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當一群人的青春遇見一面榮譽牆

2019年06月11日09:41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當一群人的青春遇見一面榮譽牆

新一輪比武考核要開始了,機動支隊特戰一中隊官兵在榮譽編號牆前舉行簡短的誓師儀式。他們立志在榮譽激勵下為新整編組建的機動支隊贏得更多可載入隊史的榮譽。記者 陳利攝

鋪一條回“家”的路,點一盞前行的燈

三成人員由外單位轉隸而來,四成官兵調整到了新崗位,3個月后將迎接武警部隊軍事訓練一級達標考核……去年4月,剛剛履新的武警江蘇總隊機動支隊一位領導,面對支隊這些現實情況和工作任務,連續幾天夜不能寐。

體制編制改革后,原武警江蘇省總隊第一支隊改編為武警江蘇總隊機動支隊,調整了編制,擴充了人員,強化了力量。

煥然一新的機動支隊迎來了轉型發展的新機遇,也面臨著艱巨繁重的新任務和錯綜復雜的新形勢:“新編制新要求,如何快速適應、高效運轉?新專業新課目,如何提升水平、形成戰力?新人員新崗位,如何磨合陣容、凝聚力量?”

就在支隊黨委一班人面對道道難題苦苦尋求對策之時,一件小事給他們帶來了啟發。

那天,幾年前從支隊退伍的戰士歐曉佳聽說部隊改革,特地趕到老部隊尋根。然而,由於編制調整和人員變動,歐曉佳找不到曾經服役過的中隊,聯系不上仍在部隊裡的戰友,被哨兵拒之門外。

幾經周折,歐曉佳最終找到了老中隊,見到了老戰友。他不禁感慨:“離開沒幾年,這個奉獻了青春的地方已少有人認識我了。”

“雖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如果官兵成了匆匆過客,誰還願意為單位全力付出?我們要為官兵鋪一條回‘家’的路,讓大家相信自己的每次付出,支隊這個‘家’都會記得。”幾經討論,這個支隊決定,在堅持依法依規大抓正規化建設的同時,重視榮譽激勵,為官兵的付出“記上一筆”。

從2018年組建開始,該支隊給每名官兵分配一個專屬編號,把“編號牌”設計成勛章的樣式,鑲嵌個人照片和基本信息,記錄取得的榮譽。

支隊據此制作榮譽編號牆,造型為武警部隊旗的鮮紅牆面上,金燦燦的“編號牌”整齊排列,仿佛一個個列隊的士兵。這面牆前,時常有官兵駐足,有的端詳著自己的號碼,也有的把目光投向其他戰友的“編號牌”,在那一排排“榮譽”中讀懂他們的付出,傾聽他們的心聲。

鋪一條回“家”的路,更點亮了一盞前行的燈。小小的“榮譽編號牌”傳遞著軍人對軍營的歸屬與認同,也讓平凡的身影收獲了眾人的目光,煥發出屬於平凡者的光芒。

“‘榮譽編號牌’有上牆的光榮時刻,也有被‘摘牌’的相關規則。”該支隊領導告訴記者,受到不同程度紀律處分的官兵會在相應的時間內被摘牌。此外,每逢官兵退役,離開支隊的官兵可以帶走自己的“榮譽編號牌”作為終生的紀念,其個人服役資料會被存入支隊專設的保密電腦中。

一面榮譽編號牆的誕生,也開啟了支隊探索建立榮譽體系的新征程:評選“十大最美強軍典型”、制作“三十佳士官英雄榜”、開展“十佳軍嫂暨五好文明家庭”表彰、舉行誓師動員大會……新的“模塊”不斷涌現,填充著榮譽體系的框架。

為了牆上的那份榮譽,把挫折和艱辛踩在腳下

“李雅朋,空白。韋健,三等功一次……”不久前,特戰一中隊指導員孫澤健帶領中隊官兵來到支隊榮譽編號牆前,一一報出隊員們的姓名和立功情況。他們即將出征,參加總隊第一季度的“魔鬼周”極限訓練。

當看到“老特戰”們滿載榮譽的“編號牌”時,很多新隊員的眼裡閃著渴望的光芒。

在軍人的詞典裡,對榮譽的渴望,始終佔有特殊的一頁。

“看到其他戰友寫滿榮譽的‘編號牌’,想想自己的還是一片空白,心裡就開始憋著一股勁。” 下士楊超男去年通過考核加入了特戰大隊,他說,“老兵載滿了榮耀,也期待未來的自己。退伍之前,我一定不讓自己的‘編號牌’‘光禿禿’地跟我回家!”

