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軍隊代表談最大限度釋放創新創業創造動能

2019年03月11日08:10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3月10日上午,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分組審議外商投資法草案。圖為代表們認真聽取發言。穆可雙攝

  3月10日,習主席在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

  黨中央、習主席高度關心和鼓勵創新創業創造。因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用創新的火花點燃創業的激情,才能形成新時代的創造奇跡。要最大限度地釋放創新創業創造動能,就要千方百計為創新創業創造提供條件。我國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導彈試驗基地的科技干部長期營養不良。聶榮臻元帥得知后,特批給科技干部每人每天二兩黃豆,這是基地司令員、政委都沒有的待遇。這種巨大的激勵和支持,是“兩彈一星”等大國重器能夠研制出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創新創業創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克服困難、想方設法提供“二兩黃豆”,比如:政策制度的支持、評價導向的鼓勵,等等。

  “創”從來就不是輕鬆容易的事,它意味著尋求突破而且充滿不確定性。正因如此,它離不開鼓勵嘗試的環境氛圍。改革開放之所以能極大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就在於他們看到了“助燃的因素”:一個生產隊有了經營自主權,如果一小塊地沒有種上東西,一小片水面沒有利用起來搞養殖業,社員和干部就睡不著覺,就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新時代也是“創時代”。有人說,要敬畏不確定性。這是因為,行之有效的創新在一開始可能並不起眼,而每一個偉大的創新又都是由無數個小創意匯集而成。這一點,在最具創新活力、最需創新精神的軍事領域體現得尤為明顯。在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更新迭代,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加速演變的今天,“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絕非杞人憂天。而最大限度釋放創新創業創造動能,正是在競爭中贏得主動的必要條件。

  “國家戰略競爭力、社會生產力、軍隊戰斗力的耦合關聯越來越緊,國防經濟和社會經濟、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的融合度越來越深”,這是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帶來的深刻變化。我們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和緊迫感,更新觀念、解放思想,給創新創業創造以更好的環境,為強化創新驅動、加快創新步伐助力。

  何雷代表——

  創新創業,退役軍人大有可為

  “要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習主席3月10日在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營造鼓勵創新創業創造的社會氛圍,特別是要為中小企業、年輕人發展提供有利條件,為高技術企業成長建立加速機制。從電視上聆聽到習主席的重要論述時,來自軍事科學院的何雷代表翻開了案頭的政府工作報告,內心十分感慨。

  作為一名老兵,何雷代表一直關注著退役軍人就業問題。此前他就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加強對城鎮各類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幫扶”,他用紅筆在“退役軍人”4個字下面用線條做了標注。

  “這意味著,我國將進一步加強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扶持和援助體系。”何雷代表說,今年很多省(市)召開的兩會上,“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已成為熱詞,一些地方還圍繞開展技能培訓、加大靈活就業等提出了具體方案。

  連年提高優撫對象定期撫恤補助標准、成立退役軍人事務部、出台《關於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何雷代表說,黨中央一直高度重視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採取的一系列務實舉措,不斷增強退役軍人的獲得感、幸福感。

  在何雷代表看來,退役軍人既是“大眾創業”的一大群體,也是“萬眾創新”的人才資源。他介紹,國家已圍繞加強退役軍人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就業創業能力等出台了針對性措施,並將在創業培訓、創業場所保障、金融和稅收優惠等方面持續釋放政策“紅利”。

  “這是黨和人民的厚愛。”何雷代表說,就業創業的關鍵在於退役軍人自身的努力,隻要他們不斷在奮斗拼搏中提升自我,就一定能依靠勤勞雙手打造一片新天地。

  凌希代表——

  跨區幫扶,聚力推進老區脫貧

  “作為人民子弟兵,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老區人民的恩情!”3月10日晚,收看完習主席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的新聞后,上海警備區政委凌希代表動情地說,“習主席非常關心革命老區和中央蘇區的脫貧工作。今年是警備區助力老區和蘇區脫貧攻堅的第5個年頭,我們一定牢記習主席囑托,不忘初心宗旨,增強使命擔當,聚力打好精准扶貧攻堅戰,持續用力、久久為功,老區和蘇區人民一天不脫貧,幫扶工作就一天不收兵。”

