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南方電網貴州興義供電局職工、退役軍人龍福剛25年帶電作業零差錯、零事故——

攀上那高高的輸電塔

2022年02月12日08:37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圖①:輸電鐵塔上,龍福剛帶領班組成員進行高空作業。

圖②:龍福剛(右一)與班組成員趕往作業現場。

圖③:龍福剛在高壓電線上開展帶電作業。盧關文攝

青山蒼翠,一座座輸電鐵塔在藍天下巍然挺立。從山頂俯瞰,平行的輸電導線,在輸電鐵塔的接力承托下,不斷向遠方延伸,抵達一座座城鎮、一個個村庄。

這一天,龍福剛照例戴上安全帽,挎上工具箱,穿上防護鞋,帶領班組成員對輸電線路進行巡視和維護。

今年是龍福剛在南方電網貴州興義供電局輸電所工作的第25年。轄區內巡線線路多在崇山峻嶺間,沿途有4984個基杆塔。雖是寒冬時節,但山間陽光甚好。一路跋涉,幾名新入職的小伙子累得滿頭大汗,小腿直打顫。

“走最難的路,登最高的塔,把軍人的精氣神帶到工作崗位上。”龍福剛用一顆經過軍旅淬煉的“兵心”,成就電力老兵的匠心,默默守護萬家燈火。

不服輸的“門外漢”

1994年,高中畢業的龍福剛入伍到武警某部。3年后他退役返鄉,成為南方電網貴州興義供電局輸電所一名普通職工。

脫下“軍裝”,穿上“工裝”,剛入職的龍福剛完全是個“門外漢”。回憶起第一次與輸電所老師傅登塔檢修的場景,龍福剛記憶猶新。

“我第一次爬上去,腳下是懸崖峭壁,身旁是高壓電線,風在耳旁呼呼咆哮,塔身不停晃動,我的雙腿止不住地發抖。塔下的老師傅等得久了,扯著嗓子問我怎麼還不下去?我是當過兵的人,哪好意思說害怕,硬著頭皮回了一句‘看風景呢’。緩了好半天,我才強忍著恐懼慢慢爬下去。”

那次登塔檢修的經歷,讓龍福剛很慚愧。他反思:“以后每天都要與輸電鐵塔和電線杆打交道,不能每次爬上去都心慌慌!”當新兵的時候,龍福剛的班長就告訴他:“越是怕啥,越要練啥!”龍福剛打定主意,拿上安全帶,每天在周邊的輸電鐵塔和電線杆上反復練習攀爬,慢慢克服了恐高心理。

在輸電所,帶電作業最困難,也最危險。龍福剛拿出在部隊不服輸的勁頭,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僅用3年時間就成為帶電作業班班長,完成別人需要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經驗和技術積累。“福剛和我們外出時,隨身帶著筆和本,遇到復雜問題就記下來。其他班組有巡檢任務時,他也搶著參加。”老師傅吳衛華提到龍福剛,贊不絕口。

不怕苦的“急先鋒”

工作多年,龍福剛養成一個習慣:每次工作結束后,他都會將工具包重新整理一下,補齊配件,做好隨時再出發的准備。

“在部隊時就是這樣,聽到指令后幾分鐘內就要集合完畢。工作中如果必要的東西沒准備好,臨時再去找肯定來不及。”龍福剛說。

2008年,我國南方部分地區遭受雨雪冰凍災害,多地電力設施受損。當時,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受災嚴重,南方電網緊急調配各地人員開展搶修復電工作。龍福剛得知消息后,二話不說,背起工具包、帶著班組成員火速支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裡市。

“雪最深的地方有二三十厘米厚,地裡的菜全都覆蓋著厚厚的冰。電線、電杆更不用說,一倒就是一大片。很多鉛筆粗細的導線,因為結了厚厚的冰,變得跟大腿一般粗。”時至今日,龍福剛回憶起那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

