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24小时滚动新闻

守桥兵温暖市民记忆

■李振洲 徐正威

2014年08月02日04:48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守桥兵温暖市民记忆

  7月1日,“百年江桥”滨洲铁路桥最后一批守桥兵——武警黑龙江省总队第一支队十八中队正式撤勤。

  滨洲铁路桥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大桥,也是哈尔滨第一座跨江桥,已有113年历史。它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哈尔滨市的标志之一,很多影视剧中曾留下它的身影。中队指导员李明磊说,4月10日22时58分伴随最后一趟列车通过,滨洲铁路桥光荣退役并临时封闭。在许多市民记忆中,这座“百年江桥”承载着一段段特殊的军民情谊,成为军民关系的特殊见证。

  作为一座开放型桥梁,滨洲铁路桥是连接江南江北的重要通道,每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中队1972年设立“爱民服务站”,寒来暑往40多年方便了周边群众。市民董琪说,上世纪70年代服务站只有一个打气筒和一个烧水壶,后来又有了防暑防冻药品、城区旅游图、健康保健书籍、法律宣传手册等物品,“40多年来,爱民服务站一直是这座双拥模范城的一道别致风景。”

  守桥官兵几乎每年都能遇到几起落水或自杀事件,中队经常开展专项训练,成立救援小组,并在执勤哨位和中队“爱民服务站”配备救生衣、救生圈和百米大绳等救生器材。

  2011年6月6日,一名中年妇女随丈夫到江北踏青,在沿滨洲铁路桥返回途中,从桥上纵身跳入江中。中队1号哨领班员于子桉发现有群众围观并大声呼喊“救命”,果断向中队发出报警信号。救援小分队6名官兵迅疾行动,水性好的战士王威穿上救生衣,携带绑在绳索上的救生圈涉水营救。不到5分钟,轻生妇女就被救上来。班长单成福说,43年来,守桥官兵共营救200多名群众。

  2009年2月的一天,时任中队长徐兆俊查勤途中碰到3名穷凶极恶的持刀歹徒正在抢劫一名妇女。他一边报警一边冲向歹徒,飞起一脚将一名持刀砍来的歹徒踢倒。另外两名歹徒见势不妙,掉头就跑,被前来增援的应急小组抓获。

  守桥战士看到抱小孩、拿重物、行走不便的市民,总是主动上前帮忙。

  江桥北面住着一对盲人夫妇,他们在江南开了一家按摩诊所,夫妇俩每天过桥上下班。从1987年起,中队义务承担起接送任务,25年从未间断。如今,老桥停运,官兵撤勤,两位老人动情地说:“这辈子最大遗憾是不能看一看身边恩人,最大幸运是每天能和亲人们朝夕相处,感谢这些好孩子!”

  相关链接:

  □1901年落成的滨洲铁路桥,又称哈尔滨中东铁路桥。该桥停运后,与其相邻的哈齐客运专线松花江特大桥随即投用。这座“百年江桥”将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完整保留,成为冰城旅游观光桥。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第一支队十八中队组建于1966年3月。1971年至今年4月,一直担负滨洲铁路桥的武装守护任务。组建以来,20次被武警部队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和先进中队。曾被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队”“全军学雷锋先进单位”“守桥爱民模范中队”等荣誉称号。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