  近年來,上海警備區黨委堅決響應習主席號令,認真貫徹軍委國防動員部指示要求,始終把助力老區脫貧作為政治任務、反哺行動、感恩工程,主動協調上海市各級黨委政府,按照“跨地域、走出去”的思路,採取“幫扶到村、結對到鎮、輻射到縣”的辦法,跨區幫扶贛南、閩西、蘇北、井岡山、大別山5個革命老區,相繼與12個縣市17個貧困鄉鎮的35個貧困村進行結對幫扶。

  凌希代表告訴記者,上海警備區幫扶工作組先后召開數十次軍地座談會,與當地黨委政府領導就幫扶需求進行面對面研究討論,調整完善幫扶思路。工作組還深入鄉村和農戶訪貧問苦,傾聽群眾聲音,詳細了解生產生活情況。他們還充分發揮上海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挖掘利用上海人才培訓、社會力量、文化產業、商業開發四類資源,把精准理念貫穿全過程,突出抓實特色產業扶持、美麗家園建設、山村教育圓夢、醫療救助健康“四項工程”,幫助老區群眾走出一條特色致富之路。

  “截至目前,上海警備區各級共協調完成援建項目263個,有25個貧困村已順利摘帽,超過三分之二的貧困戶實現了脫貧,受到老區群眾的好評。”凌希代表說。(本報北京3月10日電)

  王亞東代表——

  綠色幫扶,護佑一方綠水青山

  3月10日晚,在收看完習主席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的新聞后,武警廣東總隊政委王亞東代表告訴記者,近年來,總隊黨委牢記習主席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重點選擇生態種植養殖項目、完善水利工程和道路等基礎設施,助力貧困村脫貧致富。

  王亞東代表說,近年來,總隊把精准扶貧工作當做黨委工程、主官工程來抓,在對口幫扶中高度重視頂層設計和產業規劃,幫助群眾打造“一村一品”工程。

  “去年,總隊受領對口幫扶西藏群眾任務。”王亞東代表回憶說,“調研組前往西藏林芝市墨脫縣格當鄉桑珍卡村考察。墨脫縣是雅魯藏布江流經我國境內的最后一個縣,也是西藏雨量最充沛、生態環境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如何讓綠色生態成為扶貧產業的最大亮點?我們認真考察扶貧產業項目,選定高山茶葉種植項目進行大力扶持。第一批茶樹已在高山上種植,不久就能成為村民的‘綠色銀行’。”

  “今天,習主席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有長遠眼光,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我們要牢記習主席囑托,因地制宜做好扶貧項目頂層設計,抓好落地見效。”王亞東代表介紹,“總隊援建的楓朗村水電站已經並網發電,在黃泥凹村新建村文體活動廣場、老年人活動中心、衛生站、公廁和垃圾池,昔日臟亂差的鄉村環境煥然一新。我們在沙大村修建的水利灌溉設施不久將投入使用。”

  楊初格西代表——

  著眼基層,積極投身創新熱潮

  3月10日,來自陸軍的楊初格西代表通過收看新聞聯播學習了習主席在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楊初格西代表激動地說:“習主席在講話中多次提到創新發展。我們基層部隊官兵也要投身創新熱潮。”

  4年前,身為一名有線通信兵的楊初格西,每逢重大演訓時都負責長距離架設通信線路的任務。當時,楊初格西和戰友需要攜帶大量架設器材,攜帶、操作都不方便,還耗時費力。

  “能不能研究出一種更方便的放線工具?”楊初格西帶著問題,反復實踐摸索,最終設計出了一種新型背式放線架,將兩種架設器材的功能合二為一。戰友們試用后發現,新型背式放線架固定在身后,放線時不用手動操作,方便攜帶和架設,架線的速度大幅提升。由於實在管用,楊初格西的這個小發明很快得到推廣。

  楊初格西坦言,自己的小發明技術含量並不高,但解決了基層官兵遇到的具體問題。“不僅科研院所要創新,基層官兵也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大膽創新,為戰斗力建設作貢獻。”楊初格西代表說。(鄧佑標 侯磊 張軍勝 吳敏 周遠)

(責編:劉金波(實習生)、羋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