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軍區協調軍地共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池”
遼寧省軍區官兵在抗美援朝紀念館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譚長俊攝
挑戰
教育者如何面對“Z世代”
前不久,遼寧省軍區組織了一場關於思想政治教育的軍地研討會。會上,不少帶兵人和院校專家都對“Z世代”發出這樣的感嘆:“和以前完全不一樣。”
“Z世代”泛指95后和00后,又被稱為網絡原住民、互聯網世代。恩格斯說過:“人們酷肖他的時代,遠勝於酷肖他們的生身父母。”人是特定時代的產物。資訊爆炸的環境下,你說我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究竟還能發揮多少作用?遼寧省軍區政治工作局主任閔守斌一直在思考。
“都說軍營是個大熔爐,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是那團‘跳動得最炙熱的火焰’。”閔守斌告訴記者,他們做過一項調查,大多數官兵對於軍旅的期許,用一句話足以概括:“進來一塊鐵,出去一塊鋼,而且是合金鋼。”
這份調查問卷顯示:當被問到“對自己思想言行和成長影響最大的人是誰”,超過92.6%的戰士認為是干部、班長骨干和老兵。由此可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實踐証明,面對新事物,必須找准正確的方法。按規律辦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規律從哪裡去找?“從教育的主體對象本質需求上找,從對戰士影響最深的帶兵骨干、政治教員身上找。”這是研討會上不少專家的共識。
“教育方式的創新刻不容緩。”在閔守斌看來,摸准脈才能下准藥,新生代官兵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被動服從的角色,而是教育活動的參與者、經歷者和體驗者,要讓他們不對教育產生反感,就要在多年來形成的“單向灌輸”教育關系基礎上,嘗試創建“多邊交流”關系。
嘗試
將選擇權交到受教育者手中
“你們這堂課講的是什麼?”
“黨史教育。”
“具體講的是什麼理論?”
“黨史教育。”
每每回憶去年和一名大學生新兵的對話,省軍區政治工作局副主任尹偉就如芒刺背。到基層檢查教育,他一方面為很多優質課鼓舞著,另一方面也被一些千篇一律的形式和內容刺痛著。
回到機關,踱步走到窗前,窗外春意正濃。“教育者,不能做桃花源中人。”反復咀嚼這句話,尹偉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句詩詞:驚曉,驚曉,窗外一聲啼鳥!
當今的00后,被稱為“先會打游戲才會系鞋帶的一代”。如何讓年輕戰士對教育像打游戲一樣積極?“隻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某中隊指導員李寬想到了戰士們常挂在嘴邊的一句網絡名言。增強互聯網思維,將傳統教育與最新互聯網特點充分融合,與時俱進才能跨越年齡的代溝,溝通無阻,讓教育入心入腦。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寬向大學生戰士左利歡轉發了新媒體H5產品《黨史中的“六地”遼寧》,一時在連隊中引發熱議。手指輕觸屏幕,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烈士英名牆上的英烈名字變得清晰可見,一段塵封的歷史就此展開。
“指導員,咱啥時候能去實地看看。”面對左利歡和戰士們渴望的眼神,李寬欣慰地回答:“可以考慮。”
其實,李寬心裡有個更大的設想。
耳聽千遍,不如手過一遍。他發動全連戰士聚焦遼寧“六地”——即“抗日戰爭起始地”“解放戰爭轉折地”“新中國國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國工業奠基地”“雷鋒精神發祥地”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自主創作新媒體教具,互相講解瀏覽分享,最終評比出最具人氣的國防教育基地,作為下一步走出去參觀見學的路線選擇。
“這簡直就是制作旅游攻略評選賽嘛,等我們做好,您可別說話不算數。”面對戰士們的熱情,李寬回答得篤定:“肯定去!”
突圍
軍地協作奏響教育保障大合唱
“地方教育場所、實踐課堂比比皆是,能不能成體系、常態化用起來?”“不少軍兵種部隊在一起,能不能走開區域協作路子?”“如何下好資源統籌一盤棋,奏響教育保障大合唱?”
