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記者抵達湖南汝城,直赴文明鄉沙洲村尋訪“半條被子”的故事——
山高水長 魚水情深
眼前的沙洲村已是一座古朴祥和、生機勃勃、游人如織的紅色旅游小鎮。
“‘半條被子’的故事當年就發生在我家。”80多歲的朱中雄老人現在是村裡紅色旅游義務講解員,他們家裡有4人當過兵,12人是黨員。
朱老熱情地將記者領進家中老屋,向我們講述了他母親徐解秀的親身經歷:“紅軍進村當天晚上,3名女紅軍來我家借宿,當時家裡很窮,床上隻有一塊爛棉絮和一件破蓑衣,女紅軍跟我母親4個人,橫著蓋一條軍被睡在這張床上。第二天下午分別時,她們要將被子留給我母親,我母親不忍心,推來讓去,爭執不下。一位女紅軍找來一把剪刀,將被子剪成兩半,留下半條給我母親,說紅軍同別的軍隊不一樣,是共產黨領導的,是人民的軍隊,打敵人就是為了讓窮苦百姓過上好生活。”
老屋廂房不大,隻有十幾平方米。朱老說:“這床是當年原物,紅軍離開后,這幾間屋裡的陳設,我母親再沒挪動過,一直保留著當時的樣子。”
“紅軍走后,敵人掃蕩村子,把全村人趕到祠堂審問,從我家搜走了那半條被子,對我母親拳打腳踢。”朱老深情地感慨,“母親后來常給我們講,半條被讓她吃了苦頭,也讓她認定了一個道理,啥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很幸運,記者在縣城還尋訪到另一個故事的親歷者、見証者─戰斗英雄楊甲林。
96歲高齡的楊老白發蒼蒼,耳有些背,但身體硬朗。他當著我們的面翻開戰爭年代一本泛黃的藍布封面日記,上面每場戰役的時間,他都記得十分清楚。
在延壽鄉青石寨阻擊戰遺址,楊老指著眼前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峰告訴記者:1934年11月11日,國民黨粵軍和湘軍在延壽簡家橋、中洞一帶,對擔負后衛任務的紅34師進行夾擊。紅軍在維堆山和獅形嶺展開阻擊,戰斗極為慘烈,從傍晚一直打到第二天早上。第二天,敵軍一個團趕來增援,與紅軍拼死爭奪俯控延壽河的這個制高點,空中還有敵機轟炸,一批批紅軍戰士在密集的槍彈聲裡倒下,河水都成了紅色。
紅軍在這裡血戰三天三夜,一直堅持到后勤輜重部隊通過才離開。當時還是孩子的楊甲林,跟著村民一起掩埋過紅軍遺體。
來到青石寨對面的下楊村,楊老小時候居住過的土坯房廂房已坍塌,隻有正房還在。楊老把我們帶到屋后,指著20多米高的懸崖說:“一天晚上,我聽到屋后有聲響,跟母親過來一看,南瓜棚下躺著幾個紅軍傷員。原來,這7名戰士打到彈盡糧絕,被敵人逼到懸崖邊,他們不願做俘虜,而是選擇了跳崖,墜落到了我們家屋后。”
平復了一下情緒,楊老接著說道:“我母親是鄉農會和婦救會會員,她找來村裡的草藥醫生楊亮華,給傷員換上當地村民的衣服。清鄉隊來村裡挨家搜查,村民知道紅軍是為老百姓打仗的,死都不說出紅軍的藏身處。在村民保護、救治下,6名紅軍傷愈后離開了,另一名傷勢最重的戰士,直到1945年才離開。”
受到紅軍將士的感召,楊甲林此后毅然走上革命道路,參加過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上甘嶺戰役等,身上至今留有多塊彈片。
一路採訪,一路感慨。從“留下半條被子”到“救護7名紅軍傷員”,這其中有什麼必然聯系?眼前河水淙淙流淌,正像紅軍和老百姓的情誼:清澈,明亮。(記者 王雁翔 通訊員 胡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