孫澤健告訴記者,榮譽編號牆建起以后,每次執行大項任務、參加比武競賽前,中隊都會組織官兵來這裡宣誓。這面牆就像一座燈塔,幫助大家找到努力的方向和拼搏的目標。

談起榮譽,機動三大隊九中隊女兵李梓瑄腦海中,首先浮現出的是一面“隊列會操第一名”流動紅旗。

那一次,臨近老兵退伍,支隊組織隊列會操。讓大家感到詫異的是,機動九中隊女兵排即將退伍的8名上等兵主動申請代表中隊參加。

考核前一天的晚上,排長找到李梓瑄:“快,打個手電筒去隊列訓練場。”

她一臉疑惑地趕到訓練場,驚訝地發現老兵們都光著腳踩在地上。

原來,為了確保第二天取得好成績,女兵們從白天練到晚上。腳實在太疼,干脆把鞋子脫了,光腳走回宿舍,打手電筒是為了防止她們的腳被路上的硬物劃傷。

李梓瑄想不通:只是一次會操,為什麼要這麼拼?

老兵庄周慧告訴她:“以往和男兵比拼軍事課目,女兵們總是略遜一籌。這次隊列會操,是我們退伍前最后一次為中隊作貢獻,也是擊敗他們的最后機會,一定要拿到第一!”

最終,女兵班不負眾望,為中隊爭得了第一名。8名女兵拿著流動紅旗擁抱歡呼,不停地拍照,仿佛那是一座世界冠軍獎杯。

站在一旁的李梓瑄看著她們,心中對榮譽的認識越來越清晰。

“過去比賽,隻有教練和自己會關注。而在部隊裡,如果你取得了榮譽,整個集體都會為你高興。”李梓瑄清楚地記得,在看到自己的“榮譽編號牌”上牆之后,心中泛起感動:那金燦燦的“編號牌”,是她存在於這個集體的明証。

在那之后,李梓瑄訓練起來格外刻苦,摔擒、戰術、射擊樣樣不落。她說,自己也要為了這個“家”好好拼一次。

榮譽成為官兵常常提起的“熱詞”,榮譽也成了人人向往追求的目標。然而,爭取榮譽的路上並不總是一帆風順,對於機動一中隊班長楊波賢來說,這條光榮之路顯得曲折又艱難。

2017年12月,素質優異的楊波賢入選新成立的特戰大隊。一直有著特戰夢的他很珍惜這次機會,想要在這兒一展拳腳。可沒想到,他出現意外傷病,被分流回到機動一中隊。

沒能觸摸到夢想的榮譽,卻帶回了傷痛,這讓楊波賢有些消沉。而此時,中隊的信任、戰友的鼓勵讓楊波賢重新振作:“中隊讓我擔任班長的時候,我對自己說,這次一定要証明自己!”

楊波賢將全部精力投入軍事訓練一級達標考核,帶著班裡的戰士一個課目一個課目地嚴扣細訓,確保每個人都能達到優秀。

考核那天,楊波賢所在班被抽中參考刺殺課目。他昂首挺胸帶隊上場。

結果,全班戰士以全優成績獲得總評優秀,身為班長的楊波賢年底榮立了三等功。

鮮花、掌聲、勛章……楊波賢永遠忘不了上台領取獎章的那一刻。戰友們的目光鎖定在自己身上,他感到,過往的挫折和艱辛都被狠狠地踩在了腳下。

在爭取榮譽中實現蛻變,在堅守榮譽中讀懂擔當

“志浩,你的照片挂上馬路邊的燈箱了!”聽到戰友的話,機動一中隊八班班長李志浩不動聲色地表示:“淡定!低調!”