主題教育籌備會上,省軍區領導提出一個又一個問號,引領著大家的思路翻騰,逐步形成共識:“封閉的教育隻會封閉頭腦,開放的時代要充分利用起各方資源。”
遼寧是一片紅色的沃土,留存了一大批紅色資源。省軍區黨委一班人感到:這是軍地共同創造的紅色品牌和寶貴財富,更是龐大的教育資源。
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勢,省軍區政治工作局對“家門口”的紅色資源進行梳理,及時發布首批《遼寧省就近就地深化主題教育紅色資源清單》,供省軍區系統單位和遼寧駐軍部隊官兵進行“點單”學習,引導官兵去紅色遺跡感受初心使命,為推進軍地協作、燒旺教育爐火奠定基礎。
教育日,阜新軍分區聯合市文旅局、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等部門,規劃出3條“紅色教育路線”,組織官兵帶著問題“按圖索驥”,開啟了一場場自我教育的思政課。曾經一度被認為“無趣”“乏味”的課堂,真正接上了地氣。
在沈陽鐵路陳列館,省軍區沈陽某離職干部休養所政委潘紅宇主動當起了講解員。“30年前,我從沈陽到鄭州整整坐了36個小時綠皮火車,而且是站票,特別遭罪。”行至詹天佑館,潘紅宇一邊講述當年自己到鄭州上軍校時的場景,一邊對著年輕官兵感慨:“如今,沈陽到鄭州的高鐵就幾個小時,你們現在可比我當年幸福多了。”
議一議身邊變化,想一想發展原因。參觀返回路上,大家熱烈交流,自豪之情、報國之志愈發強烈。
沈陽警備區把情景課堂設在革命聖地,把教育課堂搬到紅色場館,每年分批組織官兵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等場所,感受傳統強化記憶。
教室的圍牆被推倒,敞開大門上大課。如今,走進紅色場所“資源池”開展主題教育,已成為省軍區官兵的新時尚。
盤活
涵養專家“蓄水池”,激蕩教育“一潭水”
一方小小屏幕,一頭連著軍營,一頭連著高校。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你看見了什麼?記住了什麼?你為什麼感動?”視頻那端,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教授楊秋生一堂《祖國見証:我們磅礡的力量》思政課,從歷史事件講到理論創新,從時代背景講到巨大成就,從抗疫成果講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
“抗疫斗爭艱苦卓絕,‘中國答卷’舉世矚目。”那些同舟共濟、合力抗疫的壯舉在官兵腦海中激蕩。
邀請地方專家講座,猶如引入活水,幫助官兵開闊眼界,喚醒內心力量,突破認識界限,最終達到提升思想境界的目的。官兵們用陣陣掌聲傳達這樣的訊息:他們在接受,他們在思考……
“軍地共教共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趨勢,對省軍區來講更是鮮明優勢。”遼寧省軍區一位領導表示:“疫情之下,敞開大門邀請院校教授‘雲授課’,是一次全新嘗試。”
去年年初以來,結合國防動員潛力調查,他們要求各軍分區積極發揮“協調軍地、服務三軍”職能,對各地高校、黨校進行走訪,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底數、組教成效、建設成果,盤活高校資源。
截至今年年初,他們先后匯總全省200名高校思政課教師數據,建立“60名教育專家庫”“120名普通教師庫”,打造多維一體教育課堂,讓教育更具互動性和趣味性。
像楊秋生這樣的一批“魅力型”思政教師,進入“教育專家庫”。他們的課堂既“實”又“活”,不時贏得笑聲、掌聲和贊嘆聲,官兵不僅“抬頭率”高,“點頭率”也高。
隨著各種教育資源在高校之間與軍地之間活了起來、思想政治教員“資源池”深了起來,一場場主題教育也正在往實裡走、往深裡走、往年輕官兵的心裡走。
生機
感覺不到教育,有時就是最好的教育
一次次紅色之旅,一場場專題講座,讓中士袁偉的思想發生了不小轉變。
“感覺歷史就擺在面前。”看得越多,思之越深。信仰的種子,漸漸播撒在了年輕人的心頭。
“感覺不到教育,有時就是最好的教育。”省軍區政治工作局教育干事賈文暄說,“優質教育資源流動了起來,我到軍營外學習交流的機會多了,從很多高校專家教授那裡學到了很多經驗。”
如今,每次講課前,賈文暄都會從優質教育“資源池”汲取好的理念、經驗和案例。由於多次修改,他的授課筆記看著像“天書”,但一搬到課堂上,戰士們像聽“評書”。一堂45分鐘的講課,10多次被掌聲打斷。望著戰士們發光的眼神、漲紅的臉頰,賈文暄知道自己講的“理”,撥動了大家的心弦。
一切在悄然改變。伴隨“朋友圈”日益擴容,遼寧省軍區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布局越來越寬廣。
“這只是個開始。”遼寧省軍區領導坦言,軍地共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池”,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有待激活的能量還很大。
“步入新時代,部隊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如何作為?看著、聽著、品著,記者似乎摸到了“門道”。(王曉 、劉建偉、鮑明建、趙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