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24小时滚动新闻

军魂,红军传人永远的魂

 魏 国 付晓辉 李 亮

2014年08月01日05:49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军魂,红军传人永远的魂

铁心向党、至死不渝,某部官兵重温军人誓词。本报特约记者 杨广辉摄

  这是一次令人回味的对话。

  军演现场,10名火线入党的战士面向党旗庄严宣誓。观摩演习的外国武官分外好奇:“你们入了党有什么特别待遇?”战士们回答:“待遇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时准备为党牺牲一切!”

  这是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

  一栋随时可能坍塌的危楼前,准备带人进楼搜救的政委问官兵“谁是独生子女”,无一人举手;问“谁是共产党员”,齐刷刷手臂林立。

  铁心向党,至死不渝!发生在济南军区部队的这两件事,让人真切感受到军魂的存在与力量。

  今天,这支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的人民军队,已经走过了87载辉煌岁月。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让官兵进一步坚定“主心骨”、筑牢“压舱石”?济南军区给出的答案是:化无形为有形——

  为309个基层英模单位挂匾,新建781个军史馆、荣誉室——

  看在眼里才能更牢地记在心里

  回想起挂匾那一幕,当时还不以为然的济南军区某旅一连“曹相佐班”上等兵刘一平,如今称之为自己思想转变的“拐点”。

  去年,济南军区为“开路先锋团”“刘老庄连”等309个基层英模单位挂匾。那天,看着班长从连队干部手中郑重接过“英雄模范单位”牌匾,小心翼翼地钉在宿舍墙上,刘一平只是有点小小的兴奋。

  刘一平是与父母签订一系列“条约”后,才颇不情愿地走进军营的。刚下连时,最让他“不感冒”的就是上教育课。唯有那次指导员讲述孟良崮战斗英雄、共产党员曹相佐的事迹,让刘一平支起耳朵听入了神。

  挂匾之后不久,班里唯一没表露过入党意愿的刘一平第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写道:那块牌匾就在我床铺上方,每次看到它,就仿佛置身炮火硝烟中,眼前浮现曹相佐的战斗画面:腹部被子弹击穿,他就用左手把肠子塞回腹腔按住伤口,右手继续投弹,直至壮烈牺牲。究竟是什么让他坚定不移跟党走,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后来我才想明白,那是信念的力量——他的血管里流淌着忠诚的血液!

  “把军魂的‘物证’摆在官兵面前,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军魂教育。”据济南军区政治部领导介绍,除了为基层英模单位挂匾,军区还指导部队新建了781个军史馆、荣誉室。

  每个军史馆、每块牌匾,都是一座红色丰碑。

  “在我看得见的地方,你在我眼里;在我看不见的地方,你在我心里。”这是某旅二营六连在“英雄模范单位”牌匾下,组织官兵开展“看看先烈怎么干的,想想下步怎么办”讨论时,士官陈文华发出的感慨。

  持续开展“战功、战将、战例、战斗英雄”学习教育活动——

  官兵自己悟出来的真理更有说服力

  某机步团政治处主任戎猛对前些年为新兵上的一堂课记忆犹新。讨论交流环节,一名新兵问:“部队为啥要听党指挥?入了党到底有啥好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济南军区在军魂教育中坚持这样一个理念:铸牢军魂,关键在于启发官兵自己去发现“爱党信党跟党走是唯一正确选择”这个真理。

  自2012年起,他们在全区部队深入开展“战功、战将、战例、战斗英雄”学习教育活动。与以往不同,此次活动重在引导官兵从本单位战斗历程中感悟“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三湾改编后,连队特别能征善战。兄弟部队纳闷,一连为何变了样?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连队有了党支部!”听指导员徐世伟讲述三湾改编的前前后后,某团“红一连”战士田海力感慨万千:事实证明,党指挥枪既是我军的建军之本、成长之基,更是强军之魂、力量之源!

  他结合连队战史在局域网上发帖:走过南昌,走过井冈,走过雪山草地,走过层峦叠嶂;走过延安,走过太行,走过抗日烽火,走过大江激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终于让凄风苦雨化为十月的风和日丽,让战火硝烟变成大地的鸟语花香。

  一个了解历史的战士,才能有历史责任感,才能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与田海力一样,许多官兵在重温战史中增进了爱党爱国爱军的赤子情怀。

  在“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勇士”所在连,官兵把当时的战斗场景搬上讲台。当谈到22人均为共产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时,有战士大声反问:“勇士们飞夺泸定桥时,可曾想过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台下战友为之动容。

  连队干部告诉记者,这种自我启发式的教育方法,确有事半功倍之效。

  千余名士兵理论骨干活跃基层课堂——

  由谁来说与说些什么同样重要

  “其实,铁心向党、敢打硬仗等优良传统,距离大家一点儿也不远。那些舍生取义的先烈,或许就睡过你的上铺,或许就是你家族中的一员。”不久前,某装甲团三连战士陈丰维登上讲台谈传统,他的开场白一下子就拨动了大家的心弦。

  来自江西井冈山的陈丰维,祖母的堂哥就是红军战士、共产党员,长征时不幸牺牲,年仅23岁。他把从祖母口中了解的点滴讲述给台下战友。末了,他告诉官兵:“一个人生命的长短,不在于眼睛能睁多久,而在于当眼睛还有光彩的时候,用它去追寻什么……”