當時,距離除夕隻有5天時間。“師傅,除夕那天能來電嗎?”村民們期待的眼神觸動了龍福剛的心。由於工程量大,龍福剛每天早上6點就帶領隊員投入搶修,一直忙到深夜。村民們也紛紛加入搶修隊伍,扛著電杆、拉著電線運上山。有了村民們的幫助,龍福剛的團隊僅用3天時間,就完成了日常需要15天才能完成的搶修工作,讓村民們過上了溫暖敞亮的春節。

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讓我來,我先上”成為龍福剛的口頭禪。不管是夜半三更還是節假日,隻要接到檢修電話,龍福剛就會立刻動身趕往事故現場。

愛鼓搗的“發明家”

那一年,龍福剛第一次與老師傅一起登上輸電鐵塔更換絕緣子。盡管已經無數次爬上鐵塔,但高空的大風還是吹得龍福剛的身子直搖晃。龍福剛使出渾身解數,還是沒能完成更換工作。老師傅隻能親自上陣,花了兩個多小時才完成。

回程路上,龍福剛一直在思考,如何能省時省力完成這項工作。經過多次摸索,他把一塊廢鐵加工改造成承力座,解決了更換絕緣子時受力不平衡的問題。“別小看這個鐵疙瘩,我當初把它往塔上一放,更換時間就減少了三分之二。”此后,“鐵疙瘩”成了同事們上塔更換絕緣子的必備配件。看著發明成果得到廣泛運用,龍福剛對創新發明的熱情一發而不可收。

“我學歷不高,當時鼓搗這些東西大家都不看好。剛開始我也感覺很吃力,要把圖形先畫出來,還要分析材料和受力情況。我感覺自己的知識面還是太窄,又回過頭去學習。”龍福剛感慨。

發明多功能折疊檢修梯,讓更換絕緣子的工作更加方便高效﹔發明防滑防脫腳扣,解決登杆登塔容易滑落的問題……這些革新發明,讓龍福剛獲得“貴州工匠”、貴州省“行業道德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僅“TYK卡具”一項發明,就減少電量損失2.3億度,創造經濟價值近億元。

然而,對龍福剛而言,最重要的榮譽,是安全。“再高的榮譽,也抵不過大家的生命安全。”龍福剛說,搞創新發明不是為了獎項和專利,而是為了讓每一位外出作業的工友能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愛較真的老師傅

“這些年,龍福剛不僅自己搞創新發明,還帶動了輸電所一批年輕人的成長。”興義供電局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劉遠洋感慨。

2011年,龍福剛成為貴州電網公司內訓師,每年都要對新員工及部分在職員工進行理論和技能培訓。羅俊凱是龍福剛的徒弟,2019年進入興義供電局。他眼中的師傅,嚴謹且細致,“我第一次登塔更換絕緣子時動作不規范,師傅就反復讓我練習,直到動作規范為止。”

龍福剛的字典裡從來沒有“湊合”二字。對輸電線拉線的長度,他要求第1組拉線和第100組拉線的長度誤差不超過1厘米。按照標准,拉線對地夾角允許偏差1度,但龍福剛的標准是接近0度。

龍福剛要求新入職的班組成員,半年內熟練掌握崗位技能。每次找新入職的班組成員談話,他總喜歡借用《士兵突擊》裡的一句話:“你現在混日子,小心將來日子混了你。”

多年來,“鐵面無私”的龍福剛培養了許多獨當一面的高級技能人才。如今,龍福剛的徒弟遍布全省。2019年,龍福剛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主動將津貼捐出來,作為高級技能人才的培養基金。

17項國家專利,30多萬公裡巡維路,8400余天帶電作業零差錯……從軍營到電網,龍福剛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退役軍人,踐行時時為百姓、處處為群眾的初心使命,走到哪裡都成為一面旗幟。(易恢榮)

(責編:彭曉玲、溫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