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重建后的北洋水師之命運

2019年03月19日09:06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肇和”號訓練巡洋艦

並排停靠的兩艘海龍級驅逐艦

  北洋水師於1895年全軍覆沒后,清廷於1898年在新購一批艦艇的基礎上,以原北洋水師官兵為基干重建了北洋水師。這支新的北洋水師在此后的軍閥混戰中,成為各派軍閥爭奪的對象,也被當時混亂的形勢裹挾,多次分裂、寄人籬下、數易其主,始終沒有發展成為一支能夠抗御外辱的強大海軍。

  新北洋水師的主力作戰艦艇包括巡洋艦“海天”號、“海圻”號、“海容”號、“海琛”號、“海籌”號,魚雷炮艦“飛霆”號、“飛鷹”號,驅逐艦“海龍”號、“海青”號、“海驊”號、“海犀”號。

  在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新北洋水師置身事外,參加“東南互保”協議。4艘海龍級驅逐艦因維修留在船廠,未參加“東南互保”,在打退敵多次進攻后,被八國聯軍俘獲。

  1909年,清廷海軍部整編全國海軍,將能夠出海作戰的艦艇編為巡洋艦隊,內河作戰艦艇編為長江艦隊。新北洋水師各艦被編入巡洋艦隊。

  清帝遜位后,巡洋艦隊更名為海軍第一艦隊。“護法運動”期間,第一艦隊部分主力艦脫離北京政府,南下廣東參加護法,成立護法艦隊。“護法運動”失敗后,護法艦隊主力北上投靠軍閥張宗昌,編為渤海艦隊,留在廣東的小型艦艇編入廣東海軍。渤海艦隊之后被奉系軍閥張作霖並吞,編入東北海軍,取得過對南京政府海軍的幾次勝利,東北易幟后改稱海軍第三艦隊。

  “九一八事變”后,第三艦隊主力被迫寄居青島,因籌餉問題爆發“嶗山事件”,巡洋艦“海圻”號、“海琛”號,訓練巡洋艦“肇和”號南下廣東,投靠軍閥陳濟棠,組成粵海艦隊。不久,因陳濟棠對粵海艦隊的打壓,“海圻”號、“海琛”號兩艦叛離陳濟棠,被南京政府收編,“肇和”號之后同其余廣東海軍艦艇一起被改編為海軍第四艦隊。留在山東的原東北海軍艦艇,在抗戰中全部自沉。

  當初沒有南下參加“護法運動”的部分第一艦隊艦艇,於1927年改編為南京政府海軍第一艦隊。

  全面抗戰爆發后,第一艦隊在損失全部大型艦艇后,艦隊人員帶著拆卸下來的艦上武器沿長江西撤,在田家鎮、石牌等要塞布防阻擊日軍。抗戰勝利后,原第一艦隊遺留人員和原汪偽海軍人員合並為海防艦隊,后因軍艦數量增多,拆分為海防第一艦隊和海防第二艦隊。

  1949年4月23日,海防第二艦隊部分軍艦在南京笆斗山附近江面起義,加入人民解放軍,最終編入華東軍區海軍,成為人民海軍的一部分。海防第一艦隊和部分海防第二艦隊艦艇則隨蔣介石集團逃往台灣。(李巍 馮普)

(責編:李方園(實習生)、陳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