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娘子關:破路殺敵揚軍威

2025年09月01日09:01 |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222
小字號

1940年《正太戰娘子關至程家隴底之戰斗詳報》之戰斗要圖。

天險娘子關,位於山西省平定縣,號稱“天下第九關”,作為晉冀咽喉,依壁臨淵,易守難攻。抗日戰爭爆發后,因其扼守正太鐵路,西接太原,東連石家庄,日軍在此加筑炮樓、碉堡,視為重要據點。

1940年8月,為打破日軍封鎖,八路軍總部決定發起百團大戰,並下達《戰役行動命令》,部署晉察冀軍區主力約10個團分左縱隊、中央縱隊和右縱隊破襲正太鐵路,重點為陽泉至娘子關段。解放軍檔案館館藏檔案《正太戰娘子關至程家隴底之戰斗詳報》記載,屬右縱隊的晉察冀軍區第5團奉上級命令“奪取娘子關、磨河灘、程家隴底,破壞娘子關至程家隴底之鐵路、橋梁、電話”。基於破襲井陘煤礦的經驗,5團採用“挖心戰術”逐個擊破,以分割拆解敵人堡壘群佔領關隘高地。

8月20日夜,5團3營9連、10連首先潛入娘子關村,全殲偽軍守備隊。后依托村庄,仰攻日軍堡壘。戰士們攀登峭壁,勇猛進攻,經3小時反復沖殺,殲滅大部守敵,攻克全部堡壘。黎明時分,勝利的旗幟終於插上關隘最高處。這是1937年太原會戰失守后,中國軍隊首次收復娘子關。爾后,主力部隊炸毀關東鐵路橋,攜繳獲物資迅速撤離。

午夜時分,5團1營對磨河灘河邊堡壘和車站守敵200余人展開攻擊,不料一輛列車意外駛進車站。檔案記載,車上日軍攜大量重武器“向我攻擊部隊猛烈射擊與突擊,我與敵對戰至天明后撤至磨河灘西北之小村,距敵300公尺監視敵人。”隨后,1營主力撤出,留1連堅守磨河灘村阻敵。21日晚,1連連長鄧仕鈞奉命率部渡過棉河,攻入車站,敵倉皇退入營房抵抗,憑堅固守。1連見戰斗難以速決,又值天降大雨,河水暴漲,不能徒涉退回,遂搶佔西面村庄,鑿牆為孔,據房為壘,奮勇固守。

22日,“車站敵人兩百余名在鐵甲車及炮火的掩護下向我1連數次沖鋒”,炮彈將房頂掩體撕成碎片。“下午三點敵人由西增派鐵甲車一輛敵約三十余名,帶炮三門,重機槍兩挺,輕機槍三挺,擲彈筒兩三個。”爾后,敵人從東、西、南三個方向掃射圍剿,1連三面受敵、背臨洪流,戰士們經晝夜血戰,斃傷敵200余人。接到撤退令時,身負重傷的鄧仕鈞率戰士們躍入湍流,成功泅渡與主力會合。

23日,5團再度攻佔娘子關,將娘子關東1裡外石橋炸成齏粉,磨河灘至程家隴底的鐵路被徹底肢解。檔案記載:“破路2裡余,將鐵軌和枕木全部燒毀,炸毀石橋2座,割鐵絲4000余斤。”至8月25日,娘子關至亂柳段交通完全癱瘓,日軍各據點淪為孤島,陷入恐慌之中。

娘子關戰斗中,戰士們以血肉之軀撕裂日軍“囚籠”。作為百團大戰首捷,娘子關一役以驕人戰績重挫了日軍囂張氣焰,極大提振了全國軍民抗戰士氣。

(武 帥 本欄目圖文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檔案館提供)

(責編:彭靜、彭曉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