苦創業,向死而生。可喜的是,經過“馬拉鬆式”的研發長跑,2003年底,新一代遠程火箭炮系統終於迎來了部隊有關部門驗收的日子。

那一天,周國棟至今難忘。大漠戈壁,朔風呼嘯,數門新型遠程火箭炮列陣沙場。波詭雲譎的戰場環境中,海量的信息從氣象、偵察等保障單元車輛,通過電波匯聚到指揮車的“神經中樞”。經過信息化火控系統的解算處理,一組組數據迅速被分發到各炮位。

陣地上,接到指令的試裝試訓官兵操縱裝填車,將炮彈從彈藥車裝填至發射管。與此同時,遠程火箭炮的戰斗載員輕觸按鍵,裝備立即按照預定程序進入戰斗狀態……從進入炮陣地到待發,4名操作手短時間便完成了此前需要7個人的射擊准備工作。

隨著一枚枚火箭彈直刺蒼穹,遠在百公裡外的目標在一片火海中化為灰燼。硝煙散去,現場響起了歡呼聲……

“為國鑄箭、為廠育人、為軍服務,想到這些,我們覺得一切的付出是值得的。”摩挲著這型遠程火箭炮的模型,周國棟感慨地說,“鑄‘箭’十五載,此生無悔!”

(責編:黃子娟、王政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