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兒行千裡母擔憂,對張敏而言,從鞍山入伍的戰士都是她的牽挂——

四十年,她為兵書寫十萬“家書”

2019年09月20日09:32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原標題:四十年,她為兵書寫十萬“家書”

“你選擇參軍証明你是熱愛祖國的好孩子,可你都不愛自己的媽媽何以愛祖國母親……”1980年的冬天,26歲的鞍山姑娘張敏在昏暗的燈光下寫了一封長達6頁的書信。

收件人是當年從鞍山入伍的新兵姜華。姜華自小父母離異,一直跟隨父親生活。新兵起運那天,姜華的母親送來幾件衣服,沒想到姜華堅決不要,也不肯喊一聲“媽媽”。火車開走后,姜華的母親在站台放聲大哭,這一幕深深刺痛了同來送兵的張敏。

張敏1975年11月退伍,分配到鞍山市立山區靈山街道任宣傳干事,1980年代理立山街道武裝部長。姜華是經她手送走的第一批兵。

收到張敏第一封信時,姜華沒有讀完就扔進櫃子,“你哪能了解我小時候的苦”。沒想到隨后一個月,張敏接連寄來十余封信件。讀著讀著,姜華回想起母親對他的關心和愛護。兩個月后,姜華給母親和張敏回了信。后來,姜華以《愛母親,才能更好愛祖國》為題參加團裡的演講比賽,獲得第一名。

跟姜華的通信讓張敏感到,戰士步入軍營最初半年裡思想波動較大,如果這時有更多人關心,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1981年元旦,張敏給從立山街道入伍的新戰士寄去賀卡,勉勵他們建功軍營。沒想到,有些戰士不僅回信了,還在信中傾訴自己的苦惱。

張敏給每一名戰士都回了一封“家書”。此后每年,和新兵通信成了張敏的習慣。任立山街道武裝部長的30年裡,張敏共寄出信件7萬余封、賀卡2萬余張。退休后,她又加入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促進會,與兵的書信從未中斷。

2010年,張敏送走的最后一批新兵中,有一名叫劉斌的大學生士兵。他入伍后不適應部隊高強度的訓練,在給張敏的信裡,一連寫了23個“累”。回信中,張敏安慰劉斌:保爾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尚且堅持寫作。比起保爾,這點苦與累算什麼……隨后,張敏每兩天就給劉斌寫一封信,一共寫了145封“家書”,郵寄了60余本勵志書籍,不斷鼓勵劉斌樹立信心。慢慢的,劉斌回信中的抱怨越來越少,報喜越來越多。如今劉斌在部隊提干,並多次立功受獎。

知道“兵媽媽”故事的人多了,給張敏寫信的戰士也越來越多。有一次,張敏的故事被一家雜志刊出后,全國各地一下子涌來了幾百封來信。張敏把這些人的地址記下來,承擔起了更加繁重的通信任務。一人的力量畢竟有限,1998年張敏動員110名退役軍人聯合成立了擁軍小分隊,專門為軍人軍屬排憂解難。

“寫信這件事情,我堅持快40年了。雖然如今大家習慣打電話,但隻要有一個戰士給我寫信,我就要繼續寫下去。身體老了,但是我擁軍的心不老,我對子弟兵的情不老。”談起擁軍,滿頭銀發的張敏就像個孩子似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燦爛的微笑。

(責編:陳羽、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