  课时不长,掌声却经久不息。

  某装甲团修理连一级军士长赵宗刚入伍28年,从一个初中毕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铁甲神医”。他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说开去,剖析“成长密码”得出的结论只有6个字:听党话、下真功。

  烈士后人、精武标兵、重大历史事件见证者……这些活跃在军魂教育讲台的战士,有个响亮的“名号”:士兵理论骨干。据介绍,近年来济南军区采取集中施教、分级培训等方式,为部队培养了1000余名理论骨干。如今,这些骨干在军魂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某炮兵旅,来自安徽凤阳农村的修理营三级军士长于磊登上讲台,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讲起,一直讲到新农村建设。他告诉战友:作为一名基层士兵,对党的理论,我发自内心地热爱并深信不疑。学习、传播和实践这些理论,更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上等兵刘海阳对这堂课赞不绝口:“让身边人现身说法,我的感觉就是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进!”

  实践表明,把理论还原成鲜活故事,更能吸引人、打动人、教育人。各级政治干部也从中悟出一个理:军魂教育,由谁来说与说些什么同样重要。

  台风“威马逊”登陆军魂教育课堂——

  善用“今天的事”讲述战士爱听能懂的理

  7月18日起,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广东、广西等地,造成数百万人受灾,灾情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

  这件事成为某部三连指导员马翔飞的授课素材。“国家第一时间启动救灾应急响应机制,民政部向海南紧急调拨1.5万顶帐篷和1万张折叠床……”课堂上,马翔飞援引一位网友的评论: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这也是党和政府一贯秉持的原则——始终把人民利益看得最重!

  随后,马翔飞把话题转向红十字会“盛夏送棉被”上。他先是援引媒体报道中受灾群众的切身体会:“临时搭的帐篷里只有木板,能保暖的铺盖真是全家的急需品……”紧接着,马翔飞说道:“这正是网络时代的特点——人们往往关注那些新奇之事,有的仅凭主观臆断是非……”

  台下掌声一片,大学生士兵刘朋巴掌拍得最响。

  刘朋在地方大学上学期间就对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敏感,在同学眼中是个“愤青”。此次救灾“盛夏送棉被”之事一经报道,立即引起了刘朋的关注。“三伏送暖”“救灾不力”……这些议论声令刘朋倍感“郁闷”,是指导员的这堂课让他疑虑顿消。

  军魂教育中,济南军区要求各级政治干部在分析时事中引导官兵透过现象看本质,坚定跟党走信念。近年来,军区每年都组织理论讲师团分赴各部队巡讲,生动剖析党的新政策、新举措和社会敏感热点问题,还定期组织政治干部比武,重点培养其把时事搬进课堂正确解读的能力。

  “白纸上有个黑点,人们往往只看黑点不看白纸。”某防空旅七连指导员杨兴旺从党的十八大之后一批贪官落马谈起,为官兵深入解读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讲清“主流”和“支流”的关系。上等兵徐晓晖深以为然,他在思想汇报里写道:“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是不犯错误的,我们党之所以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并不是因为它从来不犯错误,而是因为它敢于正视错误、纠正错误,善于从错误和曲折中汲取教训。”

  歌舞剧《冰雪雄魂》感动座座军营——

  运用好穿越历史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

  去年,某集团军业余演出队根据真实战例创作的歌舞剧《冰雪雄魂》精彩亮相——

  漫天雪花中,几名身着夏装的志愿军战士持枪卧倒战壕。他们目光如炬、一动不动,随时准备一跃而起投入战斗。镜头慢慢推进,观众这才发现,其实他们已经悄然逝去……

  此时,舞台背景屏幕上映出一张皱巴巴的纸片,那是一名冻死的战士留下的绝笔诗:我爱亲人,更爱我的党我的国家我的荣誉。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这台歌舞剧真实还原了抗美援朝期间,著名的长津湖死鹰岭战斗场景。“先烈们听党指挥、心怀祖国、不怕牺牲的刚毅,伴着每个音符、每个舞步走进了我内心深处。”担任巡演警卫任务的战士刘朋先后看了3遍,次次潸然泪下。

  “军营文化拥有穿越历史、直抵人心的力量!”军区政治部领导告诉记者,让军魂融入与时代旋律合拍、与军营节奏同频、与官兵兴趣相投的军营文化,似涓涓细流注入官兵心田,这已是军区部队的一个共识。

  某集团军把一个个部队历史上震撼人心的瞬间搬上舞台。官兵说,每编排一个节目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观看一场演出就是一次灵魂的涤荡。

  在某旅“杨根思连”,抗美援朝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烈士雕像巍然屹立。每一茬新兵入伍,都要集合在雕像下聆听老连长的事迹;每次大项任务出征时,官兵都要来此接受老连长检阅;每到年底,即将脱下军装的士兵都要来此向老连长敬礼、道别……

  英雄从未远去,这座雕像成了官兵心中永恒的精神图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去年底,战士谢舟阳休假期间发现邻居家失火。他奋不顾身破门而入,将煤气罐扛出火海。事后,父母心疼地埋怨他不顾惜生命,他骄傲地回答:我的战友碰到这种事,都会挺身而出!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