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日本軍用無人機發展野心勃勃

2022年07月14日09:56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搭載在F-15戰斗機上的日本空射小型無人機TACOM。資料圖片

據報道,日本防衛省正在探討於今年引進具備攻擊能力的無人機,並將在2035年前后裝備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無人戰機。

近年來,日本不斷加強軍事實力建設,對外強化威懾遏制戰略,並有針對性地加快自衛隊裝備升級速度。其在無人機領域也制定了野心勃勃的發展計劃。日本現行《防衛計劃大綱》確定了加速推進無人機國產化的方針,明確提出“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革新推進裝備無人化”。

技術儲備啟動較早,但至今未能批量裝備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日本就著手推進無人作戰飛機的研發。1988年,由陸上自衛隊技術研究本部牽頭,富士重工作為主承包商,開始自主研制首型作戰用無人直升機,用於執行前沿偵察和炮兵校射任務,但直到2004年才完成試飛進入量產交付階段,命名為“遠距操縱觀測系統”。這種無人直升機機長3.8米,旋翼直徑1.2米,機體全重275千克,最大速度135千米/時,最大續航時間3小時,可遂行全天候圖像偵察以及核生化探測任務,並能以日本73式卡車作為平台實施機動。

20世紀90年代末,日本又秘密研發了一款亞音速多用途空射小型無人機TACOM,其主要是作為建立自主無人機生產技術體系的技術驗証機,用於完成無人機研制的一些基礎課目驗証。該機最初的設計為折疊機翼,可通過傘降回收,並以F-4EJ“鬼怪”戰斗機等作為母機進行過多次飛行試驗。

此后,日本自衛隊又於2004年提出“驗証無人機系統”項目,集中解決包括自行滑跑起飛在內的飛行控制和圖像傳輸清晰度等問題。機身全重619-700千克,最大飛行高度12000米,工作范圍在400千米左右。設計上,採用前三點式起落架,具備自主起降能力,能在夜間和復雜氣象條件下進行圖像偵察,並可進行實時指揮控制或圖像傳輸。截至目前,該機仍處於技術驗証階段,僅生產了4架,但由這款無人機試驗的技術如自主控制、隱形設計、發動機匹配等,已被用於日本國產裝備的研發。

服務威懾遏制戰略,強化智能化技術發展

日本防衛裝備廳在2016年推出無人裝備技術發展規劃《未來無人裝備開發願景——以無人機研發為中心》,計劃分兩個階段實現無人作戰飛機的國產化,其中第一階段是到2026年前的10年左右時間,實現短期目標,即“獲得能夠與有人機協同、體系化作戰的無人機”﹔第二階段是到2036年前的10年左右時間,實現長期目標,即“獲得為遂行打擊高價值目標任務、與有人機協同集群作戰的無人機”。

在該規劃中,日本將自主研發的無人機裝備分為五類,即便攜式小型無人飛行器、視距內遙控型無人機、視距外遙控型無人機、無人作戰飛機、特種無人機。其中,作為研發重點的視距外遙控型無人機和無人作戰飛機都可實現與有人機的協同,而無人作戰飛機自主可控,能夠適用於集群作戰。這也顯示出日本的無人機研發,並不滿足於偵察監視等作戰保障任務,而將目標放在了無人作戰上面。

日本現行的《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2020-2024)》,則強調加快推進以無人化為代表的智能化技術的引進和發展,提出建立“雲作戰”體系、為遠程操作和飛行控制等技術研究加大投資。防衛省採辦、技術與后勤局負責規劃無人戰機研制涉及的相關人工智能技術,並指定相關防務企業承擔相關技術研發任務。日本防衛省還推動與政府各機構、大學及研究機構甚至美英等國進行技術合作和聯合研制。

作戰構想涵蓋多域,妄圖突破和平憲法

在無人裝備發展規劃出台的同時,日本未來無人機作戰構想也浮出水面,其謀求發展進攻性力量、突破和平憲法限制的野心暴露無遺。

按照規劃,日本未來重點研制的無人機可與有人作戰飛機協同遂行奪取空中優勢、近距空中支援以及空中遮斷作戰任務。

遂行奪取空中優勢作戰時,無人機會在有人機之前進入戰斗區域,先期探測敵機位置,發現目標后可自主發射空空導彈,作戰區域一般在周邊海域或者國土上空。

遂行近距空中支援作戰時,無人機可攜帶對地攻擊彈藥,從空中向敵方車輛或有威脅的地面部隊投擲炸彈,支援友軍行動,作戰區域可能是在偏遠的離島。

遂行空中遮斷作戰時,無人機會遂行前出偵察任務,將探測到的有威脅船隻的信息傳遞給后方有人機,再由有人機發射反艦導彈攻擊目標,作戰區域可能在相距較遠的海上。

在此基礎上,日本計劃到本世紀30年代左右,發展出高度自主可控的無人機,進而達成與有人機協同的無人集群作戰。這種無人作戰飛機將搭載無人智能化自主決策系統,從而降低有人平台在指揮控制上的信息負載,提高有人/無人作戰編隊遂行打擊高價值目標任務的能力。

日本方面的無人作戰構想,雖然有意強調局限於本土及周邊的防御性作戰,但一直暗藏攻擊企圖。日本防衛省曾提出使用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以及低軌衛星星座對所謂“可能來襲的中俄高超音速導彈”進行預警的設想。目前美國導彈防御局正在努力將滑翔階段攔截器與“宙斯盾”武器系統進行集成,以實現對高超音速導彈的攔截。隨著日美聯合作戰體系不斷勾連融合,日本很可能在未來謀求與美國一道遂行聯合反高超音速武器作戰。

日本雖然很早就提出無人機國產化的目標,但相關規劃中提到的無人機研發所需技術就近40項,但經過多年引進美制裝備“飲鴆止渴”,日本航空工業早已千瘡百孔,真正實現國產化並非易事。

更需要指出的是,當下的技術手段仍不能有效解決無人機作戰的認知錯覺、附帶傷害以及目標判定等難題。戰后至今仍未對自身戰爭罪行作出深刻反省的日本,又執意開發無人作戰飛機。對此,國際社會需保持高度警惕。(郭一倫 萬方)

(責編:陳羽、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