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強軍路上,我們都是追夢人

——部隊官兵和各界干部群眾參觀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紀事

2022年09月27日08:39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圖①: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序廳。楊 振攝

圖②:海軍某部官兵參觀我軍現役主戰裝備模型台。劉江麗攝

圖③:駐京某部官兵參觀展覽后留言。劉江麗攝

圖④:我軍現役主戰裝備模型台。 王 俊攝

圖⑤:山東艦模型。 王 俊攝

圖⑥:觀眾體驗輕武器射擊。高 適攝

圖⑦:軍隊離退休老干部參觀展覽。高 適攝

仲秋北京,雲熙風微。伴著朝暉,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領航強軍向復興——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迎來新一批入館參觀群眾。

“腳尖下壓,腿繃直……”在“奮斗強軍”主題雕塑前,不滿6歲的小男孩在爺爺孟憲桂的指導下,一板一眼踢起正步。展覽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后,孟憲桂專程帶著孫子從山東老家來京觀展。

此次展覽,1400余件文物實物,630余張照片,90余型(套)武器裝備模型集中展出,共設置“領航強軍新征程”“深入推進政治建軍”“深入推進改革強軍”“深入推進科技強軍”“深入推進人才強軍”“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全面加強練兵備戰”“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8個單元展區,生動展示了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壯闊歷程和偉大成就,充分展現了人民軍隊忠誠維護核心、矢志奮斗強軍的昂揚風貌。

“這10年間,人民軍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真好啊!” 孟憲桂感慨。

征程

十年新答卷

服役進入第10個年頭,北部戰區陸軍某旅二級上士李長月還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海空裝備。

從北疆邊陲的三角山哨所,輾轉千裡來到首都北京,李長月和其他3名來自祖國邊疆的邊防官兵一起受邀觀展。

“這是山東艦、海南艦,那邊還有殲-20戰機、運-20飛機、東風-41導彈,先進的裝備模型讓人目不暇接。”站在我軍現役主戰裝備模型台前,李長月心潮澎湃,久久駐足。“我入伍10年,親歷和見証了我軍波瀾壯闊的改革強軍歷程。之前是在電視上、手機上看到這些大國重器,今天近距離感受這份威武,一種身為大國軍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李長月說。

在“深入推進改革強軍”單元,18面“八一”軍旗並排豎立,構成氣勢恢宏的“授旗”陣列。前方6篇訓詞訓令依次陳列,刻印著黨領導開展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為廣泛、最為深刻的國防和軍隊改革進程。“改革時刻”主題展牆上,不斷滾動的時間軸,記錄著新時代人民軍隊的改革步伐。一項項重大決策、一個個歷史瞬間,透著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務期必成的使命感。

鐵流席卷熱浪,炮聲震徹雲霄,戰機凌空出擊……“點火!”導彈發射模擬體驗台上,中部戰區某部軍官楊江東按下按鈕,巨型電子顯示屏上,導彈拖著尾焰劃出完美弧線,直刺蒼穹。

“這個場景戰味很濃,不僅可以看到陸上鐵甲疾馳、海上戰艦破浪、空中戰機翱翔,還可以體驗導彈發射,讓參觀者仿佛置身多軍兵種聯合作戰的‘強軍現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輯研究室副主任曹志宇告訴記者。

同一展廳,巨幅視頻《號令》引人駐足。視頻生動再現中央軍委2018年開訓動員大會的場景,展現了全軍部隊堅決聽從統帥號令,全面加強練兵備戰的火熱實踐。

“這是我軍旅生涯中最難忘的時刻之一。”楊江東曾在現場聆聽習主席的開訓動員,“如今,官兵備戰打仗的弦繃得更緊了。當年先輩們使用落后的武器裝備都能打敗敵人,現在我們擁有先進武器裝備,更應該研戰練戰,用勝利為祖國寫下捷報。”

在“航空母艦交接入列儀式”照片前,海軍某部退休干部楊南鎮停下腳步默立許久。“從小船到巨艦,從‘黃水’裡打轉到走向深藍,人民海軍前進的步伐多麼豪邁!闊步在強國強軍征程上,我們的國家會越來越好,我們的軍隊會更加強大!”他充滿信心地說。

奮進

強軍新風採

三軍將士手執軍旗、步伐整齊、列隊向前——序廳裡的“奮斗強軍”主題雕塑氣勢如虹,將士們古銅色的面龐,在觀展者一雙雙凝視的目光裡,顯得格外堅定。在他們正前方的展櫃裡,陳列著《習近平論強軍興軍》等重要著作。

“作為一名基層政治干部,展櫃裡的書籍我時常反復研讀。”武警北京總隊某中隊政治指導員劉雲鵬說,“學懂弄通做實,帶領官兵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才能確保在前進的道路上方向不偏、目標不變、干勁不鬆。”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徜徉在展廳紅毯鋪就的參觀路線上,恍若置身時光隧道,10年強軍路上一個個拼搏奮進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

