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優化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征兵組織流程
體檢當天下達預定兵通知書

1月15日,山西長治市潞州區大學生預征體檢現場,應征青年手持核酸檢測報告、行程碼,相互間隔2米,有序列隊等候進入洗消區。經過嚴格消毒、科室檢查后,應征大學生薛勇順利走出體檢區。記者在現場看到,等候在出口處的征兵工作人員,利用薛勇等待體檢政考初步結果時機,抓緊向他宣講大學生參軍入伍學費補償、學籍保留等優待政策。
組織體檢的同時,政治考核也在緊鑼密鼓展開。公安部門借助法制、刑偵、治安等信息平台進行聯查聯審,教育部門通過學信網查詢應征青年學歷信息,征兵辦公室工作人員利用電話和微信視頻,對應征青年家庭情況進行線上“走訪”調查。等待不到1小時,薛勇就接到了現場工作人員遞出的初檢初考“雙合格”通知,捧著紅燦燦的《大學生預定兵通知書》,他撥通了家裡的電話,激動地喊道:“媽,我的參軍夢就要實現了。”
一改以往體檢、政考、家訪分步逐項實施的傳統做法,走開線上線下同步展開,各環節步驟一體推進的方法路子,是山西省對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征兵工作的有益探索。山西省軍區動員局參謀趙成波告訴記者,面對疫情防控挑戰,軍地聯合對征兵組織流程進行了全面優化,打破過去按部就班、一步一動的模式,組織公安、衛健、教育等部門同步運轉、同向發力,運用大數據篩查、網絡連線等信息化手段,將審查把關環節集中安排在一個時間段內進行,體檢當天下達預定兵通知書,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了因人員多次聚集造成的疫情傳播風險。
潞州區征兵辦公室主任、人武部部長馬驗習告訴記者,這次春季征兵全區共設置2個大學生預征體檢站,近200名大學生持核酸檢測報告,分期分批參加應征體檢。所有上站青年信息提前遞交公安部門,同步進行線上政治考核,預征結果當場下達,避免人員二次集中。
去年援鄂抗疫的潞州區人民醫院護士劉思,對疫情防控有著豐富的經驗,她向記者介紹,上站體檢青年數量多、流動大、來源廣是防控的最大難點。為此,體檢站統一採取少量多批的組織模式,嚴格限制體檢人數,每日不超80人,每組最多編8人。翻看應征青年體檢表,記者發現在嚴格落實《應征公民體格檢查標准》規定的檢測項目外,還額外增設了心臟彩超、腰椎CT等4個項目。正忙著審核化驗單的主檢醫生告訴記者,這是為了一次性完成對應征青年身體狀況的全面評估,減少上站體檢次數和杜絕因身體原因退兵採取的特殊舉措。
省征兵辦公室主任、省軍區動員局局長范維山介紹說,去年以來,為適應疫情防控需要,省軍區聯合地方相關部門出台了6個規范性文件,有效優化了征兵組織流程,全省征兵工作專業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取得顯著提升,大學生征集比例突破80%,退兵率連續3年穩控在0.3%以下,征集全過程實現了零感染、無傳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