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7月30日电(荀松涛、张岸松、严玉葆)信息化主战装备演习时突现故障,装备修理工10分钟排除故障;新型巡逻车抛锚边防路,汽车修理工很快排除故障……盛夏时节,沈阳军区某汽车修理学兵大队实战化教学训练锻造出的“战车神医”,在保障战线上大显身手。
(一)
6月23日下午,在演习中被重机枪和炮弹等击伤的2台战损装备旁,教员李宏正详细介绍装备被火器重创的部位和应急抢修的经过。
千里迢迢把战损装备运回大队,开进教学实践课堂意图明显。大队长周延虹介绍,让学兵亲眼看到战损装备,掌握毁伤机理,充分认识到战场抢修的复杂性和难度,增强实战化保障意识,激发学习训练动力。
为深化实战化教学训练改革,大队按照“部队遂行什么任务就设什么课目、配备什么装备就教什么内容、编配什么岗位就练什么技术、需要什么能力就训什么人才”的思路,调整理论课620学时到实装教学和实战化训练,补充更新6大类训练配套器材。
在年初的冬季训练中,大队官兵机动途中为3台装备各设置3处故障,3个抢修小组平均只用13分钟就修复了装备。
(二)
演习现场,一辆指挥车的发动机突然故障报警。一名学兵手提便携式电脑智能检测设备,迅速对装备故障进行不解体检测,找到故障点后,只用15分钟就把故障排除。
大队政委韩涛介绍,近年来,大队以战场为牵引,打出了培养新型车辆装备实战化保障人才的“组合拳”——
新装备维修保障,既需要个人有高超技能,也常需要合力攻关方能完成重任。夏日训练场上的一辆新型越野车多个重要部件发生故障,8名学兵迅速分成3组,按照平时训练要求排除故障,仅用40分钟。
做到不让新装备等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年春天,一辆列装到大队才2个月的某新型运输车全车电脑中央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无法启动。教员董合恩带领2名学兵很快找到了故障点,并进行换件修理,排除了故障。
这是大队超前培训新型车辆装备人才取得的又一成果。早在一年前,大队得知军区部队即将列装这种车辆后,就积极与生产厂家和院校联系,整理技术资料10多万字。新装备列装后,又组织教学力量进行实装教学攻关,很快形成了教学训练能力。
近年来,大队锐意攻关,可维修保障10余种新型车辆装备,使军区列装的新型车辆装备全都形成了实战化教学组训能力。
(三)
近年来,大队在实战化教学训练攻关中,除了培训新训学兵“一专多能”外,还连续13年进行汽车维修士官晋级培训,大部分回到部队后很快成为汽车维修专业骨干。
晋级培训,是在新训学兵培训的基础上,对士官进行新装备整车综合实习和战时汽车维修勤务训练。
初春时节,某师修理营维修车间内,一名士官正组织对一辆车进行中修。那段时间,他组织完成了6辆车的中修任务。他说,在大队参加了6个月的晋级培训,技能大有长进。
这些年,大队先后有3000多名新训学兵和晋级士官通过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为军区部队输送了一大批车辆装备保障人才。
学兵能否学到真本领,关键还靠教员传帮带。为此,大队按照“战场保障”标准要求培养教员队伍,要求教员不仅课堂上能教学,还要具备“实战技能”。
近年来,大队组织教员多次参加重大军事活动装备保障等任务,均圆满完成任务。此外,他们有20余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5套专著成为全军汽车技工训练教材,涌现出优秀教员李宏等一批人才。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