話雖如此,他卻在晚飯時簡單扒了幾口后,就自個兒跑到支隊“三十佳士官”標兵路上找起了自己的照片。

這條路是往返支隊訓練場與營區的必經大道。尋找毫不費力,通向訓練場路口的第一個燈箱上就是他。

望著自己的照片,李志浩既驚喜又慚愧。進入服役的第5個年頭,最近一段時間,他在進退走留的問題上猶豫不決。內心的迷茫,讓他的工作也一度遇到了瓶頸。

如今,成了支隊30名標兵士官之一,每天戰友們來來回回都能看到自己,李志浩感到了壓力:“大家都看在眼裡,如果做得不好,他們會怎麼看我?”

從那天起,每次往返於訓練場,李志浩都有意無意地瞄向自己的照片。

“今天訓練沒有盡力,我會不好意思看到‘自己’﹔但如果盡心盡力了,我就放心大膽多看兩眼。”李志浩笑著說。

一個人的時候,李志浩會沿著這條路,把30名士官的榮譽介紹挨個看一遍。他發現,有的士官榮譽很多,照片下面的字密密麻麻,印得很小。而自己的介紹卻寥寥幾句,字也很大。

看來看去,李志浩開始“覺悟”,他下定決心繼續留隊,理由隻有一個:讓自己的榮譽介紹也寫得滿滿當當。

扛起榮譽,繼續前行是責任,把榮譽當作重新出發的墊腳石,更需要擔當。

由於編制調整,防化中隊急需偵毒化驗專業技師。面對這樣一個時常接觸毒物和放射性物質的崗位,防化中隊上士王林第一個向黨支部提出申請,參加專業士官集訓,從零開始學習偵毒化驗。

去年,王林告別奮斗十多年的班長崗位,轉身成為一名化驗技師。

有人問他:“從零開始換專業,你不怕丟了‘標兵士官’的牌子?”

“隻要戰場需要,哪個崗位都會有我的高光時刻。”王林說。

通過努力,王林成為中隊業務能力最突出的技術骨干,被任命為化驗小組組長,並成為這個課目的組訓教員。

支隊領導向記者介紹,榮譽激勵人奮進,但執迷於外在的榮譽,則會止步不前。不論是建立榮譽編號牆還是設“三十佳士官標兵路”,初衷都是為了讓榮譽融入每名官兵的內心,成為培育人的沃土、引導人的燈塔、激勵人的火炬。

上等兵歐海洋曾因落選優秀義務兵而一度消沉。

“一個好兵,不在於做好某一件事,而在於努力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的過程。”指導員陳楠的一句話改變了他的看法。

在戰友的鼓勵下,歐海洋報名參加骨干競崗考核,在同批戰友中以第一名的成績脫穎而出,被任命為副班長。如今他依然向往著榮譽,但不再糾結於某個特定的獎項。

“突破自己,收獲成長,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榮譽。”歐海洋說。

與他相似,大學生士兵汪德彥剛來支隊的時候,也曾一度迷茫。因部隊改革分流,他從原來的執勤單位來到機動支隊。面對陌生的課目、繁重的訓練,他幾次“泡病號”逃避。

支隊籌建榮譽編號牆時,汪德彥被安排參與“排號”工作。在一列列“編號牌”面前,擦拭著獨屬於自己的那一塊,汪德彥心裡很慚愧。

重新回到訓練場,汪德彥以優異的訓練成績贏得了戰友的尊重。

汪德彥驕傲地告訴記者:“用努力獲得戰友的認可,這就是我的榮譽!”

一天忙碌的訓練結束了,部隊帶回時,走在隊伍裡的李志浩抬頭對著路邊自己的榮譽照片會心一笑:又是蠻拼的一天。

夕陽洒下余暉,火熱的訓練場逐漸安靜下來,兩行標語愈發醒目——在這裡學會打仗,從這裡走向戰場!(段江山 陳利 汪光寶)

(責編:陳羽、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