——那字跡遒勁的決心書,寫下的是忠誠。2017年,空軍某高炮團因編制調整,千裡移防。全團官兵接到命令后,共同寫下移防決心書,堅決擁護調整改革方案,在不到10天的時間內調整編制、安頓家屬,開赴大漠邊關新駐地。

——那金光閃閃的金頭盔,昭示的是勝利。它屬於空軍特級飛行員蔣佳冀。在空軍首次對抗空戰檢驗性考核中勇奪冠軍,獲得象征中國空軍飛行員最高榮譽的“金頭盔”,后又兩奪“金頭盔”,成為空軍首個三奪“金頭盔”的飛行員。

——那面目全非的排雷服,見証的是擔當。面對凶險的可疑爆炸物,排雷戰士杜富國對戰友說:“你退后,讓我來!”他在關鍵時刻將生死置之度外,“以生命擔當使命”。

——那一張薄薄的捐款收據,傳遞的是大愛。錢七虎院士因在防護工程方面作出杰出貢獻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9年,他將獎金悉數捐出,成立助學基金。2020年,他又為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款數百萬元。

新時代革命軍人的靈魂、本事、血性、品德,在他們的故事中閃光,震撼著觀展者的心。

來自新疆軍區支普齊邊防連的中士尼瑪次仁,駐足在加勒萬河谷的實景展示區前。“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祁發寶張開雙臂的背影,他在報紙上、電視裡見過很多次,但這一次面對,他還是忍不住熱淚盈眶。邊防軍人的心,在這一刻連在一起。

“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群體是我們邊防軍人的榜樣。”尼瑪次仁說,“‘清澈的愛,隻為中國’,也是我們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共同誓言。‘大好河山,寸土不讓’,我們一定站好屬於我們的這班崗。”

榜樣在身旁,沖鋒在路上。互動攝影裝置前,官兵們排隊合影留念,留下自己與大國重器、英雄模范、祖國山川一同定格的照片。這些照片,滾動展示在屏幕上。

“我們是非凡十年的見証者,也是強軍路上的追夢人。沿著英雄的足跡,我們要向著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沖鋒!”來自中部戰區某部的張志鵬堅定地說。

合力

攜手新征程

“我想把照片發給我的新兵堂弟,鼓勵他建功軍營,守護人民幸福。”在“愛我人民愛我軍”專題展區,專程從廣東趕來觀展的余意達,正用手機拍攝一名出院患者寫給陸軍醫療隊的感謝信。

“不同的時代,一樣的英雄。危急時刻,子弟兵永遠沖鋒在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員工張先生看著展板上官兵趕赴災區救援的組照告訴記者,他想起最近發生的四川瀘定地震。廢墟之上、堰塞湖邊,參與救援的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和廣大民兵,上演了新時代“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式的救援,再一次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人民子弟兵的忠誠與奉獻。

望著展牆上“軍隊參與脫貧攻堅成果圖”,河北省軍區政治工作局副主任陳洪浩的思緒回到2020年,河北省軍區結對幫扶的77個貧困村脫貧摘帽的激動時刻。“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如何讓老區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仍是人民子弟兵最深的牽挂。”陳洪浩說。

一句“解放軍來了”,響徹抗洪搶險的堤壩、抗震救災的廢墟、抗擊疫情的戰場、脫貧攻堅的一線。10年來,全軍官兵用一次次逆行與沖鋒,踐行著“人民軍隊愛人民”的誓言。

對子弟兵的關愛,也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匯聚而來。河南安陽農民趙中福老人為邊防戰士手工編織的圍巾,福建省泉州市雙擁辦送給邊海防官兵的平板電腦,全國各地學生寄給邊海防官兵的慰問信、書畫作品……一件件展品背后,是深深的家國情懷、濃濃的擁軍情誼。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看到這10年取得的偉大成就,自豪感油然而生,激勵著我們也為國防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參觀展覽后,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員工趙少明對記者說。

“軍人依法優先”標識引人注目,“光榮之家”牌匾點亮門楣……神州大地上,關心國防、支持軍隊、尊崇軍人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北京市民趙麗欣站在“優待軍人軍屬組照”前,看著一幅幅熟悉的場景談道:“我的兒子、兒媳都是現役軍人,每逢‘八一’、春節,都有軍地工作人員慰問,平時還能享受醫療等優待。作為軍屬,我真切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全力支持兒女們在部隊建功立業。”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循著稚嫩的童聲,記者找到唱歌的孩子。“這是我的外孫最喜歡唱的歌,看到這麼多解放軍叔叔的照片,他就自己哼唱起來。”孩子的姥爺臧紹輝解釋,“我和他的姥姥都曾是鐵道兵,今天特意帶孩子來參觀,希望從小培養他的愛國情懷和國防意識。”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人民軍隊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軍隊。”

站在尾廳“展望”專題展區,面對“2027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2035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2050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3組依次排列的金色大字,戰略支援部隊某部軍官黃杰鄭重敬了一個軍禮。

轉身后,他向著“2027”“2035”“2050”3個時間箭頭指引的方向,邁著堅定的步伐向前走去……(單慧粉、王 鈺、陶春曉)

(責編:彭曉玲、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