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俄升級“末日飛機”引關注

2019年06月11日09:47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原標題:俄升級“末日飛機”引關注

 

俄羅斯“末日飛機”伊爾-80

在俄美對抗日益加劇的背景下,近日,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阿列克謝·克裡沃盧奇科宣布,俄羅斯已經完成第二代“末日飛機”伊爾-80和伊爾-82的現代化升級工作,將很快交付俄空天軍,另外,俄羅斯還計劃將伊爾-96-400飛機打造成第三代“末日飛機”,配備現代化作戰指揮系統。

“俄軍最可怕的武器裝備之一”

“末日飛機”又名“空中指揮所”,目前全世界隻有美俄裝備,主要用途是在核戰爭爆發后,作為軍隊高級指揮員的指揮所。“末日飛機”最早出現在美國,美國人認為,核戰爭一旦打響,隻有在空中飛行的飛機才能存活下來。俄羅斯將“末日飛機”稱為“飛行的總參謀部”,機上不配備任何攻擊性武器,卻被認為是“俄軍最可怕的武器裝備之一”。“末日飛機”的主要任務是在地面設施被摧毀后,搭載俄國家和軍隊領導人,並通過它實現對部隊的有效指揮。俄軍認為,“末日飛機”必須具備兩大優點:一是有較好的生存能力﹔二是隱蔽性好,難以被發現和摧毀。為此,除經常更換部署地點外,“末日飛機”的外表與民航客機區別不大。目前,俄空天軍共裝備4架“末日飛機”,全部部署在奇卡洛夫斯基空軍基地,隸屬俄空天軍第3獨立航空大隊。一旦爆發核戰爭,俄軍高級指揮員可從飛機上指揮所有武裝力量,包括戰略導彈部隊、核潛艇部隊、戰略轟炸機部隊等對敵實施核報復。

冷戰產物

冷戰時期,大規模核戰爭的陰影揮之不去。為確保地面和地下指揮機構在遭到核打擊后,國家領導人仍能有效掌控全局,蘇美開始考慮建立“空中指揮所”,以大中型飛機為載體,內部裝備完善可靠的通信設備,指揮軍隊對敵人實施核作戰。為此,蘇美兩國開始競相研發“末日飛機”。

俄羅斯伊爾-80以伊爾-86客機作為研發平台,於1985年夏季試飛,1987年交付軍方使用。由於一直處於保密狀態,直到1992年,西方觀察家才首次証實該飛機的存在。伊爾-80飛機長59.5米、翼展48米、最大航程4600公裡、實際升限1.1萬米、最大起飛重量20.8噸。2010年5月9日,在慶祝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盛大閱兵式上,俄羅斯首次對外正式公開該機。伊爾-80飛機上裝有完善的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系統設備,可進行高保密通信聯絡,同時具備極高的抗干擾能力,機背上1.5米寬的巨型衛星天線罩是該機的主要標志。機載設備中包括一個衛星通信站和一個為電子系統供電的發電機。機上安裝有超長波天線、中繼通信天線、超短波天線以及與戰略導彈部隊和潛艇部隊的通信天線。在艙門的側門上,各有兩個巨大的雷達天線。

除對伊爾-80和伊爾-82飛機進行現代化升級外,俄羅斯還計劃以伊爾-96-400飛機作為新平台,打造第三代“空中指揮所”。目前,俄國防部已採購兩架該型飛機。伊爾-96-400飛機巡航時速870公裡,在不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況下, 可飛行1.2萬公裡,起飛重量25噸,機上可搭載更多設備。俄軍事專家認為,如果以該機作為平台,未來俄羅斯“末日飛機”性能將與美國E-4B“末日飛機”不相上下。

E-4B飛機是由波音747飛機改裝而來,於上世紀80年代投入使用。該機在不加油情況下可持續飛行12小時,飛行時速965公裡,如果進行空中加油,可持續飛行數天,甚至一周。目前美國共擁有4架該型飛機,其中一架始終處於警備狀態,可在5分鐘內升空。該機配備60多個衛星天線,保証與部署在全球各地的美軍飛機、軍艦、潛艇保持通信聯絡。E-4B飛機上可搭載112人,設有床、浴室、廚房、會議室和國防部高管辦公室等,升級版E-4B飛機單價約2.32億美元。

“防御和遏制武器”

俄軍事專家指出,“末日飛機”伊爾-80和伊爾-82是為俄武裝部隊最高指揮部設計的,在發生對俄軍事侵略時,從空中指揮各軍兵種對敵人實施回擊。一旦俄羅斯遭到核打擊,將指揮俄核力量對敵人實施核報復。從這一點上說,俄“末日飛機”不是進攻性武器,而是防御和遏制性武器。此次現代化升級后,機上將安裝更先進的無線電設備,具備更強的抗干擾能力。另外,新系統通過衛星信號保障通信穩定性,確保“空中指揮所”的命令在規定時限內能清楚下達到各軍兵種,沒有任何失誤。

當前,俄羅斯加緊完善核力量指揮系統,升級武器系統和指揮體系,保証俄軍對對手的核報復能力。俄軍事專家對此解釋稱,如果侵略者意識到俄羅斯擁有強大的核武器,能夠對其實施有效核報復,就不會輕舉妄動,從而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俄羅斯軍事專家夫拉季斯拉夫舒雷金稱:“軍隊做好戰爭准備取決於許多因素,從士兵的個人軍事素質到整個軍隊的相互協調和通信系統的有效保障。在這一鏈條中,作為‘空中指揮所’的飛機作用特殊。”(柳軍)

(責編:陳羽、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