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AIM-260空空導彈是“撒手锏”,還是“戰略煙霧彈”,尚需靜觀其變

美“官宣”新型遠距空空導彈

2019年07月09日09:10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原標題:美“官宣”新型遠距空空導彈

近日,在俄亥俄州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舉行的一場開放日活動中,美國空軍武器項目執行官員安東尼·格納特普在接受採訪時透露,美國空軍和海軍正在聯合研制一種全新的遠距空空導彈,編號AIM-260,未來將代替AIM-120“阿姆拉姆”先進中距空空導彈,成為美國空軍、海軍聯合空中戰術打擊導彈。

外界關注點集中

目前,美軍使用的超視距空空導彈以AIM-120空空導彈為主(見上圖),這種上世紀90年代投入使用的導彈曾經過數次改進,但由於主要技術已經落伍,即使尚未服役的最新改進型AIM-120D空空導彈也不能保証美軍戰機在空戰中獲得絕對優勢。近年來,隨著各國新型空空導彈追求更遠射程、制導性能和抗干擾能力更強,加上這些國家的隱身戰機發展勢頭迅猛,美軍急於啟動新型空空導彈的研制工作。

2017年,美國空軍和海軍委托洛-馬公司啟動聯合空中戰術導彈項目,最終催生出AIM-260空空導彈。目前,美軍對這種新型導彈的細節披露很少,外界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如何達到超遠射程?根據格納特普的說法,AIM-260空空導彈不採用沖壓發動機,擁有類似AIM-120D空空導彈的外形,但他沒有解釋該彈如何大幅增加射程。據估計,AIM-260空空導彈射程將超過AIM-120D空空導彈,有可能達到200至250千米。而要與俄羅斯KS-172超遠程空空導彈抗衡,其射程至少要達到300千米以上。如果使用AIM-120D空空導彈類似的彈體,達到這一射程則要通過提升火箭發動機技術、改善氣動外形設計以及彈頭小型化來實現。

二是導引頭能否追蹤隱身戰機?根據格納特普的描述,AIM-260空空導彈的對手是隱身戰機,由此分析,該彈很可能採用主動雷達導引和紅外成像導引相結合的制導方式。另外,該彈還可能採用雙向數據鏈,與己方戰機進行雙向通信,進行精確遠程瞄准,並基於其他傳感器數據與目標交戰。不僅如此,這種功能還將允許戰機飛行員在不開啟本機雷達的情況下,或是在對手的戰機雷達和紅外瞄准裝置的作用范圍外發射導彈,並將導彈控制權交給預警機等空中雷達站,從而增加對方戰機發現目標的難度。目前AIM-120D空空導彈已具備這些功能,AIM-260空空導彈在這方面應會進一步加強。

固有缺陷難以克服

安東尼·格納特普表示,空軍的F-22“猛禽”戰斗機和海軍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斗攻擊機將成為第一批搭載AIM-260空空導彈的飛機,預計將於2022年進行全面測試。未來,該彈將逐漸代替AIM-120D空空導彈,成為美三軍通用的遠距空空導彈。然而,這並不意味著AIM-260空空導彈將成為一款能夠包打一切的萬能武器。實際上,該彈存在“天然”缺陷,最大問題是射程。

按照設計,AIM-260空空導彈不僅將大幅提升美軍隱身戰機在與對手交戰中的優勢,還能通過較強的網絡作戰能力挖掘非隱形戰機的作戰潛力。例如將F-15等載彈量較大的戰斗機作為“導彈卡車”,在隱身戰斗機或預警機的指揮下,使用AIM-260空空導彈與空中目標交戰,同時保証載機盡可能遠離敵機和對手的防空系統。

倘若美軍面對的是一個實力相差很多的對手,在美軍電子戰作戰系統支持下,很容易達成以上作戰效果。但如果面對的是一個強勁的對手,AIM-260空空導彈要實現超遠距離打擊,其難度將大大增加。因為要擊落遠距離空中目標,往往需要依靠預警機等擁有遠程探測能力的空中雷達站進行預警探測,但在高烈度作戰中,預警機本身就是對方的打擊重點之一。一旦預警機被擊落,戰機必須依靠自身雷達進行探測,無論是探測距離還是精度,都難以在數百千米外發現敵方普通戰機,更不用說隱身戰機了。等到達成空空導彈射擊條件時,雙方戰機距離已經大大壓縮,此時,AIM-260空空導彈所謂的超遠距離優勢早已不存在。

因此分析認為,雖然目前AIM-260空空導彈已“官宣”,但鑒於美軍先進武器裝備在研制過程中下馬的型號比比皆是,AIM-260空空導彈的命運仍然很難說。該導彈究竟是美軍未來的“撒手锏”,還是又一個“戰略煙霧彈”,尚需靜觀其變。

(責編:陳羽、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