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武警宜昌支隊執勤十一中隊駐守三峽大壩16年

最美青春獻三峽

2019年06月09日10:56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最美青春獻三峽

盛夏時節,走進擔負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左岸守衛勤務的武警宜昌支隊執勤十一中隊營區,映入記者眼帘的是三排低矮、簡陋的活動板房。

中隊長宋向華介紹說:“2003年7月,中隊正式進駐三峽大壩,當時沒有營房。為保証能准時上勤,官兵住進了三峽建設者住過的板房。”

“為更好保護三峽生態,中隊官兵主動選擇住在板房。”上士丘文斌告訴記者,雖然板房條件比較艱苦,但他們把板房內外收拾得干淨整潔,大家生活在這裡也很舒心。

與生活條件相比,工作條件更艱苦。

宋向華說,進駐初期,官兵隻能徒步上哨,來回步行要100分鐘,如今條件得到了改善,但乘車逐點上哨也需幾十分鐘,下哨的戰士常常在車上頭一歪就睡著了。

位於壩頂入口處的哨位,連接185觀景平台,是游客最為集中的地方。正午時分,哨兵張建濤正在執勤,挺拔的軍姿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的目光。

哨位旁,一行大字格外醒目:“用一流的素質,守一流的大壩,創一流的業績”。這是支隊為守壩官兵提煉總結的“三峽精神”。標語無聲,卻日夜警醒著哨兵時刻保持高度警惕。

盛夏的壩頂,溫度通常在50攝氏度以上。2017年夏,上海籍戰士小尤在壩頂站哨,他的父母過來旅游,剛好在185觀景平台看到了自己的兒子。小尤下哨時,臉被晒得暗紅,父母見到這一場景,直掉眼淚。

目前每個崗亭都裝上空調,但由於哨兵要隨時處理復雜多變的情況,隻能在半封閉的崗亭裡站哨。張建濤告訴記者:“夏天站哨,前胸對著烈日,后背對著空調,真是‘冰火兩重天’。”

三峽大壩不在邊防、海島、高原,但執勤環境卻同樣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長期上壩執勤,不少官兵都患有關節炎、腰肌勞損等職業病,幾乎每名戰士的衣櫃裡都放著“三件寶”——紅花油、護膝、護腰帶。

三峽的哨位洒滿了戰士們的汗水,也融入了戰士們最真摯的感情,每班哨下哨后,哨兵都會把哨位擦拭一新。

隨著近年來壩區推行“一開一免”政策,景區游客大量涌入,壩區面臨的安全隱患和壓力陡增。

去年6月的一天,哨兵鮑偉正在2號哨執勤,在對一輛大貨車檢查時,他發現司機違規運出了幾大捆電纜。隨后,中隊向壩區派出所報警並將司機扣留。由於哨兵的細心檢查,避免了國家資產的損失。

駐守一方熱土,守護一方平安。2016年夏天,受特大暴雨影響,三峽大壩下游三斗坪鎮發生山體滑坡。中隊官兵第一時間趕至事發現場,連續奮戰10多個小時,成功救出數十名被困群眾。

宜昌有著“世界水電之都”的美譽,保護好壩區的綠水青山,就是對三峽大壩最長久的守衛。

在繁重的執勤工作之余,中隊官兵犧牲休息時間,當起環保義務宣傳員。幾年來,他們為游客發放環保宣傳單、光盤等數萬份﹔參加並舉辦環保講座、交流數百場次﹔制止和抓捕在壩區水域偷捕魚、在壩區兩岸山體偷挖名貴植物等行為1000多次﹔參與中華鱘等珍稀物種放生30多次……在群眾眼裡,中隊官兵已成為三峽庫區環境保護的一面旗幟。

“吃得大苦、舍得犧牲才擔得了大任。”支隊政委柏愛軍告訴記者,中隊原指導員望濤是地道的三峽人,從家門口到部隊營區僅5分鐘車程,但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往往十天半月甚至個把月才回一次家。

中隊官兵為何人人都講奉獻?戰士李光淋說:“每個夜晚,站在大壩哨位上看到遠方的萬家燈火,一種‘三峽大壩有我,黨和人民放心’的自豪感就會油然而生,再苦再累也值得!”(記者 代烽 通訊員 張鵬飛 田健)

(責編:陳羽、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