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祖國決勝疆場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7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正青春。70年來,一代代子弟兵用熱血和青春捍衛新中國。
“不懼強敵敢較量,為祖國決勝疆場。”一首《強軍戰歌》唱出了全軍將士的心聲。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神州大地隨處可見慶祝的標語。但對於軍人而言,最好的慶祝詞不是寫在標語中、條幅上,而是寫在戰場上,寫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戰績中。
槍膛中有國家的命運,彈殼裡有人民的希望。
回望100多年的近代史,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戰場上勝利一次太難了!戰爭無法取勝,國家怎有尊嚴?歷史上那一幕幕“剜心之痛”一再警示:落后就要挨打,軍弱必受欺凌。
人民軍隊的誕生,改變了這一面貌。以新中國成立為坐標點,人民軍隊92年的歷史,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前22年用一場場艱苦卓絕的勝利打出了一個新中國,后70年則守護著新中國一路成長。
70年砥礪前行,70年凱歌高奏。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軍隊積極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投身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成為保衛人民幸福生活、保衛祖國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的強大力量。
還記得抗美援朝戰爭嗎?“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一場場與強敵的較量,打出了國威軍威。這次被后人稱為“立國之戰”的偉大勝利,一洗中國近現代百年屈辱,億萬華人從此揚眉吐氣!
還記得新中國成立后一系列保衛祖國邊疆的反擊作戰嗎?犯我邊境、侵我主權,人民子弟兵絕不答應。人民軍隊用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撐起了國家安全的堅強壁壘。正如官兵們寫在老山前線的誓言:圖金錢,老山鋪滿金磚,誰人肯來?為祖國,戰場刀山火海,我們敢上!
敢為祖國和人民拋頭顱、洒熱血的軍隊是不可戰勝的!翻開人民軍隊戰史,勝利數不勝數。面對歷史榮光,肩負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人民子弟兵依然是“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
勝利最可貴,也最難復制。前人的戰績並非今人的成績,昨天的勝利不意味著今天和明天的勝利。
習主席深刻指出:“我軍素以能征善戰著稱於世,創造過許多輝煌的戰績。同時,我們必須看到,能打勝仗的能力標准是隨著戰爭實踐發展而不斷變化的,以前能打勝仗不等於現在能打勝仗。”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
人民軍隊能打仗、打勝仗,是共和國茁壯成長的堅強保証,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不管時代怎麼變,為祖國決勝疆場、為祖國贏得勝利,始終是人民軍隊必須寫好的時代答卷。
任務不同,但必須完成任務——70年來,人民軍隊的使命任務與時俱進,但履行使命的結果隻能是勝利。進入新時代,人民軍隊必須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四個戰略支撐”新時代使命任務。
戰場不同,但必須打贏戰爭——人民軍隊曾一次次在昨天的戰場上贏得榮耀,面對波詭雲譎的未來戰爭,隻有練就“不可戰勝的力量”,才能揚威未來戰場。
對手不同,但必須戰勝對手——過去的戰爭,我們戰勝的敵人形形色色。今天我們面臨的對手更加復雜多變,要打敗他們,新時代官兵必須更新思維、擴容本領、升級能力,敢於善於戰勝一切敵人。
軍人生來為戰勝。70年,再出發!共和國軍人永遠用勝利向祖國獻禮!向黨和人民報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